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谈古诗改写的教学

作者:王 燕 汤海燕




   古诗、古词,因为它们,我们可以与唐人在时间的长川里停舟相问,也能在时间的流水席上与宋人传杯共盏。这两颗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最璀璨的明珠,以凝练含蓄的语言,深邃的意境,真挚的情感,倍受人们的喜爱,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如何让这份民族文化瑰宝为学生所接受?芽如何拉近古诗词与现代生活的距离?芽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感受到:古诗的教学难度无疑比教学现代汉语写成的诗文要大的多。倾盆大雨式的题解、信口开河式的问答、填鸭注入式的串讲……古诗词教学常常走入误区,始终无法博得学生心灵的认同。
  一次谈到苏东坡的“怪体诗”,学生居然一反常态,听得津津有味,甚至有人在下课后照着黑板一字一句地把它“临摹”下来;又一次我发现两个孩子在对对子:“独角兽”、“比目鱼”;“窗前莺共语”、“帘外燕双飞”……究其原因,他们是觉得“好玩”、“像游戏”、“一点也不枯燥”。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孩子喜欢什么?芽喜欢游戏。那么,让古诗词的教学多一些文字游戏的味道吧?选所以,我尝试改变古诗教学的传统模式,让学生在愉悦的文字游戏中“倾听”文本的声音,“触摸”作者的心灵,用心体验作品的情境和情感,用自觉体悟来破译、还原和回应诗歌里面的情感世界。
  
  一、“缩骨”游戏——走进古诗词的凝练
  
  古诗词言简意丰,用极为有限的诗句表达尽可能多的意思,具有凝练和跳跃的特点。诗句中最精华的部分就是“诗眼”。例如“羌笛何须怨杨柳”中那种常年守关、远离家乡的“怨”,那种对朝廷的穷兵黩武的“怨”正是文章的情感焦点。“缩骨”游戏,就是删去诗词中的“枝枝叶叶,”在凝练的基础上更加简约,领悟其中的字眼与精髓,直接触摸作者的情感。
  在学习《清明》一诗时,我请同学们借助译文和工具书自读古诗,然后运用“缩骨”法,使诗的内容“瘦”下去。10分钟以后,各小组同学开始汇报了。
  “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芽遥指杏花村。”
  “清明雨纷,行人断魂。酒家何处?芽遥指杏村。”
  “雨纷纷,欲断魂。酒何处?芽杏花村?选”
  “清明雨纷人断魂,酒家何处——杏花村。”
  之后,我请同学们将改写后的作品与原作比较,同学们一改以往课堂上“沉默是金”的原则,一个个侃侃而谈。有人自信地说:“我的作品很不错,用更简洁的语言把诗句的内容给概括了。‘清明雨纷纷’不是比‘清明时节雨纷纷’更简练吗?‘行人’肯定是在路上的,所以‘行人欲断魂’比‘路上行人欲断魂’更好。”有同学一针见血地说:“清明雨纷人断魂,酒家何处——杏花村。清明节偏偏是天阴雨细,诗人情绪有些低落,所以想要借酒消愁了。可是李白说得好,借酒消愁愁更愁呀?选”也有同学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借问酒家何处有?芽牧童遥指杏花村’似乎写出了行人的彬彬有礼,还具体写出了他向谁问的,所以比我的改写更为具体生动?选”……这些作品,这些发言,显现了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理解凝练的好处,体会过于简约的缺陷;显现了学生评价能力的提高:既充分自信,又善于反思;还显示了前所未有的参与热情。
  孩子们一下子喜欢上了“缩骨”游戏。课后,他们将以前学过的,甚至没有学过的古诗词都拿来“缩一缩”。
  
  二、“增肥”游戏——走进古诗词的意境
  
  古诗把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理”,闪耀着美的光彩:“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何等的气势磅礴;“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何等的清丽空灵;“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何等的豪迈气概……学习古诗词关键就是要充分了解诗词中的意境。这就需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潜入古诗,与作者对话,挖掘其深层思想,“使我之心即入乎唐人之心,而又使唐人心,即为我之心”。
  古诗的语言有它自身的特点,如语句浓缩、意思跳跃、成分省略、词序倒置等,“增肥”游戏利用古诗作为一个起点,让学生去联想、补充和创造,以构设想象中的图画,真正走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境地。
  在学习《清平乐·村居》时,我要求学生将词的内容“增肥”。有位同学改写道:“一所低小的茅屋,紧靠着一条流水潺潺、清澈见底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一对不知名的白发老夫妇正惬意地坐在茅屋前,晒着午后暖暖的阳光。他们刚刚喝了几杯老酒,暖意在五脏六腑间弥漫,就醉醺醺地用柔媚的江南口音谈笑取乐。‘老伴,今年风调雨顺,庄稼的收成一定不错。等到过年时,我们再把养的鸡卖了,给孩子添置些新衣裳……’远处他们的大儿子在小河东边的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专心地编织鸡笼。最讨人喜欢的是小儿子那顽皮的样子,他翘着脚丫子,专心致志地剥着莲蓬,津津有味地吃着莲子。抗金名将辛弃疾站在远处看着这一幕,不禁心潮起伏:何时能打退金兵,让普天下的百姓都过上这种宁静、幸福的生活呢?芽于是,他忍不住提笔写下这首词……”在这个游戏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阅读者,而是积极主动地寻求与作者的心灵实现“视界”的交接、冲突和介入,深入作者内心,最终了解作者对这个世界的独特视角、体验和思考,所以他不仅看到了《清平乐·村居》中恬静宜人、其乐融融的农家风光,更看到了作者渴望收复河山的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惆怅?选
  古诗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如果能将它的“凝”、“深”之内容,通过我们的丰富想象,用我们的深情挚意和优美佳句写出来,那将是一篇篇现代版的美文了。苏教版的创新文体“文包诗”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有些学生建议要把古诗词“增肥”为“文包诗”。在学习完《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后,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完成了一篇名为《志南游春》的习作。以下是习作中的一些片段:
   “他把小船停在了一棵参天古树那茂密的树阴下,拾起藜杖一个箭步跳上了岸。看看水里随波飘荡的小船,他想了想,将缆绳系在了大树上。‘古木阴中系短篷’,这句诗句浮现在他的脑海了。”
  “志南和尚眺望四周,桃红似火,杏白赛雪,绿柳如烟,春水含情,青山含笑。这时,天空飘来了阵阵雨丝,落在身上,欲湿未湿,那如烟如雾细雨中还弥漫着杏花的清香。看,杨柳轻轻拂动它的长发,一阵春风扑面而来,温暖湿润,一点也不觉寒冷。志南情不自禁地吟道:‘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一首短短的精练的古诗?穴或词?雪要改写成几百字的记叙文,这就需要学生与作者的心灵在对话中达到沟通与默契,与作者形成智与智的互动、情与情的交融、心与心的碰撞。这些搅动积淀在学生心底的生活积累,触动他们敏感多情的心弦,使他们产生写作上的冲动,最后将古诗词艺术再创造为一篇篇现代白话文,文本因此生发灵动而富有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三、“变体法”——走进古诗词的文体特点
  
  诗、词都具有简约含蓄的美,但它们毕竟是不同的文体,也必然具备不同的文体特点,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一点、感受这一点是十分必要的。
  在校本课程中,和学生一起学习《虞美人》后,我请学生尝试将这首词变成诗,可以是五律、七律等。改写作品如下:
  春花秋月何时了?芽往事历历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旧人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春水向东流。
  花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又东风,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在,只是朱颜改。问君几多愁,恰似春水流。
  学生读了改写的诗与词后,有了两个重大发现:1.词都有词牌名,诗没有。2.诗这种文体句式整齐,琅琅上口,有一种整齐的节奏美;词这种文体句式有长有短,有一种错落参差美、独特的韵律美。还有人补充说:“现代白话文则流利、具体,有一种铺陈美。”这些观点也许是值得商榷的,但他们的发现精神令我惊喜。更让我惊喜的是,他们诗作中一脉相承了主人公的情怀:美好往事与哀苦现实的枯荣迥异,饱和于心、多如春水的无限哀愁。
  “使阅读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生长点、策源地,成为承载学生生命价值提升的有力翅膀”,这是阅读的最终目标。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走进文本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感受语言的色彩,触摸作者的心灵,体验文本的情感,尽情地读,大胆地说,自由地想,欢快地写,才能真正丰富学生情感,涵养学生性情,完善学生人格,提升学生生命价值。当我们读到“农家茅檐低又小,荷花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老翁媪?芽大儿除豆中溪东,中儿屋前织鸡笼。最喜小儿耍顽皮,溪头卧躺剥莲蓬。”难道不会拍案叫好?芽当我们看到这样的作品:“离别家乡,岁月已多,人事半消磨。惟有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绿清波。”怎不会欣喜万分?芽我们不强求学生的诗作是否工整、漂亮,但是,这样的学习过程,不正是他们触摸作者心灵的过程吗?芽不正是他们自我超越、自我创新的过程吗?
  在学生兴致勃勃地进行文字游戏,大刀阔斧地修改着我们古典文学的精华之作时,我也曾经担忧:这种方式是否会使学生把古诗词独特的文体特点给抛掉、变掉呢?芽但实践的过程证明了这种担忧并不存在。首先,每次游戏都是建立在对原作有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其次,游戏之后,我很注重新作与原作的比较,引导学生感悟诗词的独特魅力;最后,文字游戏变的只是原作的外壳,而不是其精神内蕴。文字游戏毕竟是游戏,它是理解原作、触摸作者内心世界的拐杖,它也是与文本对话后的自我创新、性灵展示。毕竟,我们语文教学真正追求的不仅仅是“文入我心”,也不仅仅是“我入文心”,而是“我诉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