首页 -> 2006年第2期
正视小学课改回潮的苗头
作者:丁步洲
现象一:一些老师把那些旧的备课笔记、教学参考、习题集又悄悄地拿了出来,一度时间被冷落了的讲授、讲读等传统的被动式教学方式又不声不响地登堂入室。
现象二:一些老师对于进行角色转换、教学民主作风等感到不顺手、不顺心,还是习惯于过去的那种由教师主宰课堂的做法,学生又回到了老师直接控制课堂的被动席上。
现象三:综合实践活动变成一些搞“会教”和案例评选的项目,不知不觉地用一些不要费多少精力的一般课外活动来代替,压根就不考虑什么跨学科设计,知识和能力的整合,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等因素。
现象四:语文课标倡导和强调要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让学生和文本直接对话,可一些老师怕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得到位,偏要带着学生一节一节地读,一句一句地进行讲解,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讨论,把优美的课文“肢解”成一个个“阅读碎片”。
现象五:课程改革强调发挥学生原有经验和知识的作用,注重新旧知识、方法、技能的有机整合,建构新的知识与能力体系。可是,一些老师感到那样做起来费事、费时,也不容易达到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还是沿用直接切入教学内容,把所要教学的知识一下子讲给学生的方法。
现象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对学生的今天和未来负责,让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构建学习化社会。可眼下一些视导、督导、检查、验收、统考等等活动中,还是以是否合乎应试教育的要求为评价标准。
此外,在学校管理、对课改的组织领导、编辑和出版教辅用书、学生的学习和训练中,也都有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回潮苗头。那么,在这轰轰烈烈的课改背景下怎么会出现这种不和谐的因素呢?
首先是因为一些老师习惯势力的作用。特别是一些已经上了年纪,并且靠老经验和传统办法干了多年的老教师,在当他们感到与课改不适应时,自觉不自觉地把旧的一套又搬了出来,而又由于他们的资历、影响,领导们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他一些老师在一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时,也就有意无意地仿效。
其次是不科学的教育评估的作用。一些教育管理部门在没有掌握合适的、顺手的、能够立竿见影的科学评估方法时,还抓着统考不放,一些有名气的初中也还在通过考试选拔小学中的优秀分子进入他们学校读书,学校和家长还把入学率作为评估学校教学的一种尺度。这就逼着高年级老师不得不把课改的那一套放下来,把教学和训练重点放到抓学生的应试上来。
第三是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不客观。对一些公开课、研究课、比赛课、示范课,无论那些执教的老师们把课上得如何,都是拿着放大镜去找一些符合课改精神的一鳞半爪,一路唱赞歌。这种不实事求是的评价方法,使得对一些明显表现出回潮现象的教学行为、那些与课改精神相违背的做法得不到应有的批评。
第四是课改培训和宣传的力度大幅度回落。从上到下的动员高潮已经过去,对于老师们的震撼力和促进作用也不明显了。在对待具体教学问题的认识和处理上,那种时刻都要适应课改的原则和要求的压力已经不足了,甚至于用不符合课改要求的一套来进行课堂教学,也没有什么人出来加以制止了,从而让那些回潮的现象堂而皇之地走进课堂。
第五是受一些家长和社会成员功利主义的驱使。在升学压力没有减轻的情况下,学生、家长和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仍然热衷于追求眼前的急功近利的书本知识和应试的那一套,他们不仅希望学校和老师们不要搞课改的那一套,甚至还要求老师们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到他们家里去为孩子们补课,一些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迫于上面对升学率的压力,对于下面的这些与课程改革相悖的做法也听之任之。
第六是缺乏持久、配套的课程改革培训。课改伊始的通识培训是为了宣传、发动和普及而设置的,在课改已经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之后,它的使命已经完成了。而课改深入持久地开展需要帮助老师们不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可眼下因为没有这种老师们所必需的培训,他们在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只好去求助于传统的一套。
第七是课改所必需的教学资料和信息没有足够保证。出版部门从自己的经济效益出发,必须考虑学生和家长的口味,而他们的口味又不一定和课改相一致,使得老师们所必需的与课改相关的教学资料出不来,老师们就是热心于课改,十分想去寻找一些对自己有帮助的资料和信息来参考,有时也是会感到力不从心。
诸如其类的现象尽管不是所有的学校都存在,也不一定严重到什么程度,但是,为了保证课改健康、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就要对这些形形式式的回潮苗头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规范课堂教学行为,重点抓教学训练过程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战场,课改的成功与否也必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我们要防患于未然,就必须重视和克服那些课改回潮的苗头,必须从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出发,督促和检查老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规范化。如教师必须要在课堂上坚持师生间的互动,从根本上克服那种老师唱主角的行为,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倡导和推行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努力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坚持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进行评价,研究和评价教学的所有活动,促进教学与运用相结合;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坚持课内外结合,课堂教学与活动结合,加大知识与能力的整合力度等。只有这些方面的教学行为得到有效的规范,课改的目标才能保证得到落实,才能防止那些课改回潮苗头的出现。
二、增加课改内外动力,全面促进课改深化发展
课改和其它事情一样,要想不出现那种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单纯依靠行政措施,只能管得了一时,管不了永远。要想巩固课改取得的成果,让课改深入持久地推进下去,需要有一定内外动力和机制来促进和推动。从课改本身来看,所谓内部的动力,是来自教师和学生自身的主观要求,老师在进一步地端正教学思想,真正地从心底里面确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并以此作为原则去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努力使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课改对于他们自己眼前的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把课改的要求变成他们的自觉行为。这样,老师就不会再去患得患失地走回头路了,学生也不会再去要求老师教学那些单纯与应试有关的内容了。所谓外部动力,是指那些来自于家长、社会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力量,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可以帮助老师们解除在思想上的顾虑,不至于一边进行课程改革,一边瞻前顾后,而不自觉地做出一些有违课改要求的行为来。只有从内外两方面形成一种合力,课改才能深化发展。
三、坚持深入持久培训,以保证课改切实到位
实践表明,培训是全面提高一线课改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的重要举措,对于在面上的课改有着不可否认的作用。经过培训,课改在面上已经推开了,于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初中、高中课改除外)也相应停止了。其实,新一轮课改还远没有结束,即使一轮课改结束了,还会出现更多的新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研究和解决,而有些问题单纯靠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的努力是解决不了的,他们迫切希望能够有一些针对性的培训来定期地帮助他们研究、探究和解决问题。特别是新教材到手后,由于教学方式方法的变化、资料的更新,出现了一系列急待解决的问题,教师很希望能够得到辅导,以适应新的课改形势与要求。当然这种辅导不一定都得像课改起步那样依赖于国家、省、市有关部门来组织,而是以学校为基础的校本培训,只是在辅导前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培训人员进行认真备课就可以了。这样,在课改前线的老师们才能有了问题及时解决,遇到困难不至于因为无路可走,而选择走回头路。
四、健全完善评价体系,全方位促进课程改革
课改所倡导的三维评价目标是一个科学的、系统的评价体系,人们对于“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似乎是并不陌生,评价起来也会得心应手,既可以通过卷面考试,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量化处理和考核。但是,对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就难以把握了。而为了保证课改的推进,努力克服那些回潮的苗头,就必须健全和完善这种科学的评价体系。对老师们的课堂教学,不仅要看教学结果的评价,更要坚持深入到课堂听课,全过程地跟踪评价,保证老师们在课改中不走偏方向,甚至绕回去。只有把老师和同学对教学内容、对课改本身、对相互之间的情感和态度、对教学和训练各个方面的价值评价等等因素都列入评价的范围,并且组织人员研究制订相应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措施,努力抓落实,才能把注意力高度地集中到课改中来,而不至于产生那些回潮的念头。
五、强化领导课改意识,借助于行政力量推进
行政领导,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对于课改,对于校长、教学管理人员的制约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已经在课改的发动和推进阶段得到了证实。他们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必然会影响到课改的深入和推进。他们重视了,具体的教育和管理人员就会全力地去组织相应的视导、会教、比赛、评价、研究等等一系列的活动,就会不时地到教学第一线去进行全程的监控、指导、督促,并且会制订出相应的奖惩措施来评价课改中的行为和效果,还会把课改中的情况引入评优和评职称等方面。这样,对老师们的评价就与课改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这些行为虽然有一定的消极因素,但是,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很有效果的。有了这样的外部推动力量和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还愁课改走回头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