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谈学具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丁玉华




  “儿童的智慧集中在他们的手指尖上。”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总是对具体的、新奇的事物感兴趣。在探究活动中,学具不但创设了学生亲历数学探究过程的情境,而且通过参与操作活动,让学生去寻找事物的本质特征,去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生动、主动的发展。
  
  一、“切萝卜”——让学生兴趣勃发
  
  案例:这是《长方体的认识》教学的一个镜头:
  课前,教师为每组学生准备了萝卜和刀子。上课时,让学生动手切萝卜,先将萝卜切成两半,取其中的一半,用于摸一摸切开的面——体会面;然后沿着和这个面垂直的方向再切一刀,切出两个面,用手摸一摸两个相交的边——这就是棱;最后沿着和第二刀垂直的方向再切一刀,切出了三条棱,用手摸一摸三条棱相交的点——这就是顶点……
  感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本节课,教师正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探究情境,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发现探究的欲望,并让学生亲历探究实践的过程,才使学生对面、棱、顶点有了较形象深入的理解。
  
  二、“折纸片”——让学生思维拓宽
  
  案例:这是《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教学的一个片断:
  教师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时,先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长相等)纸片观察、比较,看看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有没有联系,再动手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然后讨论:平行四边形是怎样转化成长方形的?它的长和宽分别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联系?学生通过借助学具,不难发现长方形的长和宽就“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再让学生讲讲怎样由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计算方法。从而得出: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   ↓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感悟:教学实践证明:动手操作能顺应学生的好奇、好动的特点,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来,从多方位、多角度观察事物,促进思维活动内化为理性的认知。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思维特征,依据教材内容,创造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通过摆一摆、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想一想、数一数,做到数形结合,就能促进思维发展和数学能力的提高。
  
  三、“摆木棍”——让学生学力彰显
  
  案例:这是我听过的《认识正方形》的一个环节:
  教师在教学正方形的特征时,先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正方形有自己的特征吗?再动手做一做:用学具小木棒摆一个正方形,边摆边互相议论、交流——怎样的小木棒和摆成什么样的角度,才能摆出正方形?学生在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的动手过程中,理解了正方形“边”“角”的特征……
  感悟:探究活动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的优劣直接影响探究过程和效果。通常,教师总喜欢设置答案惟一的探究问题,这种问题虽然使探究过程较为“顺利”,但它相对封闭,会扼杀孩子的思维潜能,而合理地运用学具却能为学生创设开放性的探究问题和情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
  
  四、“抛硬币”——让学生学会探究
  
  案例:这是实践活动课《可能性的大小》的一个活动场面:
  通过掷硬币猜一猜是正面还是反面,让学生对正面和反面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做出预测,继而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证明。通过每人投掷20次出现正反面的百分比情况统计,学生发现与预测的结果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对自己预测的结果产生了怀疑。认真分析原因,先对每个小组出现正反面的百分比情况进行统计,再对全班同学出现正反面的百分比情况进行统计,学生通过统计数据的观察和分析,感受到随着掷的次数不断增加,出现正反面的百分比越来越接近预测的结果,从而验证自己的预测得到了正确的结论。
  感悟:“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到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的眼睛。”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话道出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以上教学过程中学生围绕“预测——实验——分析——结论”这条线,积极进行操作、讨论与合作交流等活动,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亲身经历了科学地研究问题的过程,掌握了科学的探究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应努力做到让学生经历和体验探究知识的过程,不断摸索和完善探究的方法。在探究中运用、在运用中探究,使教师真正成为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总之,正如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的醒目的格言“I hear.I forget.I see.I remember.I do,I understand”所揭示的,在实践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只有充分地运用学具,让学生真正亲历数学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实践探究的真谛。
  
  责任编辑:李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