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数感在体验中生成 在感悟中发展
作者:郭木生
片断1:求知在疑问中激发
媒体演示超市场景,最后落在超市饮料区,导入问题:液体饮料一般是用什么计量单位计量?(生猜测可能认为用克、千克,斤等作单位。)
镜头推进,让学生观察饮料“鲜橙多”用什么计量单位。学生仔细观察商标竟没有找到克、千克等标记,却出现了新的计量单位“ml”,学生疑问。师顺势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认识“毫升(ml)与升(l)”这两个计量单位。
【一节课情感的准备和知识的定位是不容忽视的,本课的开头教师以超市的饮料区为背景,创设了良好的课堂内环境,抓住知识的生长点,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保证了教学的有效性。】
片断2:体验在动手中生成
活动1、学生依次用注射器分别吸取1毫升、5毫升的水放入一次性杯子,进行观察。
师:下面请同学们说说自己所看到和所想到的。
生1:1毫升水就是“一滴”,5毫升水不能盖满“一次性杯子杯底”……
活动2、学生量10毫升的水倒在一次性杯子中观察,并与5毫升比较,把看到、想到和感受到的与小组成员交流。再把10毫升水装在不同的小容器中观察。
师:刚才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谁能举出生活中实例,说一说哪些药液正好是10毫升。
生1:“1小瓶蜂王桨。”
生2:“1瓶眼药水。”……
活动3、小组合作,不能用有刻度的量具,小组成员商量用眼估测舀50毫升水,再把水倒入量杯测量,比较结果与实际测量的结果相差多少,看哪个小组准确。用同样的方法先舀100毫升水,比较结果与实际测量的结果相差多少。填写下表,让估测较准确的小组学生交流估测经验。
【以上的动手操作,首先是通过操作形成数学语言,使“操作活动数学化”。其次通过操作在头脑中形成一种表象(1毫升、5毫升、10毫升、50毫升、100毫升实际表示的数量),这种表象是印刻在学生头脑中的一种生动的形象,是在形象和抽象之间架起的一座过渡桥梁,使“外部活动内部化”。因此整个活动过程主要是为数学学习,不是为培养动手技能,更不是为操作而操作,操作只是手段,掌握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才是目的。】
片断3:认识在引导中深化
……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50毫升和100毫升,现在我有问题要问同学们,5个100毫升是多少毫升?
生1:5个100毫升=500毫升。
师:(师用量筒量500毫升水,让学生观察)生活中有哪些饮料一瓶正好是500毫升?
生2:一瓶汽水、澄汁、可乐、食用油 ……
师:(拿出各种形状和大小的瓶子)我手里有一些瓶子你们猜哪些瓶子能装500毫升?……
师:两个500毫升是多少毫升?
生:1000毫升。
师:1000毫升就是1升。
教师板书1000毫升= 1升。(自然地引入“升”的概念。)
教师再把1升的水倒入一个正方体的容器中,正好倒满。
让一学生上台量一量容器的长、宽、深(长=1分米,宽=1分米,深=1分米)。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1升=1立方分米。
师:你们同意吗?
生齐:同意。
……
【从表面上看以上环节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1000毫升或1升,实际上是学生正在运用已学习的知识经验,在实践中构建和完善新的知识结构。本段教学以教师引导为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相结合,让学生“人人都来表现”,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体验价值,享受成功。】
【赏析】“毫升与升”是表示液体体积或容器的容积的计量单位,是在学生学习物体的体积后,才学习的内容。纵观几个片断的教学,教师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经历实物感知→形成表象→抽象概念→概念运用这一过程,逐步由感性到理性转化,再由理性到实践转化,实现了学生正确认识形成的两次“转化”,突出了对学生进行数感的培养。
一、在观察体验中启蒙数感。我们说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顺序、有积极思维参与的比较持久的感知活动,是一种“思维的知觉”。以上几个教学片断,教师让学生通过观察1毫升、5毫升、10毫升、100毫升、500毫升、1000毫升,给学生对观察的对象充分建立表象的时间和空间,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用数学的眼光主动去观察、去感知、去发现、去探索。这样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体验,构建知识,就自然蒙发了数感。
二、在动手操作中形成数感。我们说动手操作能使学生眼、耳、口、手相结合,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助于学生正确、全面、深刻地感知数学对象。片断2中学生动手的机会充分,用注射器吸1毫升、5毫升水,充分感受1毫升、5毫升水实际量的大小,紧接着通过寻找生活中10毫升的溶液,建立10毫升的表象,再让学生对刚刚形成的经验进行实践,先尝试用杯子装50毫升和100毫升,并用量具进行测量,看估计值与实际值相差多少。整个过程学生都在动手做数学、用数学,而不是听数学、记数学。片断3中教师把观察、操作、和引导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对实物和具体学具的操作和感知,准确把握了“毫升”这个计量单位的相对大小关系,加深对“毫升”实际意义的理解。这样建立起来的“体验”和“感悟”是一种心灵的感受,是一种意识活动,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活动。
总之,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在体验中建立,在联系中发展,在比较中促进,经过一系列有序的渗透和强化,才能逐步形成。而学习数学本身就是一个现实的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可感知的现实背景,将现实问题与学习内容建立起联系,把学习活动置于生活情境中进行,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是形成数感的前提;学生在认识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不断内化认识,从而产生对数学概念深刻的理解,充实自己的认识结构,才是数感形成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