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转变观念,从习惯开始

作者:吴 锋




  课堂上,当教师讲解时,学生不看着黑板或凝视一处,我们教师就会认定该生开小差或走神了,这就是我们教育者的思维习惯。其实,常常有一些习惯,我们不以为然。然而作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些习惯往往超出了个人的意义,会在不经意间直接或间接给学生带来某种影响或伤害。常常,有一些事情,我们做着、做过,却没有仔细去想“该不该”和“对不对”。然而对于教育者,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为光辉的职业”,这些事情因为联系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所以我们必须去认真的思考。因为这些习惯太普遍、太无意,似乎所有人都是这么做的,所以我们很少去细想它们的缺失与合理。而恰恰就是这些看似微小、几乎不加思索的习惯,抑或是我们常常引以为豪的所谓经典理论与经验,却无时、无处不在折射着、体现着教育者的教育理念与道德观念。
  当我们这些整天跟学生摸爬滚打的老师们,从平素的习惯中“自拔”出来,静下心来站到一定的高度,用人本的理念和尊重的目光对自己的、同事的、学校里发生了的、发生着的一些“习以为常”的行为进行审视,我们必然会产生一些全新的感悟。
  
  一、差生的出现与消除
  
  “差生”作为一个评判学生优劣的概念古已有之。何谓“差生”?顾名思义,就是不好的学生。然而,这个概念本身就存在极端化、片面化、简单化的弊病。作为一名学生,他是一个发展中的个体,是时刻发生着变化的人,我们又岂能轻率且武断地以“好”或“差”而论?其实我们所谓“好”与“差”的标准是被框在了“应试教育”这一范围之内,可以说正是“应试教育”才导致了“差生”的出现,而下这一定义的人,却正是我们这一群习惯于单凭学生成绩好坏、遵守纪律与否来定论的教育者。
  于是,当一个学生几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犯了几次错误却未能悔改,我们便在自觉或不自觉中认定他(她)的智力有问题,或不可教育,就慢慢地将他(她)归到“差生”的行列去了。然而,智力并不影响学习能否发生,它主要是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所有这些认知差异对学习影响的研究都启示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和作用,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首先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次是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最重要的就是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学生的认知差异不可避免的存在,新课程的实施,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操作性极强的平台。在我们的教育目标中,我们不可能去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某一层次水平,但我们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收获。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创造学生成功的机会,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爱学、学会并且会学。也只有我们教师真正从学生出发,去关注他们个体的发展,我们才能从根本上拒绝“差生”的出现。
  
   二、从“报告”到“敲门”
  
  凡一事物或缺的时候,我们便要提倡;大凡到了大举提倡之日,也是它的严重或缺之时。“尊重”即是如此。当我们以其为课题时,正说明了它在许多地方是缺位的。在学校里、在家庭中、在社会上,太需要“尊重”了。这是北京市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王晋堂说过的一段话。我们这里所说的是教师对对学生的尊重。
  情景一:办公室里静悄悄的,老师都在低着头忙于工作,“吱呀”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一个学生捧着作业本,急匆匆地把作业本放到一位老师座位上,那老师刚好不在,学生又快速离开,“咚”一声把门又关上了。这一短暂的事件把老师们的工作打断了,于是有老师议论起来,“这是哪个班的学生,一点也不懂得礼貌,进办公室也不喊报告”,“素质太差”。
  的确,学生进教师办公室,应该向老师打招呼,征得老师同意后,方可进去。我们常常这样教育学生,这是一种尊重和礼貌。但是,我们有时又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形。
  情景二:“报告!”……“报告!”……教师办公室门外的学生喊了几遍“报告”,但因为里面的教师不知学生要找谁,所以都没有应答,此时门外的学生显得很尴尬,进,还是不进?学生无所是从。一个老师看看没人反应,就说了声“进来。”这在我们身边很常见,许多时候,这个人十有八九就是我。
  由此我经常想,如果站在门外的人是我,那我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矛盾?不安?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我是出于尊重和礼貌才等在门外的,但尊重和礼貌的结果就是这样的吗?当然,站在门外的学生未必会想到那么多,他的心里也许就是一个问题,是进还是退,进可能会被教师指责不礼貌,退就不能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其实这些难题都是我们为人师者造成的,我们强调加强对学生的德育,但却未意识到德育过程是要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的,是师生两个角色之间的感情不断地交流、呼应、共鸣的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心理意义上的教育是“人和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因此,在学校德育过程中,只有师生双方不断地进行情感交流、融合、升华,才能有效去实现德育目标。另外,我们都知道尊重是相互的,要想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我们必须以真挚的情感去感化学生,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扩大心理相容度,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师的教育。同时要在深刻认识理解学生的基础上,把学生放在与自己真正平等的地位上去换位思考,想方设法激发学生潜在的情感。只有这样,当学生潜在的感情激活了,他们就会以极大的热情接受老师的教育,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
  我想,对于前面情景中所提到的问题的最好解决办法就是采用成人社交场合中常用的方法——敲门入室。学生在办公室门外把喊“报告”改为敲门,然后再进入,应该可以避免出现前面的那些不愉快的情形。我们的社会需要尊重和礼貌,但尊重的前提是平等,平等的教育是互动,我们应学会在一些小事中去尊重学生。
  
  三、从“点”到“请”
  
  曾经读过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的一个细节,让我至今挥之不去,不是大事,按照我们平素的教育习惯,此事甚微,不值一提。但当我提笔写这篇文章时,它却像一个小精灵一样从我脑海的记忆深处跳跃出来,让我不得不在此一提。
  课堂上,教学活动在热闹但却有序的进行着,师生的互动发挥到极致,教师极富引导性的提问让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着手来要求回答,于是在教师的关怀下,不少学生真的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变学习为一种享受。如此和谐且成功的课堂难道会有什么问题吗?不错,问题就在这出现了,当学生们举起自己的手,等待老师的点名时,讲台上教师的一根食指,在空中不时地朝教室的某一个方向指去,“你来回答”,“你说”。
  所指之处,有如一把无形利剑直指学生双目,学生应“指”而起,虽然此刻,教师也是满面笑容。每遇此景,我都在思考,学生积极踊跃地举手,是他(她)期待与教师交流,这应该是一种平等意义上的交流。
  学生之所以等你老师来点名,是对老师尊重的体现,那么我们在点学生时,是不是也该考虑一下对学生的尊重呢?学生满腔希望等来的却是一指,感觉上多少是有些不舒服的。
  其实,这也是一种习惯,有点不良的习惯。说它不良,是从尊重的角度去看它。海德认为,人类普遍地有一种平衡、和谐的需要,不喜欢不平衡状态。尊重是相互的,尊重,是师生和谐的基础,也是家庭和谐的基础,更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为了和谐的需要,我们在点学生回答问题时,应毫不吝惜自己的手指,在原来一根食指的情况下,再加入另外的四根,以整个五指并拢向上的手掌去“请”学生回答问题,是不是可以消除学生的一些心理负担呢?同时,让他们也有被老师尊重的感受。虽然只是由“指”变“掌”,但这在教育理念上却是一个根本的变化。
  而一旦理念发生变化,教师过去所习惯的许多做法就会动摇,从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到管理学生的细枝末节都将发生变化。于是,我们看到,学生进办公室,改喊“报告”为敲门;老师找学生谈话,请学生坐下来说,而不再像过去那样老师坐着学生站着;还有许多老师把讲完课后习惯问学生“你听懂了吗?”改成“我讲清楚了吗?”;批改作业时把鲜红的“×”为“?”等等。’
  我们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学校教育的愿景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精神的主人。改变一些教育中的习惯,就会减少一些误会,更为架构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了条件,无论是在校园里还是家庭中还是社会上,这都会涵养出一种健康向上的人格。这不正是我们教育者所孜孜以求并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