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要准确把握教材的“语言”

作者:任建波




  前两天听了一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公开课,关于教师对教材“语言”的把握方面觉得有话要说。
  在本节课中,教师注意到了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推导的重要性,因为这是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第一次建构体积计算的方法,除了需要对体积概念的形成作复习,还要使学生参与到计算方法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来,实际上最理想的、最高效的莫过于教师要引领学生进入关于长方体体积计算方法这一要点的“再创造”的过程中来,实现了学生的“再创造”,也即实现了完美的建构。课堂上,教师作好了相关准备,在进入学生实验前,教师安排了5个实验步骤:①摆一摆: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一些长方体。②说一说:一排摆几个,长是几厘米?一层摆几排,宽是几厘米?一共摆几层,高是几厘米?③填一填:在下表中填出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和体积。④算一算:分析表中数据,算一算长、宽、高和体积有什么关系?⑤议一议:我们的结论是。在其中第②步操作前,教师担心学生搞不清“一排摆几个,长是几厘米”等问题,还特地在屏幕上演示了如何摆的过程。这样学生的操作很顺当,得出结论的过程也很“快捷”、“明了”。在学生汇报上表时,教师只让学生说出了自己摆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几,又说出了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让好几个同学进行这样的汇报,但却没有能够及时地把学生的数据有效地采集下来(若把学生实验得到的数据板书在黑板上的话,可以更直观地让全体学生去发现长、宽、高和体积之间的关系),然后教师便迫不急待地问:“你们小组实验后得到的结论是什么呢?”学生脱口而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乘宽乘高(我估计有近半学生在课开始时就能说出这句话了)。”教师显得很轻松,接下来进行了较为认真的练习和巩固。
  
  在研讨时,我认为教师能够关注体积计算公式这一新知的发生过程,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动手操作的实验中去,这一点基本上把握了教学的重点,但在进行公式推导的时候,教师忽略了教材上一句话的重要含义,即教材(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8页)上的“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发现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这句话有怎样的重要意义呢?我以为,教材通过教师头像呈现出的这句话,从实验操作的层面上来看,它联通了长方体的长、宽、高和体积之间的关系。因为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正好等于长、宽、高的乘积,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即长方体的体积,也就是说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宽、高的乘积,从而得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从关注学生学习心理的角度来看,我觉得教材的编者是经过了对学生认知特点的分析的,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的时候,不管是摆长方体,还是研究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时,从学生的心理特征来分析,是不会一下子就直接把长、宽、高的数量反射到大脑的,而是必定会通过数长、宽、高摆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再“跳”到长、宽、高的数量的,即教材上的“话”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这座“桥梁”是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的,是不可省略的。一旦跨过这一“桥梁”直接推导公式,学生所形成的方法也是缺少“信度”的。有可能一直有学生在问自己:“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怎么这么巧呢?”其实反映的问题还是没有真实的建构。
  对于教材的使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但教材本身的价值不会改变。在新课程师资培训资源包《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靳玉乐等主编)将教材定义为:教材是教师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供学生选择和处理的、负载着知识信息的一切手段和材料。既然教材是我们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材料,我们就应该研究透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中的每一句话,实际上就是把握编者的每一个意图,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有效地达到目标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