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虚拟式网络校本教研初探

作者:孔丽珍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由点及面地展开,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正在经历着一场猛烈的冲击。为此,他们迫切需要非常实际的、具体的帮助与指导。这无疑需要校本教研的有效跟进。然而,传统的集中式教研因其活动次数少、时间安排紧、教研内容杂、教师互动不足,早已显得力不从心。要引导教师能动、高效、持久地投入到新课改之中,必须对常规的教研活动进行改革。我们认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打造一个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教研平台,尝试开展虚拟式的网络校本教研。
  
  一、教案:在网上呈现
  
  教案本应是教师智慧的结晶,但由于新教材篇目多、课时紧,教师写教案难免“走过场”,以致成了“劳民伤财”的事。为此,我们提出了“在网上呈现教案”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案的建构理念是“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加减、课后反思、教案复备”。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学科总备。开学初,由各学科教研组长组织一次集体备课。先讨论本学期的教学方向、重点研讨内容、教学时间的调配等宏观性的问题,并根据教材编排体系,制定好本学科集体备课计划。然后,各年级根据学科计划制定年级备课计划,安排好备课内容和确认中心发言人。
  2.个人腹备。在分组交流前,要求大家“有备而来”。所有教师先做好预习工作,熟悉整个单元的内容,了解每课的教学目标与重点。也可自行查找有关优秀教案及相关理论。
  3.网上齐备。每周固定一个晚上,以年级组为单位,借助网络进行提前两周以上的网上集体备课。网上集体备课的时间视讨论情况而定,可长可短,但必须各抒己见,要求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教学的设想充分表述出来。
  4.个人整理自备。在网上集体备课基本完成后分配备课任务,将备课“化整为零”地平均分解到年级组中的每位教师。教师们吸收网上集体备课的精髓,结合组内教师的意见,参考相关的优秀教案或资料,经过各自的创造性劳动,形成电子稿。然后将若干教案上传于“学校资源库”中的“教案专区”变零为整,为其他教师所共享。
  5.个性化修改。每位教师对他人提供的模板教案进行电子修改,在其基础上作个性化增删,甚至再创造,以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与班级学生的实际,形成有个人特色的教学预案。
  6.集体评价与个人反思。完成教学后,组内教师通过办公网共享各自的心得,并在语文网、德育网、办公网上以“课后反思”的形式交流教学得失。同时,鼓励教师之间,尤其是同一备课小组的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并在网上集体备课时首先进行评课。在集体评价中,尽量多做纵向比较,即找出执教者本次教学较之以往教学更合理、更科学的地方;指出执教者在吸收集体备课精髓的基础上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对其创造性的劳动予以积极的肯定;鼓励执教者尝试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二、主题:在网上凸现
  
  我们围绕“抓一点,析深刻,论透彻”的教研活动线路,引导各学科教师依据自身教学实际生成需研究解决的操作层面上的教研主题,每个月在“教学新设计”中以研究课的形式为载体,探索解决之道。
  我们确立的是“备课——开课——评课——复课”的全程研究模式。具体做法:
  1.围绕所研究的主题选一个优秀案例,在学校办公网上公布,然后要求所有教师在“网上会议室”中发表意见,用新理念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用批判的眼光去继承该教案中优秀的思想和方法。经过网上研讨,由学科组长进行电子整理,共同完成一个新的教学设计。
  2.请一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演绎这个设计,全科老师参与听课。
  3.大家在办公网上评课并对所设计的课进行反思。在网上评课时,要求做到“三个一”:肯定一个优点,并用新理念解析;指出一个缺点(不是知识缺点),并提供行动式修改方案;实现一次深度汇淡,形成一个过程式教案。
  4.对网上形成的过程式教案,由上课教师经过个性化增减后再回到课堂中实践,并进行网上评课及反思,使主题走向深入。
  这种主题式网上教研活动改变了过去那种“孤军奋战上课,即兴而来听课,蜻蜓点水评课”的现象,无论是执教者还是听课者,都必须在课前围绕研讨主题分析教材,随后带着自己对主题的独到见解,着力观察、审视他人或自己的教学,进而在课后展开研讨。从而使学校教研真正回归为全体成员共同参与、相互分享、协同发展的活动,既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过去定时定点可能带来的意犹未尽,又因为网络的延时性使教师的发言更具理性,思维更趋严密,从而有效提升了教研的质。
  
   三、交流:在网上显现
  
   小学教师的教务活动都比较繁忙,如果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开展教研活动,往往会出现有的教师因种种原因不能到场的现象,为此,我们充分发挥网上交流的优势,实行异地异时交流,除年级组的网上集体备课由各组选择一个晚上外,其余的教研活动,均不作规定,而是给出一个时间段(一般以一个星期为限),让教师进行交流。这样,所有参加研讨的教师就可以在这“异时”上网交流;也可以在“异地”上网交流。更重要的是,一个星期的时间段给了大家充分思考和探讨的余地,大家可以对一个具体问题反复、深入地展开讨论,直到达成共识。
  
  四、平等:在网上实现
  
  集中式的教研活动很容易出现“一言堂”的现象,教师们往往习惯于听领导或校内专家发言,而不会轻易发表自己的看法。一是教师担心自己的水平不够,说得不深入;二是作为领导或专家往往觉得自己有义务在研讨会上多发表些意见;三是由于时间仓促教师还未能深入思考或者事先对教研内容相关背景了解较少等。如此,讨论往往局限于一小部分教师。久而久之,就出现了教研活动“研而不讨”的现象。为此,我校的虚拟式网络教研特别强调全体教师的“人人参与”。为了给教师营造一种伙伴对话的教研氛围,我们除了采用“异步交流”的方式,在时间上充裕、空间上分离外,更强调管理者和专家角色的淡忘。要求大家在网上发言时,不出示真实姓名,对于任何一个人的发言,大家都要认真阅读,并用新课程的理念去剖析,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为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研讨,我们运用了“加分制”,由各教研组对大家的发言情况进行打分,把一个月来网上教研得分列入当月的岗位考核。这样,教师们都有备而来,发言踊跃,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刚刚步入教坛的新教师,都自觉地把个体纳入到群体中去。
  这种“开放”的环境,没有权威式的霸权话语,没有授道者的居高临下,没有统一的价值标准,有的是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思考,有的是合作得到尊重,碰撞催生民主,争鸣推动发展。伙伴间的对话互动面越大,思想交流就越可能趋于广度与深度,也就越可能获得研学双赢、教管双赢。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学校管理者在这里不再是规则的垄断者,更多的是教师的倾听者,信息的捕捉者,建议的整合者,教师真正成了学校教育教学决策的参谋。在这样的“研究共同体”中,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以“参与、互动和感悟”为理念的教研价值。
  
  五、争鸣:在网上出现
  
  传统的教研活动对象只局限于本校乃至本学科的教师,范围较狭窄。我们的虚拟式网络教研活动则十分强调本校教师与校外各行各业人士之间的交流。我们的教研活动在办公网、语文网、德育网上进行,并在语文网、德育网上全程展示我们的教研活动过程,全部公开老师们的研讨内容。对于上述内容与过程,校外的同行及社会各界人士均可在网上一览无余。我们还在四个网上设制了“请您留言”栏目,在语文网上还专门开设了“新课程论坛”,除本校教师在上面就研讨主题发表意见外,还邀请校外的老师、家长担任版主,吸引校外的老师、家长积极参与我们的讨论。
  这样,一方面可以将本校的好经验推广出去,与其他学校交流,真正起到名校资源共享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得到校外同行的指教,真正实现更大范围的教学交流,同时,也能吸引其他关注教育的各行各业的人士(包括家长、学生)也参与到大讨论中来,让大家了解学校的新课程实施情况,让新课改更贴近生活实际。
  
  六、资源:在网上浮现
  
  为了保存宝贵的教研资源,使其最大效能地为教师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我们在“四网”之外,还建立了面向本校全体教师的“学校资源库”。为所有部门设立了专用的电子包,一切教育、教学、管理档案资料均分类存放在相应的电子包中,学校领导和老师要查找、运用相关资料,只要进入相应的电子包,就可轻松获得丰富的资源。
  在资源库建设上,我们引入了“共建”的理念,要求每一位教师确立“既是使用者,也是建库者”的观念,鼓励教师将自己编制的教学预案、课堂实录、多媒体课件、Flash动画等宝贵资源上传到教导处电子包中的“教研活动专区”,由信息中心定期对教师上传的资料分门别类,如教案类、课件类、资料类等,以便教师查找。特别是校以上层面的研究课、展示课、比赛课的教案、课件均规定要及时上传,同时执教教师还要附以详细的说课与课后反思资料。此举正是为了避免以往研究课单纯的即时性效应,让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资源发挥长效作用,让更多的教师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