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让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效益

作者:顾立军




  学校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让学生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它是语、数、外、社、美、音、科等课程的综合。认真开展好这门课程,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获得理性知识。但这门新课程无现成的教材可用,无固定的模式可循,无科学的评价体系,是真正的“三无”课程,这一切都严重制约和困扰着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我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操作、反思、总结,发现只要合理挖掘身边的各种资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能正常有序地开展,而且能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生成直观可见的经济或社会效益。
  
  一、挖掘校产资源,在劳动中生成效益
  
  有些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感到无所适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原因在于无教材可参考,无内容可选择,只好凭着自己的主观意识来应付,有的则干脆上成知识讲读课。其实,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独特环境,都存在与众不同的校产资源,比如依傍的山水、闲置的校舍、空旷的土地、成片的花草、如荫的树木、丰富的图书等,我们可以合理挖掘这些校产资源,开设针对校产资源优化利用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如开垦土地、维护树林、培育花草、修整图书等。让学生在劳动中思索,在劳动中创新,在劳动中创造价值,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使校产资源发挥更大的育人功效,让校园变成学生展示劳动成果的园地。学生在劳动中使闲置的校舍得到利用,空旷的土地得到开发,破损的图书得到修护。这一切,都是综合实践活动给师生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效益,而且,学生在活动中头脑有了锻炼、情操有了陶冶,有助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可见,其效益不仅仅形于表,更成于行。
  例如,我班前一阶段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种菜与生活》,就是利用校园的一块空地,通过开发,让学生播种蔬菜,用自己的劳动使蔬菜茁壮成长。在劳动中,学生知道了种菜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关系到土壤、浇水、施肥、治虫等多项管理,有的难题还是学生多方查找资料或询问有经验的农民才得以解决。在实施过程中,学生们还体会到了父母劳动的艰辛和卖菜人挣钱的辛苦。最后,学生们种出的优质菜被学校食堂高价收购,所得款项全部用作班费。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们看到了真实的效益。
  又如,我班看到学校每次美化校园都要向花场高价购买鲜花,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开辟了一间闲置校舍,开展了《我为校园添美丽》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自己带种、找花盆、播种、施肥、浇水、晒光。通过每一天辛勤劳动与精心护理,终于迎来了一朵朵小花的绽放。最后学生们将盛开的鲜花挂牌展出,为校园增添了秀色。一算计,为学校节省了一笔不小的开支,惊喜之余,学生纷纷高呼自己是功臣!
  
  二、挖掘可创新资源,在思索中生成效益
  
  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标不仅在于对具体事物的摆弄与操作,更深远的意义还在于通过开展各类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的思维有所锻炼,最终达到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做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因此,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培养与提高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可或缺的教学目标。对此,我时常选择学生生活中可引导创新的各类素材,组织思维创新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对可创新的资源进行思考与分析,发现其不足或更大的应用潜力,寻求新型的解决方案或解决问题更为简便的操作方法,并指导学生将自己的小妙法、小改进、小发明撰写成文稿,投寄到报刊或编印成册。当学生看到自己的创新成果被报刊登载或编印的方法集给生活带来方便时,自然喜不胜收,综合实践活动生成的效益由此可见。
  例如,有一段时间,我班针对农村饮牛奶家庭日益增多的情况,专门组织了《饮鲜牛奶,想金点子》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对饮奶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方便之处进行思考,寻求巧妙的解决方法,搞金点子创作。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弹托式牛奶箱》、《奇妙加热器》、《牛奶保温箱》等一大批学生创作的金点子被《科学大众》等报刊发表。
  又如,在一段时间里,我发现学生在计算中的简便方法特别多,便组织学生开展编印《简便方法集》综合实践活动,通过编印活动,学生不仅全面规范地总结了一类题的简便解法,更在每一次解题时,得到了无声而实在的向导。
  
   三、挖掘家庭资源,在操作中生成效益
  
  综合实践活动应当是一个活动主体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努力创造、获得收获的过程,其活动范围和可操作对象包含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包括学生的个性化家庭环境。学生在家庭内部的行为表现、操作发明也可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取材着眼点。一方面,可以针对学生家庭普遍要求学达到的素养、行为、品质,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比如文明礼貌活动、尊老爱幼活动,帮助学生养成相应的素质及习惯;另一方面,可以针对某些学生家庭的个别化要求或存在的特殊问题,开设有针对性的综合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共同分析原因、改正错误、改进做法、解决矛盾,获得家庭期望的结果。在活动实施与操作过程中,学生素质得到提高、能力得以培养、习惯有所养成、家庭问题得到解决,这些效益的显著体现,都是综合实践活动带来的甜头。
  例如,针对不少家庭反映学生在家不会接待客人、与人交谈等问题,我在班级开展了主题为《学会礼貌与交谈》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模拟场景表演、情景对话、理论问答、问卷调查、家长反馈等多种操作形式,在不同阶段的实施过程中,分别对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最终达到家长期望的行为习惯。活动结束后,家长看到孩子待人接客的表现有了明显改善,个个喜不胜收。
  又如,针对家庭内废弃的瓶、盒较多的情况,我班开展了《废盒、废瓶变魔术》的综合实践活动,先讲解废盒、废瓶开发利用的手法,后鼓励学生独立操作,最后将学生作品集中展示。有的学生将废瓶开发成了花瓶,让家里闻到了花香;有的学生将废瓶改造成了喷水壶,为爷爷省下了10元买水壶的钱。
  
  四、挖掘社会资源,在调研中生成效益
  
  许多教师面临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学软硬件不足、信息闭塞的现状,确有难以开展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理由,但每个学生都置身于多彩的自然环境和广阔的社会环境中,因此,挖掘社会资源,综合实践活动更有其内容选择的广泛性和意义影响的深远性,实际运用效果如何也最能检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水平。我经常挖掘各种社会资源,组织学生观察某些问题突出的社会现象,如环境污染、街道赌博、农田管理等,引导学生对所发现的社会现象进行调研,分析产生的根源、严重的危害,思考有无改进的更好方法,或怎样将原来的优势做大做强。通过调研,学生发现了社会生活中的多处矛盾问题,提出许多可行性建议,许多建议已直接被社会采用或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学生从中直接而真实地感受到了综合实践活动生成的社会效益。
  例如,在农忙时节,农村出现了焚烧秸秆的现象,我引导学生挖掘这一社会资源,开展《农民为何焚烧秸秆》的调查,让学生找原因,想解决办法。经过调研,大家发现收割机留秆太长不易腐烂、影响秧苗成活是农民焚烧秸秆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许多整改方案,如让收割机放低割秆高度并加粉碎机粉碎秸秆还田作肥、将秸秆加工成环保的饮料吸管、将麦秆加工纸浆造纸等,宣传的海报一贴出,许多建议得到了农民的认可和称赞。
  又如,针对社会上广泛栽种银杏的现象,我组织了学生开展《银杏的过去与未来》调查活动。通过调研,学生发现银杏历史悠久,全身都是宝,未来存在广泛的利用价值,可以加工银杏叶茶、银杏果,提炼银杏酮,既保健,又食疗,但银杏生长缓慢,于是大家又纷纷想着发明银杏生长催化剂。最后,大家都表示出要鼓励父母多栽种这种无公害经济树木。
  总而言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虽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但也是一门最具活力的学科,因为它取材广泛,影响深远,知识综合程度高。只要我们多方思考,合理挖掘各种资源,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劳动性、实践性、操作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的有机统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能开齐、上足、教好,而且能让学生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直至影响其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