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引领学生在思维的天空中飞翔

作者:张书献




  《新大纲》强调:“要鼓励学生写出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那么,怎样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引领他们在思维的天空中飞翔,一直是小语界研究关注的课题。浙江省教坛新秀张祖庆老师执教的想象作文《亚马逊河探险记》,在如何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其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比较成功的尝试,值得借鉴。
  在这节习作课上,张老师成功地导演了一次模拟亚马逊河探险,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一次独特的生命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张扬了个性,发展了语言,动态生成了习作综合能力。当然,最能给人启迪的,还是如何引领学生展开想象方面。
  
  一、想象孕育于丰厚的知识储备
  
  一个人想象力发展水平如何是以他的记忆表象的储备量多少为前提的,所以,学生在课前需要大量查阅相关材料,开阔视野,丰富表象,才能拓展思维的空间,激活想象因子。上好《亚马逊河探险记》这节想象作文课,学生应该具有关于亚马逊河、热带雨林及团队探险等方面的知识储备。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他们不可能会亲自到万里之外的南美洲,去充满惊险刺激的亚马逊河原始森林探险。看来,只能神游一次那片令人魂牵梦绕的地方。为了使学生打好放飞想象的基础,张老师引领他们在课前上网或去图书馆查阅了中外探险家、亚马逊河以及热带雨林等相关图文资料。这样,学生的记忆库里储备了大量相关信息,建构起广阔的知识背景,为想象去亚马逊河探险丰富了表象。难怪课堂伊始,学生便能够对关于亚马逊河知识的话题侃侃而谈。
  师:课前你们语文老师已经让你们搜集了关于亚马逊河的一些材料,能不能用一两句话来说一说你对亚马逊河的了解?
  生1:亚马逊河流域有神秘的原始森林和印第安人的丛林住宅。
  生2:亚马逊河的原始森林里有土著人,他们还过着原始社会的生活。
  生3:亚马逊河流域最吸引人的就是原始森林。有人说,到了巴西,如果不去亚马逊河流域的原始森林,那将是最大的遗憾。
  生4:亚马逊河两岸的原始森林,雨水充沛、气候湿热、日照强烈,这里生活着包括食人鱼在内的地球上30%的生物物种。
  ……
  由此看来,张老师带领学生即将推开一扇基于知识背景展开合理想象的作文之门。
  
  二、想象来源于相关的生活经验
  
  在想象的王国里,我们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但是,任何想象都需要以一定的生活为基础,符合一定的生活逻辑。引领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我们应该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优化学生的语文学习环境,充分利用生活资源,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和体验。学生对生活进行感知和体验,才能引发内心真实而强烈的冲突,产生情感的渴望。只有在情感的驱使下,想象的大门才慢慢地被打开。那些曾经被学生感知的表象及其记忆中的表象,在情感冲动的刺激下巧妙地组合、加工,升华为另一层面上的一种虚拟的生活。整个想象过程,形象地演绎出他们对又一层面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不过,想象亚马逊河探险,学生本身不可能有此生活体验。他们不可能有什么探险经历,更不用说到亚马逊河的热带雨林了。张老师却巧妙地想到运用电影《冲出亚马逊》片段,来再现别人的亚马逊河探险历程,以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观看影片,刺激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拓展了他们想象的时空,使他们迸发出灵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引发出富有创意的想象。紧接着,执教者又精心设计了“选择探险工具”这一教学环节。实际上,这是要学生对探险生活进行一次模拟体验,使他们进入虚拟的探险情境中去,为下一步想象探险历程做好了准备。下面请欣赏这一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要想揭开亚马逊河的神秘面纱,我们就要勇敢地去面对危险。不过,在我们去之前还要做好准备。现在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个工具超市,请你们可以四个同学为一个小队,商量挑选哪三件工具。
  (师出示工具超市,学生四人小队商议挑选哪些工具。)
  师:谈一谈你们小队准备带上什么工具,好吗?
  生1:我们小队打算带上消毒垫子、手电筒和麻醉枪。
  师:你们为什么不带冲锋枪呢?
  生1:因为带上冲锋枪虽然更安全,但是对动物会造成伤害,我们应该保护它们才对。(老师和其他学生鼓掌)
  生2:我们小队打算带上指南针、小帐篷和麻醉枪。
  生3:我们小队打算带上消毒垫子、瑞士军刀和小帐篷。
  
  三、想象放飞于巧妙的情境渲染
  
  我们先来品味一下张老师引领学生放飞想象的精彩片段。
  师:工具准备好了,精神也准备好了,还犹豫什么呢?我们可以出发了。(请闭上眼睛,不要睁开,睁开什么就看不到了)
  师:各位探险队员,经过认真的筹备,亚马逊河探险活动今天开始了。我们从广州白云机场出发(响起飞机起飞声),飞往香港,再从香港转机飞往智利……各位队员,飞机马上要在智利机场降落(响起飞机降落声)。哦,终于见到了魂牵梦绕的亚马逊河。(音乐舒缓,伴随鸟鸣水流声)……让我们赶快进入原始森林吧。在这密密的丛林里,你都看到了什么呢?(音乐节奏明显加快)……也许,这静谧的原始森林,危机四伏,险象环生。(音乐带有恐怖感)……哦,这一切终于过去了……(音乐又变得舒缓优美)
  (学生闭目遐想。)
  师:在刚才假想探险的过程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进入原始森林,我发现有一只小猴子盯着我们看,然后向相反方向跑了。
  生2:有一只吸血蝙蝠向我们袭来,我连忙用麻醉枪向它射击,终于把它赶跑了。
  生3:有一条鳄鱼向我们攻来,我们吓得大叫,后来才想起用麻醉枪向它射击,才安全逃脱。
  师:真是太恐怖了,有没有看到优美的?
  生4:我看到了清澈的河水以及可爱的小鸟在森林里快活地叫着。
  教学这一精彩片段,执教者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再配以飞机升降声和随着探险情节变化而变幻音色、高低、轻重、缓急的音乐及鸟叫流水声,刺激着学生的听觉,诱发了他们内心的冲动,唤醒了他们相关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学生大脑中那些处于兴奋状态的记忆因子,在教师的语言和各种拟音的暗示下,在意念中进行重组和提炼,使他们进入虚拟的亚马逊河探险状态之中。
  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张老师引领学生在思维的天空中,慢慢放飞想象的教育智慧。这种智慧,将学生作文与他们的知识积累、生活经验、生活追求,乃至人生理想有机地融合到了一起。试想,等到学生拿起手中的笔来记下这些神奇的想象时,怎么不能书写出一篇篇鲜活而富有张力的习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