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从学生的“偏差行为”透视学校德育

作者:赵伯杨




  父母离异的学生小A,随母亲从贫困闭塞的山区转学到一所城里小学。再婚父母不牢固的情感,由于小A的存在而产生裂痕,家庭矛盾不断升级。养父的嫌弃,生母的迁怒使小A终日生活在惶恐之中。学校里,老师也由于小A孤僻的个性、怪异的行为和不良的学习成绩而讨厌他。同学冷落、嘲笑他。一节体育课里,身体不适的小A坐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回想刚才无故被同桌捉弄,而老师却因偏见而批评他,袒护同桌,心中委屈不已。一个坏念头油然而生,他拿起同桌的铅笔盒扔到了垃圾箱里……
  面对不翼而飞的铅笔盒,老师自然把目标锁定在小A身上,处理办法是:①对照《小学生行为规范》,他列举了小A的几个错误:偷窃、撒谎、逃课、有错不改、不尊重老师。②要小A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交待经过,作出检讨。③转告家长,要家长赔偿铅笔盒。面对老师的软硬兼施,小A涨红脸矢口否认:不是他干的。老师恼羞成怒,要全班同学齐声喊:“小偷,不要脸!”来羞辱他,并威胁他:“你是借读的,不交代清楚就不用来上学了。”第二天,这个学生没再来上学,他离家出走了……
  看到这则案例,我们很自然地想到了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小A的境遇同丑小鸭如出一辙,同样生活在不被接纳的环境中,同样离家出走。小小的故事,引出了一个沉重的话题:学校德育为什么在学生偏差行为面前显得无能为力?透过“丑小鸭”的遭遇,我们看到了学校德育存在的种种弊端。
  
  一、弊端
  
  1.德育对学生问题行为的认识存在误区:把“行为偏差”等同于“品德低下”
  在小学阶段,学生还没有建立起一定的道德观念,还没有较强的自制能力。绝大部分学生的错误,都是由心理问题引发的。我们来分析一下小A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1)残缺不全的家庭教育环境和痛苦漫长的情感折磨,造成了单亲孩子普遍存在的孤僻自卑、行为怪异、自我封闭等的精神缺陷和心理障碍。(2)新环境中缺少伙伴而产生的孤独、压抑心理;师生间、同学间缺乏沟通造成的人际交往不良的无助感。(3)因受同桌捉弄、老师偏见而产生的一种报复、泄愤心理。三方面原因共同作用,导致了常人眼中的“恶作剧”行为。可是我们的学校比较强调思想性、政治性,习惯于把学生行为中暴露出来的一切问题归结为一个问题:道德品质问题,把学生的心理偏差造成的行为偏差等同于品德低下。认识上的误区导致教育上的不力,结果教育不仅没有解决学生的真实问题,反而扭曲了学生的心理。
  
  2.德育的实施过于简单化:教育过程隔裂了学生的心理过程
  教育使学生行为内化和道德外化要经过复杂的心理过程,并以这些心理过程为其支撑。教育过程和心理过程是分不开的。学校要把教育的各种目标以及社会化的内容有效地转化为学生个体思想品质和规范的行为,必然要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与思想基础。可是,对于小A的教育,教师是如何实施的呢?
  (1)首先是教师对学生偏差行为背后的心理成因的忽视
  学生的许多偏差行为,往往是心理问题长期积淀的结果。由于老师长期对小A心理问题的忽视,造成了最终对“浮上来的饺子”无从下手的情形。假如老师能够多去关注小A,给予关心帮助,打开他的心结,改变他离群索居、孤独无友的处境,培养他的自信,而不是冷落、歧视他,那么小A这只“丑小鸭”也会变成美丽的“白天鹅”。有了健康的心理也就不会有偏差的行为产生。
  (2)其次是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偏差行为给予充分的接纳
  教育转化应建立在教师理解、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充分接纳学生的问题行为,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内心体验,深刻了解其行为动机,并给以澄清与帮助。可对于小A的犯错,教师有极大的排斥心理和过激的教育行为。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列举“罪状”,“软硬兼施”,“状告家长”,组织全班同学羞辱学生,还因为学生是借读生而歧视他,威胁他。教师不规范的教育行为不仅没有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同,反而加重了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师成了学生心理问题的制造者。
  
  3.德育在目标的实现上有较大的片面性:注重行为管理,忽视人格培养
  德育要引导学生成为规范的社会人,还要具有高尚的心灵、美好的情感、健全的人格。但是,对于问题学生小A,我们的德育只关注了“偷窃、撒谎、逃课、有错不改、不尊重老师”的问题行为的表面,把“交待经过、作出检讨、赔偿铅笔盒”当作教育的最终目标。至于小A的“孤僻自卑、行为怪异、自我封闭”等个性情感方面的问题却视而不见。这说明了我们学校教育在目标实现上的片面性,只关注行为管理,忽视人格培养。学校往往把德育工作的重心放在规范学生行为和校纪校规的教育上,在管理方式上,通过学校、年级、班级、小组层层把关,把学生置于形式主义的管理网中,目的是培养出严格遵守规范的“乖学生”;在教育内容上,把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制订成具体的、便于对照的《守则》《规范》,一味要求学生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在评价方式上,为学生的道德行为贴上一张张“标签”,并加以量化。至于如果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健全的人格则很少关注。这种满足于抓学生外部行为,而忽视以人为本的道德内化的做法,使德育成了单向的行为训练和单纯的行为管理。学生往往为了表扬或加分而做出符合“规则”的行为,一旦走向社会,没有了约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便荡然无存,甚至在校内形成了急功近利、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双重人格。
  综上所述,导致学校德育缺乏实效的根本原因是教师没有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和在具体操作中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的关注。
  那么,如何真正建立以人为本的德育体系,创设学生心灵成长的德育空间呢?
  
  二、举措
  
  1.要更新观念,提高教师的育心意识和育人技巧
  由于学校一贯比较重视思想道德教育,所以,在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上,老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传统的德育方法往往难以应对现代学生复杂的心理问题。因此,现代社会赋予了教师角色新的内涵,即教师还应是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与学生的心理问题频发相比,教师的自身素质不够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有待确立,育人技巧严重滞后。要扮演好这个角色,教师必须学习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树立起“育人先育心”的意识,关注学生成长中的心理需要,克服以纯德育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成长过程,并能从非智力因素的角度来衡量学生的发展潜能。对学生的教育,在关注共同要求的同时,注意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在关注行为表面的同时,注意到行为背后的心理成因。巧妙运用沟通、聆听、角色扮演、演心理剧等心理辅导的技巧来疏导学生的情绪,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真正做到“攻心为上”、“标本兼治”。
  
  2.要发展为本,完善学校德育新体系
  皮亚杰曾这样说过:“教育构成关系中的两个因素,一个是社会的理智和道德的价值,一个是成长中的人,这两个因素相互作用构成一个通过心理活动为中介而发生的动态过程。”可见,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奠基,调节学生的心理接受机制,加快德育的内化。正如地基的质量决定地面建筑的高度一样,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制约着一个人能够达到的道德水平。而目前我国的德育中只包括社会的理智和道德的价值,忽视了关于个人成长的教育,缺少了心理活动这一中介。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席造成了学校德育工作的许多盲点和误区。德育需要以人为本,应该让心理健康教育充实到学校德育体系中,赋予德育以新的时代内涵。在具体实施中,整合两者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既立足于共性的要求,把社会对个体的要求传递给下一代,又关注个体的需要,提供帮助策略,使其在适应社会的要求的同时获得个体的发展,发挥出教育的合力,真正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