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莫让“爱心捐助”变了味

作者:陈国祥 王志南




  贫困生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资助贫困生已被各级政府列为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阳光工程”。的确,真心实意地向贫穷生伸出温暖之手,这对物质贫困的孩子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然而,在某些电视新闻媒体中,我们常常看到下列别扭的镜头:
  
  镜头一:
  
  几个孩子拘谨地站在摄像机前,接受一些企业家或政府官员的资助。随后,记者采访资助人,为什么想到要资助这些孩子?资助者面对镜头踌躇满志、抚今追昔地说了一大通,最后回到同情贫困生,想为他们做些事情的主题。采访受资助的学生,面对资助你的人,你最想说什么?不出意外的话,这些孩子会说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套感激的话,要认真学习,勇于攀登,不辜负资助者的期望。
  
  镜头二:
  
  某贸易有限公司筹办一“爱心捐助”活动,内容是在海口市举办“为海南学子送行”大型赠送及优惠活动,其中包括为海南优秀高考特困生免费赠送某品牌生活用品。赠送方式为特困生凭某报社出具的特困生证明和高考录取通知书,前往海秀路某商厦领取。考虑到这些孩子大多没有来过海口,根本弄不清海秀路在哪儿,报社记者提出在活动现场发放捐助物品,主办单位负责人不同意。当记者再次讲述特困生自行领取的不便时,那位负责人不高兴了:“我现在关心的是他们过来领取时,你们是不是能保证派记者过来拍照、写稿,毕竟我们这是一个商业活动。”
  这样类似的资助本意何在?是用包含爱心的资助金解决贫困生的燃眉之急,还是利用捐助之机巧作商业炒作、形象宣传?如此的“捐助”活动,笔者感觉它已脱离了“捐助”的真正含义,资助贫困生已成为了某些人牟取商业利益、政治功绩、社会声誉的捷径。
  然而曾读过的这样一则故事,却让我深深地感动着。
  纽约的冬天时常有大风雪。遇到这样的情况,公司、商场会停止上班,学校也会停课。可令人费解的是,惟有公立小学,即使雪积得难以举步,仍然开放。于是,每逢大雪而公立小学不停课时,都有家长打电话去询问。奇怪的是,每个打电话的人反应完全一样——先是怒气冲冲地责问,然后是满口道歉,最后是笑容满面地挂上电话。原因是,学校告诉家长,在纽约有许多百万富翁,但也有不少赤贫的家庭。后者白天开不起暖气,供不起午餐,孩子的伙食全靠学校的免费午餐。(甚至可以多拿些回去当晚饭)学校停课一天,穷孩子就要受一天冻,挨一天饿。所以,老师们宁愿自己苦一点,也不愿意停课。或许有的家长说,何不让富裕的孩子在家里,让贫穷的孩子去学校享受暖气和营养午餐呢?学校的答复是,我们不愿意让那些穷苦的孩子感到他们是在接受资助。因为资助的最高原则是保护受资助者的尊严。
  说得好,资助的最高原则是保护受资助者的尊严。我认识的一位中学校长,他每年要从有限的活动经费中节俭出一部分资金资助贫困生,但他从不在公开场合让学生接受捐助,而是协同班主任私下里将资助金给学生。这为的又是什么?就是保护孩子的那份宝贵的自尊。
  贫穷并不是孩子的过错。我们无须在孩子稚嫩的心灵上施以过多的心理负荷,无须有意或无意地泯灭孩子的自尊,无须将爱心资助演变为怜悯与同情。贫困学生不仅是物质上的弱者,更是心理上的弱者,他们往往不易理解爱心捐助的全部意义。期盼我们的社会捐助者在给贫困生带来资助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资助。让这些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孩子体会到捐助者真诚的尊重,殷切的期盼,亲人般的关爱。让他们更多的体验到社会的温暖、人性的美好、生命的价值,从而把这份爱心当成一种鞭策,不断努力进取,期望有朝一日自己有能力时,能将这份爱心不断延续下去,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