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朗读指导怎一个“趣”字了得

作者:黄英姿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着重在“趣”字上下工夫,以趣促读,效果颇佳,令听课者受益匪浅,拍手叫绝。现摘其精彩片段,谈一点体会。
  师:上节课,同学们对课文第一二两段读得都很好,比我读得好。我在备课时觉得难读的是第三段,我一连读了七八遍都没读好,然后又读了四五遍。我是读了十多遍才读好的。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一段难不难读?(生齐答:不难)怪了,我怎么觉得难读?如果这样的话,我就请你们跟我比赛。你们敢吗?(生齐答:敢)请你们先练习一下,然后和我比。(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视指导)
  师:准备好了吗?(生齐答:好了)谁愿意和我比一比?(学生都举了手)手举得高的我不找,因为我知道你们都很厉害。我找一个手举得不高的。(找一位女同学)我想她比不过我的,请大家当裁判。(女生读书,读得流利有感情)
  师:坏了,找错人了。(生笑)你叫什么名字?(生:朱丽丽)我不该找朱丽丽,该找朱丽。两个“丽”当然厉害。说实话,听了你的朗读,我不敢读了。(生:不要紧)怎么不要紧?(生:你一定读得很好,我支持你)
  师:有你的支持我什么也不怕了。别说朱丽丽,就是朱丽丽丽……我也不怕。话是这么说,不过我还有些胆怯。这样吧,找个同学替我跟她比,谁愿意?(学生纷纷举手)为了有把握,请大家再练练。朱丽丽可非同一般。(学生练得非常起劲,练后,请一女同学读)你可要好好读,替我争光呀!(女生读得流利,很有感情)
  师:怎么样?比过她没有?(生齐答:比过了)朱丽丽,你说比过她没有?(生:和我差不多)差不多,就是差一点,差得不太多是吗?不过,也得谢谢她替我参加比赛。(生:谢谢你给我一次比赛的机会)读得真好,握握手。有照相的吗?给我们照张相。(环顾四周)很可惜,我们不是领导人,不然早有人照了。(师生大笑)我非找个超过她的。(找一男生)沉住气,一定要超过她。(男生读得比较好)
  师:怎么样?超过没有?(生齐答:超过了)朱丽丽,你说超过没有?(生:他读得比我好)多谦虚!谦虚是美德。不过我觉得,他读分号时没有你停顿得好。谁再来替我比?找我的一家子,于瑾瑾,你来替我应战。大家听好。(于瑾瑾同学读得很好)
  师:姓于的读得怎么样?朱丽丽你说怎么样?(生答好)大家说呢?(生齐答:好)
  反思
  于老师是一位好演员,又是一位好导演。他“导”且“演”了一场读的比赛,把学生的读书积极性都“哄”了起来。这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这就是重情趣。在整个朗读过程中,于老师相机插话,语言有趣,用微笑和诙谐营造了情趣盎然的课堂气氛。如:“差不多,就是差一点,差得不太多是吗?不过,也得谢谢她替我参加比赛。读得真好,握握手。有照相的吗?给我们照张相。(环顾四周)很可惜,我们不是领导人,不然早有人照了。”这样,一阵阵笑声发自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受到快乐和人格的平等,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同时也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另外,于老师还通过精心营造特定的朗读场景,潜移默化地渗透朗读策略,加强朗读方式方法的引领,就像“春风化雨”,使学生在满怀趣味的朗读涵咏中,收获“忽如一夜春风来”的体验效果。本案例中,“请你们先练习一下,然后和我比”;“为了有把握,请大家再练练。朱丽丽可非同一般”的激趣引导语,更是利用了学生本能的好奇心和老师“比一比”,不知不觉中激起了学生参与朗读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了“要我读”为“我要读”的效果;“我觉得他读分号时没有你停顿得好”又是对朗读方法的有效渗透。在老师“美丽的谎言”中,流淌在孩子心底的竞争欲望随之勃发,学生充分诵读,充分对话,语文课堂重显鲜灵,重塑精彩。
  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需要技术的支撑、策略的引领、方法的指导。纯粹枯燥平白的朗读,既无法激起学生心中的情感涟漪,导致学生情感无法深入;也无法促发师生之间的对话互动,致使教学氛围缺乏生气。而于老师还注意到,学生是独立的生命体,他们在自身经验、爱好的牵引下参与语文课堂教学,凭借感悟投入激情朗读。若老师固定的课堂套路被学生所熟识、苍白的激励语言被学生所厌倦,学生生命的激情也将随之消沉。而当学生本能的好奇心被老师“比一比”触发时,流淌在孩子心底的竞争欲望随之勃发,于是课堂开始涌动生命的心潮,情感的脉搏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
  责任编辑: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