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校长的智慧从何而来? 

作者:况晨光




  当校长就要当智慧型校长。智慧型校长的智慧从何而来?笔者认为:智慧型校长的智慧,可通过其自身努力,从“听”、“说”、“读”、“写”、“算”、“干”、“悟”等方式而来。
  一、校长的智慧是“听”出来的。校长的耳边常常充满着来自上下左右的各种声音,这些声音中不乏有许多智慧之声。这就要求校长要做个“有心人”,要善于通过各种正常渠道和各种非正常渠道,去打捞和积累自己的管理智慧。比如,通过听上级领导讲话,学习领导如何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端正办学思想。通过听兄弟学校的经验介绍,学习他们如何去提高素质教育质量。通过会议、聊天和听课等方式,认真听取本校师生员工的意见与建议,搞清他们究竟在想些什么、在盼望什么、在反对什么,力求将他们的呼声作为自己治校的第一信号,以集众人智慧来管理学校。
  二、校长的智慧是“说”出来的。说话是一门艺术,也是校长的一项基本功。校长说话不能老是哼哼哈哈那几句大话、空话、套话,要力求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味,要力求把话说到点子上,要经常通过说话给下属一些新的东西。要做到这一点,校长在师生面前说话尤其是作报告前,应深思熟虑作好准备,要有意识地“逼”着自己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的知识与智能储备,用自己的真才实学和真知灼见来“说服”大家。就是平时在和师生交谈时,也不能只习惯搞个人单纯说教,要注重互动效应,要通过与别人的语言交流与“思维碰撞”,用心将别人一些独特的见解和自己被激活的灵感,及时整理进入自己的“智慧内存”。
  三、校长的智慧是“读”出来的。杜甫有句名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为校长应懂得:只有“读书破万卷”,管理才有神。这个“神”,就是管理智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读书学习是校长专业成长的“保鲜剂”。一个校长有没有发展潜能,关键就是看他有没有“想学习”的欲望和“会学习”的能力。钱钟书老先生强调,读书不能只是眼读,也不能只是心读,而是超越二者之上的神读。以眼读,就是把知识像拍照一样拍下来,原封不动地记在脑子里,这是下智。以心读,就是只以理解书中的内容、观点为目的,至多是一座储存知识的仓库,这是中智。用神读,就是不但心领神会书中的精髓,还能融进自己的创见,自成一家之说,这是上智。这就要求校长,要多用上智去读好相关的有字之书和实践这本无字之书,要善于定向、定时结合本职工作去学习、带着具体问题去学习、以研究的态度去学习,不能以工作忙、时间紧为理由去回避学习,应把学习看成是自己的工作,把学习看成是自己的责任,把学习看成是自己发展的动力,自觉从书中实现自身职业智慧的积累与提升。
  四、校长的智慧是“写”出来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校长要养成一种多动笔的习惯,比如,对经常听到的、看到的、悟到的一些有新意的东西,应及时记下来,这样就会“日久生智”。朱熹说:“做学问之道,不光要吃得进,还要吐得出。吃是读,吐是写。”一个校长不能只会读别人的文章,只会教别人的书,也应学会从自己体会最多、感悟最深的地方去动动笔。动笔写文章,不仅可全方位“搅动”校长的管理思想、创新思维、工作经验、知识储备和写作激情,更可通过以写促学、以写促思、以写促研、以写促教、以写促管去快速提升校长的工作智慧。前苏联教育家、巴甫雷什中学校长苏霍姆林斯,一生写下了41本专著和小册子、600多篇论文、1000多篇供学生阅读的文艺作品,取得大量的教育科研成果,其治学经验和治校智慧至今仍令人频频称道。苏霍姆林斯基的成功实践启示我们:校长应懂得多用笔去生成自己的智慧。
  五、校长的智慧是“算”出来的。人类已开始进入数字化时代,作为校长要学会用数字管理学校,学会当“数字校长”。比如,要经常去算一算“人帐”,以动态地掌握好学校班子成员及教师队伍的学历构成、年龄构成、教龄构成、职称构成、专业构成、能力构成等情况,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打造好学校班子成员及教师队伍。又比如,要经常去算一算“财帐”和“物帐”,看看有没有决策性浪费、管理性浪费,力求财尽其用、物尽其用。再比如,要经常去算一算“事帐”,看看自己哪几项工作做得有成效,哪几件事情办得有实效,哪些方面还存在低效甚至无效现象,力求事尽其效。一个校长只有经常善于站在数字上去分析,跳出数字去反思,才不会当“糊涂官”,才容易实现从“心中有数”到“心中有智”的升华。
  六、校长的智慧是“干”出来的。前几年,有人作了这样一个调查:发现在职在岗的校长中,学管理的不到10%。这一调查结果,意味着我们绝大多数中小学校长,需要在“干”中学会当校长。也有人作了这样一个统计:世界前500强企业的老总中,没有一个是学管理出身的。这一统计结果,意味着不学管理也能搞好管理。要实现未学管理到搞好管理的跨越,关键是校长要会读实践这本无字之书,善于在“干中学”。在工作中,不同的校长对这本无字之书的读法不同。比如,有的校长善于盯着问题去搞管理、去抓教学和教研;有的校长善于从别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中去取人之长;有的校长善于从自己的成功之处和失误之处去超越自我。事实证明:“实践出真知”、“实干加巧干”,是很多成功校长的生智之道。
  七、校长的智慧是“悟”出来的。有的校长辛辛苦苦干了几十年,各项工作就是上不去,不能讲他不敬业,只能讲他在工作中缺乏悟性。悟性是校长智慧的“生长点”,它可以帮助校长在工作中少走弯路。有悟性的校长,往往很注重在“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困”的同时,去寻找自己的“管然后知不足”;往往会把管理的着力点,放在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上;往往会把管理的重点,放在服务于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上。毛泽东说过这样一句话:“多想出智慧。”一个校长只有多动脑筋,学会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学会在反思中进步,懂得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变成教育现实,把师生员工的智慧内化成自己的智慧,让学校管理走向智慧、充满智慧,那才是最大的智慧。这样的智慧型校长,才可能带出智慧型的教师和智慧型的学生,才可能办出智慧型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