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道德教育不能背离社会现实

作者:杨国新




  前几天的一个晚上,到邻居家串门,看了一部电影,很可惜,电影的名字不记得了。回到家,一夜未眠,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教师面对社会阴暗面,是教学生直面呢,还是为了弘扬正义,逃避甚至曲解现实呢?这个问题一直在我的脑子里盘旋,因为关系到学校道德教育,我觉得很有必要思考下去。
  影片素材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在某山区,女主角A和她的表妹B是一对很清秀的女孩,她们对待生活的态度迥然不同。A精明,向往城市,羡慕城里人的生活;B敦厚老实,她想通过脚踏实地的奋斗改变自己的境况。从一开始,影片对姊妹两个的角色定位就很明确:AB代表了社会上两种不同的人群,A阴面,B阳面。只有在利益的驱动下,人性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导演把“镇长一家”也拉进了电影。有一天,姊妹两个得到消息:镇长家要招保姆,主要工作是侍奉镇长的“疯”儿子。A突破了家人的种种阻挠,如愿以偿。“疯”儿子年龄与A相仿,其实并不疯,因为镇长离了婚,又娶了个小老婆,儿子才往“疯”里跟镇长闹,结果“疯”名在外。A来到镇长家大开眼界,家具设施做梦都没见过。人间天堂也就是这样了,A为自己的选择兴奋不已。在疯儿子的追求下,A就和疯儿子就有了“感情”——这也是A来这里的最终目的。
  A的移情别恋,伤透了同村青年C。C是农村人的典型代表,朴实、勤劳、积极向上。B曾在镇长家里劝说A回心转意,A回答得很实在:“疯子”有的东西,C能给我吗?C能让我生活得这么好吗?听到A的肺腑之言,作为观众,我大受触动:说得多好啊,道出了很多女孩子的心里话。婚姻有时候就是个翘板,找个好老公相当于自己奋斗若干年。生活中无数例子,一再证明了这个道理。“疯”儿子虽然很无能,但镇长老爸和担任镇里要职的后妈却威力无比。这位后妈曾这样说过:“你如果听我的话,我就让你成为正式工人,领上国家工资。”话语里充满了自信,那神态就跟家长给孩子棒棒糖一样自然,不允许旁观者产生任何怀疑。
  A正是当下很多女孩子的缩影。年轻是一种资本,美貌是一种资本,婚姻好像是女孩子手中的原始股。在老家,我很小的时候,就听到老人们这样说:嫁个五十的,不找个扛锄的。随着年龄见长,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体悟,深刻感到了这句“乡俗俚语”的正确性。就在昨天,同学相聚,谈起同乡张老师,她很幸运,毕业后留到市里一所学校,条件相当优越。在婚姻选择上,炒了若干青年的鱿鱼,她开出的条件是:有房,有车,还得供弟弟读书。一个私企老板,终于成了她的老公,问起模样,那位同学说,看上去最多也就五十上下吧。我远远望着张老师,浑身珠光宝气,活得很滋润。坚守心底的自尊自爱,出污泥而不染,是老师从小教给我们的做人准则。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在极力躲避着贫困,在富裕和舒适的诱惑下,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对这个原则进行了篡改,在生活中一天一天学会了妥协。我的同学结婚都几年了,与张老师同在一所学校里,一家三口就住在学校15个平方的公寓里,谈起房子一脸忧愁:三十多万,上哪儿弄去?话语中,我分明听出了对张老师的艳羡。离开社会现实,空谈大道理,有没有意义呢?“人家天天小车接送,还住着小别墅……”说起张老师,我的同学总是念念不忘。
  A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跟“疯”儿子发展到谈婚论嫁的地步了。C也很努力,在村里办起了企业,B自然“候补”了表姐的位置。BC二人齐心协力,干起了自己的事业。由于电影肩负着塑造人的教育功能,因此画面一转,当A和疯子高高兴兴地拿着结婚证回到镇长的别墅之时,检察院的车正从门前驶过:镇长大人因贪污受贿落马了。又是一幅画面,更是叫人大跌眼镜:A穿着邋遢与镇长兴旺之时简直判若两人,还在胡同里做起了小买卖。接着又是锣鼓喧天——B和自己相爱的青年C结婚了。影片最终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惩恶扬善,弘扬了社会正义。只有看得到的真实,才能起到教育人的作用。这部影片的结尾之处真实吗?前半部可以说是有震撼力的,引起了观众共鸣,然而到了末尾,影片在升华主题的时候,个人意志代替了观众的主观感受:现实生活并不是这样的。镇长夫人曾许诺过,让儿媳妇吃上国家皇粮的。影片怎么能为了表达主题,恶意丑化A呢?镇长真的那么快完蛋吗?虚构一旦成为道德教育的方式,教育作用还能体现出来吗?假的东西是不能塑造人的。人们只能这样看待这部电影:电影里说了个什么事,表达了个什么意思。内心深处,还是把电影停留在“娱乐”上。一旦碰到实际问题了,仍然回到自己固有的模式上。道德教育的过程是有了,惟独缺少了效果。在道德教育中,对教师背离社会现实的说教,学生就像这部电影的观众,“只是说说而已,不能相信”。孩子们只听不信,更不会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了。这样的道德教育还有意义吗?
  在影片中,为什么不安排A生活得好一些呢?那样会更符合社会真实。至于镇长最后是否要完蛋,那就看这个混蛋的贪欲了。生活为什么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就是因为社会是多姿多彩的。让学生理性地看待这个社会,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教师,出于职业良心,我们有理由逃避甚至歪曲现实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当教师的说教背离了现实生活,学生还会相信你的说教吗?教师这样实施教学行为,学生只能采取“自我防护措施”:只听不信。道德教育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长久以来,我们的道德教育为什么收效甚微呢?是不重视吗?不是,我们把道德教育摆在了智育和体育之上,放在了第一位。问题出在哪里呢?看了这部电影,我找到了寻觅已久的答案。
  在道德教育上,我们犯了这部电影的错误,缺乏直面社会的勇气,把道德教育放在了现实的“真空”里。小学生在作文里写道,远处那座小洋楼就是xx局长的家。他可是个大富翁,他们家经常有小车来来往往,可神气了。教师站到讲台上,不顾现实情况、不加分析地讲公务员廉洁奉公,你知道学生心里是怎么想的吗?小学阶段有一篇很重要的课文,题目是《丰碑》。在一次公开课上,一个学生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老师,军需处长自己掌管着棉衣,怎么会被冻死呢?他可是个当官的,我不相信。”童言无忌,孩子说出了他能看到的事实。老师说:“共产党的官都是舍己为公、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只有国民党的官才会以权谋私。”学生举起手还想说话,老师再也没敢给他机会。学生是会思考的,对教师不能自圆其说的说教,他们能相信吗?教师如果摆出事实,组织学生讨论,效果就会好得多。在辨析中,学生不但知道了成克杰,同样还会知道焦裕禄和孔繁森。孩子们如果不相信教师的说教,你再卖劲也是徒劳,还会起到反作用。
  在道德教育中,教师推卸了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认识真理的步伐,教师和学生是一样的,只因为我们先走了几步,才站得比学生高那么一点。回顾我们走过的路,经历过痛苦,受过挫折,有过不知多少次反思,才逐步摆脱了迷茫,趋于理性。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分析现实,并让他们试着做出评价。尽管路途上荆棘丛生,但是只要把脚迈出去了,就有了希望。学生具备了这种能力,如何实施道德行为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在道德教育中,教师义不容辞地承担着一种责任,这种责任就是:让学生不再重复我们这代人走过的弯路,不再摸一遍“石头”,我们要教会他们用脑袋思考问题,形成道德观和价值观。说白了,就是教会他们不轻易相信,做一个理性的人。
  昨天晚上,又和妻子提起那部影片,联想到现在的道德教育,有些问题我很糊涂:为什么不把社会真实的一面告诉孩子们呢?掩耳盗铃式的道德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意义吗?妻子没好气地说:对待道德教育,能当真吗?我无言以对。看着身为教师的妻子,我很无奈:难道这就是教师对待道德教育的态度吗?韩国独立运动中,孤立无援的金九先生对部下说过一句话:“如果我们不干,就没有人去干了。”夜里一个人想到这句话绝不是自负,我是为自己鼓劲。对待道德教育,我们的确很需要这样的勇气。妻子已经酣然入梦,我独自一人还在为道德教育寻找出路。我突然感悟到:是浪花造就了汪洋大海,没有了浪花,大海还能成其大吗?想到这一点,我就有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