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语文教学创新的四条根

作者:辛晓明




  语文教学的创新变革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关键。笔者认为:没有对语文本质的正确认识,对语文教育方式的准确把握,以及对语文教育本体与策略的深刻领悟,语文教学的创新就可能衍变为花样的翻新、小技巧的复制,无法从整体层面对话语文,思考语文,创新语文教学。
  
  一、认识奠基生命的语文教育本质,教学创新才能大气
  
  语文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学生获取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转化智慧,积淀文化,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丰富的精神世界,语文教育的过程,是为学生的精神生命铺垫底子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心中只有时时拥有这种认识与意识,课前的预设与课中的引导才可能具有高屋建瓴的眼光,教学活动也才可能有促动生命拔节的精彩。比如《落花生》这一课,教者众众,形式多多。或组织即席辩论,或运用课外相关资料辅助激情,学生最后也得到了有关认识,但总觉教师“传授结论”的意识太强,语文学习过程中多元的收获无法享受。
  同样是在此处组织辩论,孙双金老师的处理则不同:
  师:同学们,下面孙老师搞一个栏目《实话实说》。怎么搞呢?首先要说真话,说实话,你说当代社会和未来社会你想做落花生这样的人,还是想做苹果、石榴这样的人?为什么?
   (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观点分好组,强调辩驳要求,前两轮正、反方分别讲花生、苹果的好处和缺点)这样做可让学生对花生、苹果这两个喻体承载的信息有更充分的了解,从而在辩论做苹果一样的人还是花生一样的人时,思维会更开阔。
  师:现在进入第三轮。[现场指导](对反方)当代社会我为什么做苹果这样的人?我的理由是什么?如果我不做这样的人呢?我在社会上会怎样?为什么?我做这样的人又是为什么呢?这样的人在社会上会怎么样?(对正方)当代社会我为什么要做落花生这样的人?当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为什么要做落花生这样的人?给1分钟时间,四人小组讨论。(对于小学生的辩论,适当的启迪思维,是很有必要的,尤其处于下层的学生,更需要这种指点)
  师:(学生与学生、听课者与学生现场辩论明理)照理说讨论到现在,孙老师应该给大家一个答复。但今天,孙老师不给大家答复,到底该做什么样的人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问问你的父母亲,希望大家搞一次社会调查,各行各业选一个代表去问一问,也希望大家把这个问题带到中学、大学,以至一生中去思考,相信你们最后会给孙老师一个满意的答案。
  语文学习中,学生要得到正确的价值取向,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感受与认识而导。在有的教学中,教师结论总结得无可挑剔,但学生明白结论后,是否会把得到的认识当作思品教育束之高阁呢?在孙老师的教学中,学生的话似乎不是那么中规中矩,但是学生真实水平与认识的流露。孙老师最后把问题放到生活延伸到未来的做法也是智慧的:两种人各自的优劣学生已在辩论中认识和感受到,何需教师再重复;更重要的是,两种人孰优孰劣,不同的职业,不同的个体,不同的环境,结论怎能一锤而定?语文学习最终要“形成自己独特的丰富的精神世界”,学生不能通过课堂的思维激活走向生活走向思索,结论永远难以变成现实。细节与结论的处理方式不同,使学生对文本及认知的处理方式也截然不同。这种差异,源于对语文教育本质理解的差异。
  
  二、咬定感性为主的语文教育特点,教学创新才能动人
  
  语文教育是一种感性的教育,学生也是以感性的方式掌握语文。在感性的点燃与熏陶下,学生的生命活力会被激发得更充分,教育的精神影响力会更持久,理性的理解也会更透彻深刻。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各种感性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加深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入情入境,在主动学习中提升相关学习素养。如王崧舟老师执教的《只有一个地球》就能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感性教育理念下语文教育的魅力。《只有一个地球》的知识性强,旨在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认识,文章通俗易懂,学生自学也基本上能读懂,但要让学生心灵震撼则不容易。王老师以情为突破口,则把课上得惊心动魄,发人深省。
  在导入环节,王老师就不同凡响,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直接把学生解读地球的视界引向“人”,为学生从具有特殊情感意蕴的“母亲”角度感悟地球作铺垫。
  师:美国有一家世界著名的杂志叫《时代周刊》,这家杂志每年要在世界范围内评选一位年度新闻人物,评出来的这个人往往在这一年当中在全世界影响极大。我举两个例子,比如说,2001年周刊评选出来的年度新闻人物是美国纽约市的市长朱莉·安妮,因为那一年在美国纽约发生了震惊全球的9·11恐怖事件。事件发生以后,整个纽约几乎成了人间地狱。朱莉·安妮领导纽约市的市民全力救灾、重建家园,短短的几个月内,纽约市民就过上了正常安定的生活。厉害吗?
  师:再比如说,1992年,《时代周刊》评选的年度新闻人物是咱们国家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但是,1998年《时代周刊》却评选了一位非常特殊的年度新闻人物。当时结果一公布,几乎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目瞪口呆。想知道是谁吗?(课件呈现地球画面)当你从老师这里知道这个消息时,你感到吃惊吗?为什么?
  生:吃惊。因为前几次是人物啊。地球是星球,不是人物啊,《时代周刊》是不是搞错了?
  师:想知道为什么吗?答案就在这篇文章里。
  有了这样的引入,再读到课文“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等带提示性的字样,学生就很容易以“子女与母亲”的角度去走进文本了,于是,原本枯燥的科学知识文章便具有了强烈的情感,学生的感受与震撼也会更强烈。
  另外,课中王老师感性的语言,更是把学生的激情不断推向新的高潮。
  师:(如理解“生态灾难”一词时)读着读着,“生态灾难”这四个字在你眼前仿佛变成了什么?
  生:仿佛变成了一个个坟墓,他们葬送了人们的前程。而这一个个坟墓是人类自己挖掘的。
  师:(激动而又惨痛地)听到了吗?同学们,一座座坟墓呀!掘墓的人是谁?就是我们人类自己啊!
  生:一个个陷阱。
  师:一个个陷阱。一个个深不见底的陷阱,掉下去的人哪有生还的可能啊!同学们之所以有这些感受,那是因为你的思想、你的情感使这些文字变活了,文字站起来了。来,再读这段文字。(生动情地读)
  教师敏感地捕捉学生言语中透射的智慧与情感,深情地放大,再加上教师良好的语音感染力学生不动情都不行了。不知不觉中,对文本的主旨也悄然铭刻在心间了。
  当然,让语文教育感性起来的方式很多,远不止以上几种,只要使用合理,都是使语文具有强烈感染力的好策略。
  
  三、用活感悟为本的语文教学策略,教学创新才会灵动
  
  语文的学习需要学生学出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形成自己独特而丰富的精神世界。以个体直感与直觉为基础的,具有浓厚个体经验色彩的,讲究感性体验与理性顿悟整合的感悟显然可以有效促成这一目标的达成。在教学中,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现有学情,抓准感悟的点,呈现真实的感受认识,教师再相机引导,从而让学生既学到感悟之法,又涵咏象外之意,读出个性而深刻的理解,走进语文学习的本质。如王崧舟老师执教《小珊迪》时,敏锐抓住可充分体现小珊迪美好心灵与品质的有关段落(这时我才知道……谁来照顾你呢?”),设置了三步逐渐深入内涵的感悟阶梯。
  感悟小珊迪的可怜:(教师)小珊迪太可怜了,能不能说得具体一些?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把你画出的句子读一读。学生不难从“他们是孤儿”感受到无亲无靠的可怜,从“轧断腿的小珊迪只能躺在破床上”感受到身体的痛苦而不能上医院的可怜等等。这是表层的感受,也是奠基性的感悟活动,它为后面透过文字深入小珊迪的心灵提供了情感与理解上的基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