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达成听课的内在转化

作者:钱明辉 汤春燕




  许多老师都喜欢听名师上课,因为他们的课堂对自己来说是一种享受。但是听完课后,许多老师却又“望课兴叹”,因为把他们的教学设计及流程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一试,不但那生动的动态生成没有了,连学生的高兴劲没有了,教师的话语似乎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即使听了很多课,可自己教学的提升依然不明显。于是,许多老师抱怨:“听课不实际,对咱们没有多大的用处。”那么,如何才能真正使听课为自己服务,提高自己的课堂实效呢?
  
  一、把握整体,寻找理念支撑点
  
  之所以特级教师能让课堂精彩纷呈,学生跃跃欲试,不仅仅是基于教者的基本功,更重要的是他有一个自己的理念支撑点。这个支撑点就如房顶上的栋梁,正是因为有了它,才使得整堂课仿佛串了线的珠子,形散而神不散。我们的听课者就应该从这个支撑点入手,去细细揣摩。
  如于永正老师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教者的理论支撑点是让学生在文本的阅读中情感能进行发散,呈现多元化。课堂中教者关注的不仅仅是对侵略者的痛恨,还有对中国建筑艺术能在当时就达到顶峰的民族自豪感。所以,课堂中的朗读就呈现出了多元化,比如当学生带着恨的心情读完侵略者烧毁圆明园的情景后,教师并没有结束,而是说:“每个同学的表情都告诉我,你们的心中燃烧着恨。如果圆明园的文物还完好无损地保存着,我们又会以什么样的心情去读呢?(学生带着自豪的心情读了)在这样的真情引导下,学生读懂的不仅仅是文章,更重要的是读懂了“民族”这两个字,真正读出了文字背后的声音。正因为有了上面的理论支撑点,才使得课堂中学生的读显得真切。
  
  二、领悟片段,感受精彩生成点
  
  一堂好课仅仅有一个整体的理论支撑点是不完整的,它是由多个精彩的“珠子”串起来的,这一个个精彩的珠子便是课堂中的一个个亮点。对于这些亮点,我们不仅仅是听,更应该细致地记下,进行反复推敲,对于不同文本的教学进行分类、归纳、整理。这样长时间的搜集,自然你就能对不同的文本进行组织,使自己的课堂也精彩。
  这几年,有机会听了薛法根老师的一些课,就拿他执教的《螳螂捕蝉》来说吧,通过他的课堂我看到了薛老师的“组块教学”的妙处所在。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读词、串句、理义、品段、演文”,步骤是那么的有序自然,“三维目标”的达成从学生的表现中就能显现出来,知识、方法、情感一气呵成;于是,平时在上《螳螂捕蝉》这种类型的故事时,我也尝试着用一些这样的方法,适合我的——拿来,不适合我的——去掉。在这样一次次的实践中,我也成功地执教了许多课文。可以说,正是对名师课例的一步步分析,我的视野拓宽了,教学的品位提升了。对于一堂课能真正知道什么是好课,自己在课堂中驾驭能力强了,使自己的学生也能在课堂中来享受生活。
  
  三、品位语言,落实引导关键点
  
  一堂好课的精彩是设计、引导、学生思考的综合结果。没有好的引导,学生的精彩永远是“茶壶里的饺子”——道(倒)不出。而支撑引导者的是那巧妙的引导语言。记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恰到好处的语言能使学生在朦胧处“豁然开朗”,在“云深处”“柳暗花明”。作为一名听课者,在听课过程中仅仅关注教者的教学设计、关注学生的生成,那只能说是享受教学,而不是学习教学。我们听课者更重要的是将别人总结的经验运用于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来。因此,听课时记下教学亮点及精彩片段的同时,细细品味教师的引导语是很重要的。
  我们首先得记录下这些话语,如名师是如何在上课前进行课前谈话的;课堂上是如何鼓励学生的;是如何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的;当学生困惑时,是如何引导学生走出困境的;如何让学生进行独特理解体验的。比如:于永正老师就擅长运用“合作法”,教学中教师遇到困惑,主动请学生帮助解决,或者师生共同对文本进行表演理解,这样在无意中学生心灵会有一种满足感,“我还能帮老师了”,能力也会相应得到提高,知识便会以“活”的形态融入孩子的大脑。而孙建锋老师则擅长运用“评价法”,他的评价始终是与文本联系的,那诗意的语言,不仅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撼,更重要的是在无意识中引导学生对于文本的深刻性作了探索,能让孩子真正从心灵上关注课堂。
  总之,我们听课的目的是为了自己更好的上课,如果我们只是带着“听”的心态,那还只是“观众”,只有带着“上课”心态去听,听理念、听片段、听语言,才能将“听的课”真正转化为自己的“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