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重点句突破

作者:毕小伟




   [教学重点句]:“要想根除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苏教版语文第11册课文《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教学细节]:
  师:为什么说“要想根除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呢?请大家读一读课文的第4~10自然段,看看弟子们是如何做的,哲学家又是怎么做的,你有什么看法?你倾向于谁的说法呢?
  (学生默读课文。)
  师:哲学家的“哲”字下面是个“口”,大概是因为哲学家个个能说会道。例如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最喜欢在众人面前演讲和辩论。老师也请大家当一回哲学家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先不急,把你的观点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学生显得很活跃)
  生1:我比较赞同哲学家的做法。因为他在除去杂草的荒地上种满了谷子,发挥了土地的作用,为他人提供了粮食。
  生2:我赞同弟子的斩草除根的做法,这样做可以彻底清除杂草。
  师:也许你没有种田的亲身经历,我听农民伯伯说,斩草除根看似彻底铲除了杂草,但草籽却落进了泥土,来年,草籽还会生根发芽。现在你懂了吗?(学生点头)
  生3:你们几位都没有哲学家的好,光除草却没有用。
  ……
  师:同学们争论得很激烈,看来,我得请一位同学来总结一下你们的发言。
  生4:你们有点偏题了,现在不是要讨论如何种庄稼的问题,而是要讨论如何铲除旷野里的杂草。弟子们的做法都不能彻底清除杂草,而哲学家的做法彻底铲除了杂草。
  师:谢谢你作的精辟的总结。是的,刚才议论的弟子们的做法都不能彻底根除杂草。而哲学家呢?用事实来说明一切。一年后,弟子们如约而至,可他们所看到的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
  生:杂草丛生。
  师:而是——
  生:长满谷子的庄稼地。
  师:请大家注意两个字“长满”,为什么?
  生:说明田里全部是谷子了,杂草已经没有生长的地方了。
  师:对,杂草已经没有了生存空间。我想此时此刻,那些弟子们看到长满谷子的庄稼地,一定也会想些什么?
  ……
  师:你们认为哲学家是个怎样的人?老师不急着要答案,我请几位同学来分角色朗读课文,相信大家会有更深的体会,大家特别要注意哲学家的语言、神态以及做法。
  (学生分角色朗读。)
  生:我觉得哲学家是个具有良苦用心的人。他通过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告诉学生一个深刻的道理。
  生:我觉得哲学家是个重实践的人。他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该怎么做更好,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去体会。
  师:是的,哲学家是睿智而高明的,他用一个最简单的问题阐述了一个最深刻的道理。而且没有直接告诉他的学生,而是让他的学生自己去尝试,自己去感悟。
  师:同学们,你想知道哲学家的“哲”是什么意思吗?不知道可以查查字典嘛。
  生:“哲”是“有智慧”的意思。
  师:对,我们不仅知道了“哲”是有智慧的意思,我们还从课文中感受到了哲学家的智慧。他的弟子们也不愧是——
  生:满腹经纶、饱学之士。
  师:他们对如何铲除杂草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学生齐读重点句。)
  师:这句话里有两个“杂草”,各表示什么意思?请大家讨论一下。
  生:第一个杂草指旷野里的杂草,第二个杂草是指人头脑中的不好的思想。
  生:灵魂里的杂草指丑陋的东西。
  师:对,灵魂里的杂草是指人性中最丑陋的东西,头脑中的不良思想,那么,具体指哪些呢?
  生:懒惰
  生:自私
  ……
  师:对,要铲除这些灵魂里的杂草,惟一的办法,就是用美德来占据它。假如,我们的心里长着懒惰的杂草,惟一的办法就是用勤劳去占据它。那么,你的灵魂里长着什么样的杂草,你想用什么去占据它?
  生:我要用大公无私的美德去占据灵魂里自私自利的杂草。
  ……
  师:只有这样,那些长在人们灵魂深处的杂草才会彻彻底底失去了生存的空间,人们的心灵才会变得更加纯洁。只要我们从小在心灵里种下真的种子,就能开出善的花朵,就能结出美的果实。
  [教学反思]:
  一、重结论更重过程——关注细节生成。语文课堂文化的本质就是意义的生成与创造。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动态意义的建构过程,换句话说,教学过程是人与文本交互作用的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着人与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而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的两大主体,一起参与到了文本意义的理解和创造之中,由于各自的阅历、经验、视角、目的不尽相同,教学文本的解读也就呈现出意义的丰富性和多元性。上述案例中重点句的第一层意思,在教师看来似乎理解不存在偏差,但实际上学生的理解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教学中是不应该忽视而是首先应该进入师生的教学视界的,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文本”。案例中教者很好地利用了这一教学资源,教师首先让学生相互争论,在辩析与点拨中明理,既而引导学生把目光锁定到哲学家身上,教师巧妙地只通过点化“长满”一词,轻而易举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占据”。这是解读整篇课文的关键所在,为学生进一步理解第二层意思找到了一个突破口,余下之事自然是水到渠成。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对哲学家智慧的理解以及课文所要阐述的深刻哲理的感悟都是在动态的意义建构中自然生成的。因此,关注细节生成,就意味着语文教学过程需成为一种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而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沟通、理解和对话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新课程所倡导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自然而然地实现了整合统一。
  二、重工具更重人文——关注心灵成长。母语承载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母语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为学生打下精神的底子。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目标更应着眼于人的自身发展,着眼于人的心灵和人格的纯洁与完美。新课程视野下的语文已经不是作为技术性语言训练的工具而是作为文化主体而存在。语文以其特有的汉语言魅力和内在的文化意蕴以及情感动力赋予个体生命以价值、尊严、自由和意义。正是基于这样的语文课程观,教者正努力以文化主体的自觉性去建构一种生命形态的课堂文化,追求人的生命内涵和生命意义,淡化语文的工具价值与功利目的。教学中,教者紧紧抓住“用美德占据灵魂”这一人生警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剥笋,不断促使学生进行精神世界的自我反省与意义建构,学生的灵魂经历了一次洗礼,心灵变得更为纯洁。
  
  责任编辑: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