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莫让帮助成伤害

作者:程 伟




  为了使后进生A的学习有所进步,我安排他与成绩优秀的同学同桌,希望“以优带差”,但结果事与愿违,在优秀的同桌面前该生感到无所适从,压力倍增,对学习反而失去了信心;为教育犯错的学生B,我将他叫到办公室苦口婆心地开导,面对其他老师异样的目光,B学生显得极不耐烦,谈话结束后依然我行我素;为了帮助部分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放学后老师点名请他们留下补课,可效果并不理想,因为这些同学觉得自己是被老师留下的,很没面子。
  ……
  教师可谓用心良苦,学生却“不领情”!那么如何才能摆脱这种教育尴尬呢?我们还是先从上述现象谈起。
  对于A生的座位选择我们是不是可以尊重他本人的意见,给他一定的自由空间,在此前提下,教师再建议他选择“人缘型”的优生同桌,并注意做好他们之间的协调工作;教育B生,我们大可不必在人多“耳”杂的办公室进行,因为这样的谈话一般需要单独空间,如果不方便,边走边聊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式,即使叫到办公室,也应让B生坐下说话,而且教师要尽可能心平气和;至于怎样让学生乐意补课,还是看看王老师的做法吧:王老师事先找到那几名学生,将补课的打算告诉他们,并向他们征求意见,然后共同确定补课时间。这天放学前,王老师满面笑容地对同学们说:“今天天色还早,如果哪些同学还想在学校多复习一会儿功课,放学后可以主动留下,老师可是很愿意给你们帮助哟!”话音刚落,班上几十双小手竟都举了起来,王老师开始有些惊讶,随后诚恳地说:“由于时间关系,老师只能选几名同学留下来了,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谁幸运地被我摸中了头谁就留下。”结果没被老师摸头的同学在一阵惋惜声中离开了教室。那几名学生当然被摸中了头,不过这次他们是自豪而愉快的学完了“补课时间”。
  教师怎样帮助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产生积极的效果呢?从上面的施助策略中不难找到问题的答案。
  一、了解学生。帮助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了解什么呢?我以为,受助对象的心理应成为了解的重点。“补课案例”中王老师向学生征求意见,是尊重学生,其实也是在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这为她确立施助策略提供了依据。同时,我们平时还应关注每位学生之间有差异的非智力因素,如性格特点、意志品质、耐挫力等等,从而才能“因人而助”,因材施教。“‘以优带差’案例”中,假如教师很了解A生,知道他有多大的耐挫力,也许就会考虑其他“施助法”了。
  二、尊重人格。无论帮助怎样的学生,教师都应避免居高临下,因为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每位学生都渴望得到尊重。任何命令式、指挥式、施舍式的帮助都会使学生反感、厌烦甚至厌恶;相反,平目而视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教育B生时,无论是留出“单独空间”,还是心平气和地让他“坐下说话”,都是对该生独立人格的尊重,相信在这样民主、平等的谈话氛围中,他更容易接受老师给他的帮助和指导。由此可见,尊重学生人格需要落实到施助的全过程,体现在每个教育细节之中。
  三、巧妙施助。“了解学生”与“尊重人格”是帮助学生的基础,而有些时候则更需要教师运用好教育智慧,做到巧妙施助。“补课案例”中,王老师在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与学生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本想通过“自愿举手留下”的方式达到成功“施助”的目的,可情况出人意料——大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此时王老师“闭眼摸头”的方法便堪称巧妙了,这种近乎于游戏的艺术处理,既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使学生对“留下补课”产生了亲切感与自豪感,又达到了帮助少数的教育目的。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