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从功利的迷失中回归教育的真义

作者:刘虹嘉 孙 涛




   知识经济时代是对科技和人才无限渴求的时代,尖端科技和人才站在了时代最前沿,教育因而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教育由于过分追逐功利作用而成为了以经济为中心的教育,很难再全面的培养高素质人才。因此教育应必须摆脱功利性,回归其以人为本的真义。
  
  一、知识经济时代是植根于教育的时代
  
  伴随着新世纪的曙光,人类正迈向知识经济时代。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是人类经济发展的一场深刻革命。知识经济最早是在1996年底提出来的。世界经合组织在公布有关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时发现,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在其国民财富增长中,新增加的国民财富已经有50%以上直接来自于知识的进步。据此,他们敏锐的发现,一个新的经济时代正在到来。在这个新的经济时代,财富的增长将主要依靠知识的进步,依靠大脑这个生产力。所谓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的生产、知识的交换、知识的分配、知识的使用和知识的消费基础上的一种新的经济类型,人们称之为源于知识的经济。
  也可以说,知识经济就是植根于教育、以教育为中心的经济时代。这是因为知识与教育密不可分,知识经济的本质内在地决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教育将构成经济发展的直接支撑点和最重要的生长点。离开了教育的发展和功能,知识经济就失去了现实的发展基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深刻指出:“教育将是知识经济的中心,而学习将成为个人或组织发展的有效工具。”早在1987年克林顿就在美国国情咨文中强调要“确保教育优先”,还说“迈向21世纪的知识经济需要一种新的经济,而实现教育领先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重要。”
  在这样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它必须适应时代要求培养优秀人才。自1972年至1996年教育界先后发表了四部具有巨大影响的历史文献,它们是《学会生存——教育界的今天和明天》、《学无止境》、《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和《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从这些历史文献主题的变化中,我们也可清晰地看到当代教育目的和人才观的变化:从被动适应社会到主动参与创新;从学会个人生存的本领到学会关心他人和国家、人类的命运;从局部的提高到全面的主动发展。为此,教育必须为知识经济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开放的头脑和创新精神、宽阔的视野和渊博的知识,拥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博大胸怀和顽强的竞争意识、能适应现代国际社会挑战的全新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坚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社会公德、职业美德、家庭美德,使其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第二,培养综合化素质的人才增强其对各种知识融会贯通、互相渗透、综合运用的能力;第三,注重对创新人才的培养,鼓励大胆质疑、敢于批判甚至否定权威的创新精神。
  由此可见教育能促进经济的发展,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伴随着经济浪潮的冲击,教育偏离了主线,过多地追求功利价值而迷失了自我,成为以经济为中心的教育,满足不了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二、教育在急功近利中迷失自己
  
  在急功近利中迷失自己的教育是一种以经济为中心的教育,过分强调教育的经济功能,相对忽视教育的其他功能,使教育不利于经济的长足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教育目的看,重智育,轻德体;重特长,轻全面发展;重竞争,轻合作;关注成名成家,忽视如何做人。学生知识结构单一,不能融会贯通,身心得不到全面发展,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受到压制。课堂教学偏重讲解科学原理和概念,实验教学注重按照规范的实验程序验证已有的定律和现象;学业考核则重知识的再认和再现,人的个性和创造性在标准答案和题海战术中被彻底扼杀了。
  在教育价值取向上,功利的教育重经济效益,轻教育质量,从政府资助科研项目的政策和科研人员从事研究的心态,从学校制定的学科和教育发展规划和学生选择专业的倾向,无不带有浓厚的“经济决定论”和“功利主义色彩”,“量利而行”、“惟利是图”已成为普遍的行为取向。这种对待科学与教育的功利性态度不仅使我国重大基础学科成果少,科研后备力量薄弱,科研水平低下,还彻底侵蚀了科教界应有的学术品格和精神。
  从教育的行为看,功利的教育背离教育规律,重结果,轻过程。忽视学生是正处于成长中的人,更无视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个体的正常社会交往需要和人生体验。最明显的例子是拔苗助长的做法,孩子在学校和家长的要求和监督下,总是要完成远远超过自己年龄段的教育任务。而提前的正规化训练,是目前最不自然的或反自然的教育现象。特殊人才教育被异化成教育特殊人才,而教育创造的特殊不过是“犯规抢跑”的结果而已。“抢跑”当然是不会输在起跑线上的,只会输在一生的成长道路上。可怜的是在孩子应该用心灵去体验世界和他人,应该快快乐乐地游戏时,他们的童年和童真却被功利化的教育无情地剥夺了。其次就是“马太效应”在学校教育中的反映,好学生倍受称赞获得好的条件,而差生则往往受到冷遇或歧视。
  教育由一方净土成为追逐名利之地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利益追求的无限扩大,过分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长期以来我国缺少基础科学的发展,学术领域缺少大师级的人物,教育难辞其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只有立足自身,培养人才才可能有利于促进社会不断进步,经济长足发展,达到近期效果和远期效果并重。因此,我们迫切的呼唤教育应回归其本真。
  
  三、回归教育的真义
  
  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曾说过“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我们探讨教育目的时候并不要到教育过程以外去寻找一个目的,使教育服从这个目的,我们整个教育观点不允许这样做”。教育的直接对象是受教育者,教育首先通过培养人进而服务社会,教育必须符合人身心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正如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如果教育学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
  因此教育的真义在于对人的培养,教育的主题是人,任何外来因素都不能成为教育的中心。这是培养全面素质人才的基础,是可以应对高速发展的社会需求的与时俱进的基础,也是经济长远发展,社会长足进步的基石,所以教育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教育需要帮助学生们打好坚实的人格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承载未来社会中各种挑战与机遇,才能承载未来无限拓展的创新空间。1988年,当7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集一堂的时候,有记者问获奖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一位白发苍苍的学者沉思片刻回答:“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重要的知识呢?“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东西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情要表示歉意等等。”非常质朴的言语、毫不精致的行为却形成了科学家坚强的意志、高尚的情操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也正是这些看似平常的品质使其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所以人格的塑造正是新世纪人才“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四大支柱的奠基石。
  其次,教育应当尊重个体的丰富性和差异性。由于人的实践方式与建构方式不同,受过教育的人也必然应该是丰富的,彼此有差异的,正如名为《人是谁》的书中所说:“我的实存作为一个事件是原作,而不是摹本。没有哪个人是相同的,做人的重要方式是独特性。”追求抽象的同一性、一刀切必然会忽视具体、扼杀个性、无视差异,进而导向权威主义和等级秩序,并最终消除创造、否定生成、忘却现实生活。在教育工作中人的存在是一个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丰富的情感、不同的理念和各异的追求。只有从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照顾学生差异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个性化,丰富多彩的独特性应该是教育的核心和终极追求,尊重了学生差异性的教育才能充分挖掘人的潜能,培养知识经济各领域所需要的多样人才。
  最后,应该以平常理念建构平常教育。现有的科学理论只是人类漫长认识过程中一个阶段性成果,对它进行发展、怀疑、批评、纠正以及部分原理的否认都是天经地义的,甚至整个理论的否认都可能出现。所以时代呼唤具有创造性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以平常理念建构平常教育可以使人在平常心态中健康发展,有利于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和挑战权威的人才。英国的剑桥大学长期以来保持自己自由教育的传统,形成宽松的学术氛围,使不同学科能够按照内在的逻辑发展相互会通、结合和渗透,逐渐在教育过程中形成博大恢弘、兼容并蓄、视野广阔、富于综合创新的科学精神,在教育目的上追求知识本身价值,反对外在功利目的,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重视批判和创造思考能力的培养,避免“评杀”和“棒杀”人才。正是这种在平常理念下建构的自由、开放的学术环境给人才的生长提供了和风细雨般的生长空间,熏陶出了历代剑桥学子,使他们学术功底深厚,各种能力出类拔萃,在二十世纪获得56项诺贝尔奖,名列全球之冠,
  
  (参考文献本刊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