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对《玩透镜》一课教材内容的改进意见

作者:陆启威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教材是没有完美的,无论多么叫好的教材,也有其不足和瑕疵之处,比如内容的难易程度、针对性及编写的科学性和趣味性等方面都会或多或少有些欠缺。但我们秉承的教育思想却是先进的、完美的。只要我们善于以科学的教育理念去统领我们的教材,纵然教材本身有许多局限和不足,我们依然能从中开发出鲜活的教育资源,给教学带来一汪活水和灵气。现以五年级上册《玩透镜》一课为例,略谈对这篇课文的改进意见。我之所以选择这一课来谈,是因为从人教版到苏教版我反反复复教了十多年“透镜”了,感触很深。
  “筷子实验”引出光的“折射”虽典型直观但不好理解。为了说明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线路会发生偏折(折射),课文开始即图示“筷子实验”。由于学生之前没有接触到光学知识,因此学生看到的筷子的“错位”只能认为是筷子本身的问题,而看不到是光线发生偏折所致。可见,这一实验做起来容易,其实对学生来说太抽象了。只有在学习了光的折射以后,借助光的反射知识才能给予合理的解释。从这一点来看,教材内容的设计又有点本末倒置了。乍一接触,学生兴致很高,但却是一头雾水。为此,教学中我将这一实验改换成“激光透射”,即:用激光教鞭照射杯里的水(拉上窗帘效果更好),很明显看到一束红光进入水里后偏折了,学生一看就明了,无需教师多言。
  小水滴不光是“放大镜”,也是“缩小镜”。教材在介绍了两种透镜的性质后,图示一滴水,并谓之以“水滴放大镜”。但凡做过这一实验的老师都知道,一颗小水滴不光能放大物体,有时也能缩小物体。多年来人教版教材都以曲别针粘水看书上的字作说明。实验中水滴会把字放大,但也有少数同学看到字变小了。当曲别针金属圈上的水粘得较多时,水滴下坠,使水滴中央变厚变凸,边缘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自然能放大物体。但是当曲别针金属圈上粘水很少时(有兴趣的可以把粘过水的金属圈轻轻甩一甩减少水量),金属圈上的中间缺乏足够的重重下坠,同时水滴边缘的张力又把水向四周牵引,致使小水滴中间薄边缘厚,小水滴就变成了一个凹透镜,用它看字,字就会变小。可见,教材只强调了小水滴是一个“放大镜”就有失偏颇了。我在教学中,我事先不告诉小水滴能放大或缩小物体,只让学生自己去实验去研究,当学生发现了不同的现象时(小水滴放大和缩小字),再组织研究小水滴的不同。倘若都出现了“放大字”的现象,我会亲自做一个缩小字的实现,让学生在比照中观察研究,这样自然也能找到眉目。这既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更拓展了学生的研究和体验,这正是科学课所关注和期待的。
  凸透镜对着窗外成像不适宜小组为单位的实验室教学。实验室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每组4~6名学生围着一张桌子而坐。同一组的学生或不同小组的学生多会挡住从窗外投向凸透镜的光线,况且有的窗外有景,有的窗外无景,有的景物近而清晰,而有的景物则远而模糊。这对凸透镜的成像都会有很大的影响。为此,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把课本翻到封底(封底为无字白纸,可做纸屏),将凸透镜对着书中的图案(科学教材图文并茂),把这些图文的像清晰地成在封底上。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效果甚佳。
  在分别研究两种透镜的性质后,可将凹凸两个透镜组合起来做一番实验和研究。教材仅限于单个透镜的研究,缺乏思维的连贯和整合,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求异和发散。为此,教学的后面我加上了一个透镜组合实验研究。先用一个凸透镜成像,待清晰后再插入一个凸透镜看怎样;当纸屏上图像消失或模糊时怎样移动两块凸透镜使图像变清晰。接下来再将这一实验换成凹凸不同的两块透镜进行研究。当然,这一补充实验不必作深入研究,只要了解一般情况和规律即可,其目的在于为接下来的第3课时要研究的“眼睛的科学”作好必要的知识准备。该课要研究“近视眼为何佩戴近视镜”(晶状体类似凸透镜,近视镜为凹透镜),如果课前学生了解了凹凸透镜组合成像的规律,那么待到研究这一课的相关问题时便会驾驭自如,迎刃而解了。
  当然,教材的改进和处理远不止这些,诸如在教材的编写顺序及探究路径上都可作适当的调整和创新。只要胸怀先进的教育理念,便能自如地驾驭教材,激活教材,创新教材,从而开掘出丰富的教学资源,让不同的教材生发出同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