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朗读评价,要让心灵敞开

作者:赵 龙




  《语文课程标准》对评价的目的作了如下的表述:“语文学习具有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对于学生朗读的评价,《标准》同时指出:“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学生对课文的朗读,不仅仅是单纯的对文本语言的有声再现,它更是学生揣摩、涵咏课文的重要方式,它是一种创造,是美的有声言语的创造。朗读的最高境界是美读,用王尚文教授的话讲是:“读进去,读出来——用自己的思想情感读进去,把作者的思想情感读出来。要求和指导学生‘美读’就是要求和指导学生沿着课文言语的阶梯去攀登课文作者的精神境界,攀登的过程就是作品的思想情感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情感的过程,同时也就是作品的言语积淀为学生语感的过程。”[1]可见,在朗读教学时少不了必要的“要求和指导”,而这必要的“要求和指导”恰恰正是朗读评价里最重要的内容。朗读评价,不仅仅是提要求,是修正;它更重要的是作指导,是引路,是准确奏效地让学生内心被拨动的情感产生共鸣,激起他们内心的感情波澜,诱使他们不读不快。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执教《秋天的怀念》一文,就是利用积极、有效的评价直抵学生的心灵,引导和帮助他们读出感情、读出韵味的,下面是当时的一段课堂实录:
  师:作为高年级的同学,我相信大家的自学能力。我看到,同学们有很好的读书习惯,刚才拿到课文就迅速地阅读起来。这里有个自测题,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读书到了哪一个台阶。
  (课件出示:自测:正确——流利——有感情。)
  生1:我觉得我到了“有感情”。
  师:好哇,想坐下可不行。(对着同学们说)他说他读到了“有感情”,咱就听听,他怎么个“有感情”。听人家读要听音儿,等一会儿我们可要对他进行一番评价的啊!(对着该同学)好,你想读哪儿就读哪儿!
  生1读:“邻居们……”
  师:想让谁评价?主动权给你了。(学生自己选择同学对己评价)
  生2:他读得……
  师:(提示)你对他说话,要用“你——”
  生2:你读的很好,不过你读得太短了,不能表现你读得有感情,你应该读得长一点。(众笑)
  生1:我是因为激动的原因。
  师:也就是说,你读得太短,人家没感觉,你自己激动,人家还没感觉到。你愿意继续读下去呢,还是让别人读下去呢?主动权给你。
  生1:(继续读下去)“看着看着……”
  师:请你转过去,你看,评你的那个同学又举手了。
  生2:没错,你读的是很有感情,但你有添字也有减字的现象,刚才你读的……
  师:根据你平时对他的了解,你认为他确实是激动呢,还是真的没读好。
  生2:凭着我对他的了解,我想他是太激动了。(生1频频点头)
  师:读正确是对作者的尊重,也是对你的朗读精益求精,高标准要求呢。对他读的感情如何,你也可以评价一下。
  生2:我觉得你把对母亲思念的感情读出来了,我想你以后可以读得更好。
  师:既然你说他“可以读得更好”,说明还有余地呀,加个“更”字。(众笑)你还有什么别的见解?同桌要说话了。好,你说!
  生3:我也觉得你读得有感情,但是你有的地方并没有把他的脾气的暴怒无常读出来,像:“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突然把前面的玻璃砸碎。”他就是(很平淡的语气读),没有读出动作的暴怒。这就是一点不好的地方(该生“暴怒”地读了起来,众鼓掌)。
  师:怎么样?人家对你的评价,你怎么看?
  生1:我觉得你说得很正确。谢谢!
  师:你对他的态度满意吗?
  生3:满意。
  师:给他们掌声!(学生鼓掌)掌声的原因,他们能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是难能可贵的!尤其是同学们对课文中出现的儿话音较多的两句读得很准。我们再读读。(读“咱娘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强化之为后文作铺垫)
  师:你们刚才给我的启发怎么那么大呀!一下子让我觉得,平常说的这个“有感情”,怎么这么模糊!他有感情的读,是这样,可那位同学的朗读却是那样的。
  生:有人声音细,有人声音粗,有人性格深沉,有人性格外向。
  生:由于理解的角度不同,自然读出的味儿也就不同。
  师:是啊,读书是个人的,我们在尊重别人朗读的同时,我们也有自己的滋味,我们不再评价别人,你读得“真有感情”啊。这真有感情,而应该说读得有特点,读得有个性,读得有自己的味道。(出示课件:“读出韵味”)
  师:让我们一起再大声提示一下自己。
  生:读出韵味!
  窦老师的课堂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朗读时的评价并不是简单的“好”与“坏”、“行”与“不行”的判断,评价完全可以脱离“你评我听”两张皮的弊病,从单纯的“挑刺”和表面浅层的语速、重音中走出来,走向更为丰富、更为细腻的言语文字的深处,走进学生们的心灵,引领他们最近距离地去把握文本的脉路,触摸作者的情感,在“读出感情”的同时读出自我。在窦老师的朗读教学中,学生是评价的主体,窦老师让他们站起来对着读书的同学直接评价,想到什么说什么。评价视角的这一转换,让学生在“我——你”的近距离互动中倍感亲切与兴奋,他们互相提醒,互相指导,互相鼓励,真诚与友谊在课堂上弥散着。一旁的窦老师则像一位热情、体贴的司仪,串接、点拨、启发、诱导,一路走来,她精要的评点自然而不牵制,恰到好处又相得益彰。
  这样的老师,课堂上这样的氛围,从朗读的一开始学生们的心里就感到很踏实,感到很温馨,因为“读书是属于他们个人的”,同学和老师的评价也不是带“刺”的,它是一种有乐趣的、高尚的交流与分享。因为有这些,学生们的心扉在不经意间便敞开了,于是,在评价的时候他们的朗读也不怕那些睽睽众目了。这时的每一个孩子都会努力地让自己达到一种“放开”的精神状态,去尽情地展现,去完美地演绎,使自身的情感随着对文本语言的感悟在有声的朗读中“喷薄而出”。一次次的投入,一次次的沉浸,学生们会越读越有信心,越读越有感情,越读越有个性。此时的读书,因为有了心灵的真正参与,也越发折射出生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 王尚文.语感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460.
  责任编辑: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