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教师生命里的“大石头”

作者:钟力军




  这是一个教育演示:一位老师拿出一个广口瓶,放入若干鸡蛋大小的鹅卵石,直到高出瓶口为止,然后问学生:“瓶子满了吗?”学生答道:“满了。”接着,教师往瓶里装碎石,摇了摇,又问:“现在满了吗?”有学生答道:“可能还没有。”随后,教师又拿出沙子往里装,使劲拍了拍,又问:“现在满了吗?”学生们大声应道:“没满!”最后,老师拿出一壶水往里倒,直到水面与瓶口齐平。他望着学生:“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结论当然不止一个。老师最后说:“我想告诉你们的是,如果不先把大石块放进瓶子里,也许你就永远也没有机会把它们放进去了。”
  这个教育演示给人的启示是深刻的,尤其在讲学习,重反思的今天,其中的智慧值得人咀嚼,它使我对当前教师培训工作有了几点思索。
  
  一、教育培训必须考虑是否在培训对象已经拥有相应“大石头”的基础上进行
  
  任何一种培训,都是促使一定水平的群体提高层次的活动。过于超前或滞后的培训都会影响预期效果的达成。2005年,我作为宝安区教育管理后备干部在北京、上海等地接受了为期半年的培训。在教育理念风起云涌的新课程改革之际,我们的培训内容十分广泛。在一个多月的学习中,我学习了很多,思索了很多,感觉进步了不少,也感觉领悟不深,心中的那些“新理念”偶尔还会打架,比如重预设,也要重生成,但到底怎样去巧妙合理地把握?看到这个教育演示故事,我明白了这一切是因为自己心灵广口瓶里相应的“大石块”还放得不够的缘故。回想培训过程中,那些为我们上课的教师,之所以能在教学中纵横自如,教育智慧随手拈来,我们能感受到他们言行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专业修养。“大石头”不够,便难以形成深层的碰撞,进而获得深刻的智慧互启。好在我们这一群人在确定为培训对象之前,都经历了层层考核与选拔,“石头”还是有的,只是自己觉得分量不够。想想那些只管台上专家的档次,不管台下对象层次的诸多培训,真还不敢乐观估计效果。
  
  二、在培训中应把握准对于当前培训群体具有共性意义的“大石头”
  
  不同时期,不同层次与类别的培训,目标都会大有差异。但无论选择怎样的点,需要涉及的内容都可能很多。培训主持单位如果遍地开花,反而因为精力不济等因素,导致浅尝辄止,效果不佳。此时,辨明谁是“沙子”、“水”,谁是“大石头”就至关重要。比如新课程培训之初的通识培训,与具体的操作方法策略相比,理念应该先行。撼人心魄的理念在前,为培训对象迅速换脑更有利。而在新课程已经开展了几年的今天又应有新的做法。我们审视宝安区“三地一站”新培训模式中的培训内容,它就更侧重于实用的新方略传送,如“共同探究教育教学热点问题”,“听专家讲新知识、新方法”等等。因为此时的老师们,更需要的是关于具体操作策略层面的帮助。从整体意义上看,用案例引路式的培训,无疑是符合该阶段教师需求特点的。但是,在具体的一次次培训活动中,是否每一次都综合各种情况,选准了自己的“大石头”呢?这是一个需要我们共同思考与探究的问题。
  培训是自我提高的一种方式,怎样培训,培训什么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在终身学习的时代,这不仅是培训单位的课题,也是我们每一个走向专业化的教育者应自觉摸索的必要方略。愿“大石头”的智慧跳跃在每一个教师的生命里!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