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语文课应“加”什么

作者:曹建召




   窦桂梅老师《晏子使楚》的课堂实录(《人民教育》2006年2月)打动我的不仅仅是她精巧的课堂设计,还有她丰富、广博的知识,以及她对课程内容的整合与拓展。短短的一课在窦老师生动的组织下显得流畅、翔实、深入,着实让人佩服,正如编辑在刊首的按语所说,“她总能把一篇短小,甚至略嫌寡淡的课文演绎成丰富而生动的课堂故事”。窦老师的课也给我留下许多值得反思的问题,语文教学不应仅仅围绕教材兜圈子,而是要把教学内容拓展到更为广泛的空间,“语文是做加法的艺术”,但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做的是什么样的加法?是像窦老师一样组织阅读主题,把课堂内容拓展到课外空间?还是从生活、社会和学生的课外阅读中进行挖掘?笔者不敢枉言,就语文课应该做“加什么”、“如何加”的问题与窦桂梅老师商榷。
  
  一、课前应该“加什么”
  
  窦老师在课前通过学生的诗歌朗诵过渡到“规圆矩方”的话题,这种过渡本身显示了老师很好的应变能力,但“规矩”和本课所设计的“尊重”的主题之间,以及晏子使楚所表现的机智、胆识之间好像都没有太多的联系,课前的导入给人一种孤零零的感觉,正如王丽琴老师所言,“总感觉有些牵强”。如果能围绕主题巧妙地引发学生讨论,“如何尊重他人”或“如何得到他人的尊重”,这样的问题和本节课的主题比较贴近,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晏子是运用自己的才智、语言、胆识才得到楚王的尊重。
  由此笔者反思现在语文课前的口语训练,许多语文教师都喜欢利用课前的三分钟(有的是五分钟)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训练的形式有讲故事、背古诗、即兴演讲等。这种形式的训练本身没有问题,但我们不能人为地分割课堂教学,把一节完整的课分为课前口语训练、新课传授、课后拓展等,这不利于课堂的优化。如何做好课前训练与语文教学内容的衔接应是教师思考的重点。如果一节课,课前学生的口语训练仅仅是为了组织教学,活跃气氛,就没有很好地发挥这种训练的实际效果。另外,笔者认为像讲故事、说新闻、背诵诗歌这种形式的口语训练,不完全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口语交际”教学,因为这种形式的训练只见口语,而不见交际。这与《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的总目标的描述是不一致的。与听说教学相比,交际性应是口语交际区别于听说教学的核心,口语交际教学更突出交际的整体功能。它将口语看作信息的载体和交流的重要工具,更注重交际的社会意义和社会功能。口语是凭借的方式,而交际才是最终的目的。如果教师能积极创设语境,利用课前口语交际训练指导学生进行对话、讨论、主题发言,并做到和授课内容进行有效地衔接和过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且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主题的深化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应该加哪些“问题”
  
  课堂教学中,窦老师营造了一个非常活跃的课堂气氛,笔者一方面佩服窦老师的问题设计的精巧,另一方面也由衷地欣赏学生的巧妙回答。透过这种热烈的表象,我们还是觉得窦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问答,是不是过于繁琐,有些问题的有效性应值得推敲。
  首先学生的回答不论从词汇量,还是表达的丰富性、准确性上,都表现出相当高的水平。反过来我们看窦老师在课堂中提出的一些问题:
  师:“尊重”的意思就是——(生依次说出“敬重”、“佩服”之意)
  师:那“不尊重”呢?
  生:是瞧不起的意思。
  生:侮辱,蔑视。
  师:“不敢不尊重”呢?
  生:尊重晏子了。
  
  生:晏子的理由真充分,你想啊,先说我们国家的规矩,然后再说我最不中用,最后呢,就得出结论——“楚国是最下等的国家”,所以只好我来了。
  师:晏子的话里有“所以”,既然有“所以”,那就必然有——
  生:“因为”。
  师:用上“因为”说这句话。
  这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我们已看到学生能用比较复杂的句子流利地表达出完整的意思,而老师上课时提出的问题,却是关联词语训练等。笔者认为,教师的提问是不是随意性太强,只是为了活跃气氛,为了让学生表达而表达。
  反思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体现师生互动的课堂问答只能算是一种点缀,作为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手段,表面看起来轰轰烈烈,热闹非凡,但实际的成效并不如意。这种课堂提问其实也就是“无效教学”。教师把课堂提问当作钓鱼,教师对问题的答案早已了如指掌,只不过通过问题即鱼饵来引诱学生上钩,学生无论如何回答也逃不出老师对问题的答案。
  课堂问答作为一种课堂的有效活动方式,对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开启智慧的大门,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都有重要作用。课堂问答可以激发每个同学的主体意识,学生在与教师的讨论中碰撞思想,进而获得对某一问题的更为全面的理解。教师应设计富有启发性的、开放性的问题,通过问题的思考开启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通过问题的回答展现学生独特的个性和风格。本教例中窦老师引用外交家和历史学家不同的观点问题,引发学生课堂争论就很好地体现了问题设计的情景性和交际性,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课堂讨论激烈,观点鲜明,论述有力。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斥太多的无效问题,那么我们的教学是“加”的越多效果也会越差。
  
  三、应该加哪些“拓展性内容”
  
  为了深入理解课文的主题,窦老师分别选择“看了看”、“拱了拱”、“笑了笑”等关键字进行阐释,课堂问答自如,学生才思敏捷,碰撞出许多新鲜的火花,晏子的智慧与沉着来自于这个看似简单的“看了看”。
  师:沉着是睿智的保证,勇敢是赢得尊重的前提。看似简单的“看了看”,让我们看到了小个子晏子的大智慧。也就是从这“看了看”,才使晏子的话有了底气,这是超越了晏子脾气和性格的勇气!
  笔者认为窦老师在对本课主题内容的挖掘上,特别是在晏子与楚王的第一次交锋中选择“看了看”来阐释不甚贴切。作为一个能言善辩、胆识过人的晏子,对楚王的让自己钻“狗洞”的目的早已明白,“看了看”只是晏子做出的一个简单的、象征性的肢体动作,这个动作为他后文的提出疑问做好铺垫,这个动作根本不能作为对本文主题理解的生发点。窦老师此举更多地想把这里的“看了看”与韩信的“看了看”作比。也正是这个“看了看”引发了学生对后文“拱了拱”、“笑了笑”的关注和讨论。仔细阅读课文也不难发现,后文中的“拱了拱”、“笑了笑”也都是晏子做的肢体动作,除了表现晏子的沉着、冷静之外,没有更多的,值得再拓展的空间。笔者认为,本文最富有阐释性的内容应该是晏子在使用语言中所使用的逻辑技巧。如果教师能以此为出发点进行课堂的拓展,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晏子的机智,而且还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最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通过对晏子语言技巧的分析,也可以实现学生在后文中提到的想法,“晏子像编《孙子兵法》一样编一本书,把所有的语言记录下来,以便自己国家的人阅读、学习,让我们的语言都充满智慧”。
  晏子在这里运用了形式逻辑中最为常用的三段论推理和类比推理。其中三段论推理应用是:
  访问正常的国家要开城门,
  我访问的是正常的国家,
  所以,我要走城门。
  
  访问狗国要钻狗洞。
  如果我访问的是狗国。
  那么,我可以钻狗洞。
  
  访问下等的国家就让下等的人去,
  我在齐国是下等人,
  所以,我只能访问像楚国一样的下等的国家。
  类比推理运用是:
  (前提)如果改变事物的环境与水土可能导致事物性质的变化。
  准南的橘树结出的柑橘又大又甜,
  如果改变它们的生长环境与水土条件,
  那么,移值到准北的橘树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了。
  齐国的百姓在齐国都安居乐业。
  如果改变他们的生存环境与水土。
  那么,到了楚国的齐国人就开始做起盗贼来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归纳出晏子语言所运用的推理过程,并以此为突破进行拓展,训练学生正确的逻辑推理能力,这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交际策略大有裨益。也许有老师认为这种训练学生会感到枯燥与压抑,会让生动的课堂变得了无生趣。笔者认为,教师不要在推理的规则上做过多的解释,而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课堂氛围的创设、课堂问题的设计上,这种“加法”才是我们语文教学应加强的。如在《胯下受辱》,可以让学生讨论、对比,为什么韩信能忍了,而晏子却不能忍?晏子与韩信哪个更机智、聪明?让学生明白小不忍则乱大谋,而在涉及国家尊严上,要斤斤计较,绝对不能忍让。这对拓展材料的作用才会更有意义。反观本教例以《狼和小羊》一文拓展,窦老师引导学生把楚王比作“狼”,把晏子比作“羊”,这种比喻是不利于学生正确认识文章主题的,很容易让学生形成一种假象,“羊”是永远不能得到“狼”的尊重,因为这是动物的天性使然。正是教师的这次点拨,学生才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国家力量的重要性,也就把晏子得到楚王的尊重归结为其背后有一个强大的齐国的支持。根据笔者掌握的有关资料来看,晏子使楚时齐国已不再强大,当时楚国的实力明显强于齐国,如果真是齐国的强大而使楚王尊敬晏子,晏子的机智、聪明、胆识就失去意义,真正成了“逞口舌之能,作语言的游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