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游戏:教育回归生命本真的路径

作者:徐 洁




  生命,作为鲜活的个体,是教育真正应该关注的。关注生命的教育才称得上完美的教育,才能有效克服现存教育中的异化与缺失,为社会进步和个人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教育如果疏离了生命意识、生命情感,必然导致人性的欠缺。教育因生命而发生、点化和润泽,生命乃教育之核心。笔者认为,在教育中融入游戏精神,是教育回归生命本真的路径。
  
  一
  
  虽然我国的游戏源远流长,但游戏在中国人的印象中基本上与玩耍、娱乐联系在一起,始终难登大雅之堂。教育又历来被认为是一项极其神圣、严肃、规范的活动,因此,在我国,教育与游戏一直没有走向融合。在幼儿教育或文学评论的文献资料中,仅把游戏当作小孩子的玩意,这是一个很深的误解。并不是只有儿童才需要游戏,在各个阶段的教育中,游戏都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我国学者石中英教授在《教育哲学导论》中提出“重塑教育知识中人的形象”(包括游戏人、文化人、劳动人三种)。“游戏人”的概念是在20世纪初被正式提出的,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和青睐,但尚未对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广泛影响。这里的“游戏”概念与平常意义上对“游戏”的理解不同。石中英首先提出的就是“游戏人”的形象。“人人都喜爱游戏”、“人人都生活在游戏之中”、“人人都是‘游戏者’”。他深刻地看到了游戏在教育中的作用,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学活动中游戏状态的缺乏是造成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游戏的精神应该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以人的培养为己任的教育就应该充分展现其游戏性,使教师和同学们的整个身心经常处于一种游戏状态:自由、自愿、自足、平等、合作、投入和忘乎所以。”
  近代西方思想史上,以理论家的身份谈论游戏的第一人是康德,他在讨论艺术和审美现象时连带地谈到了游戏。康德的基本游戏观是自由论,即将游戏看作是与被迫的劳动相对立的自由活动。真正对游戏进行专门研究的第一人应该是18世纪德国的启蒙文学家席勒。康德、席勒之后,游戏理论逐渐成为在多种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得以广泛应用的基础理论。席勒把游戏看作是自由的活动,着重提出了“审美的游戏”,这实际上是指他心目中的人的理想或本真的存在状态的和谐统一,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游戏。教育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审美的游戏,是指人以感性与理性和谐统一的方式进行的有形式的活动。席勒认为:“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的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因此,游戏是人类的自由本性和完整人格充分展现的途径与证明,并不是无所用心的普通意义上的娱乐,而是一种创造过程。这种状态没有太多的目的性和功利性,是一种更执着更纯粹的追求。席勒曾举例说明这个观点:当狮子不为饥饿所迫,无须和其他野兽搏斗时,它闲着不用的精力就替自己开辟了一个对象——让雄壮的吼声响彻沙漠,它的旺盛的精力就在这无目的的显示中得到了享受。如果以精力的充沛为它的活动的主要推动力,如果卓有余裕的生命力在刺激它活动,它就是在游戏。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恳切地说“我再一次强调:游戏成分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作业就带有游戏的性质,这种游戏是鲜明地表现出自我教育、自我检查的成分。”
  笔者认为,教育需要游戏的精神,应使教育具有游戏的特点:有一定规则,充满竞争的刺激,自由、平等、合作,伴随着激情投入、紧张、愉快、幸福的体验。游戏是人类的天性,孩子们无不痴迷于游戏。即使成年人,也常常经不住游戏的诱惑,毕竟,玩总是快乐的!把教育作为游戏来看待,揭示了游戏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但是,必须明确:游戏不完全等同于教育,也不只是娱乐。
  
  二
  
  应试教育大行其道,造成了游戏精神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枯萎,甚至根本看不到游戏的踪影。教育日益远离游戏,危害极大。教师一统课堂,“填鸭式”的教学现象依然存在,枯燥而漫长的机械训练使学生们失去了学习的自由。“你讲我听”、“你说我做”的教学方式从根本上泯灭了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充满了功利主义色彩,求知本身带来的乐趣几乎荡然无存。学校游离了本身的职能,成为社会政治、经济的工具。教育致力于发展迎合社会需要的个体,成为制造劳动者的机器。教师和学生变成了追求物质利益的人,生命被技术和专业所束缚。教育不是生命自身,没有了作为完整人的精神属性,生命活力受到了压抑。有些学生虽然不喜爱任何科目,在高分的利益追求下,仍痛苦地拼命学习。孩子丰富的、快活的、美好的、生机勃勃的生命本真的东西,被按照成人的模式加以规范,孩子不再是完全意义上的孩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变得越来越不会游戏。幼儿园的课堂比小学的课堂活泼,小学的课堂比中学的课堂活泼,中学与大学的课堂则充斥了呆板与麻木。课堂上各种规矩太多,其中大多要求学生“听话”、“乖”,坐姿、举手的高度、拍手的动作都有统一、规范的要求。学生好动、好问的天性被压抑,只能老老实实,唯恐做错事,说错话,招致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讥笑。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展现。同时,学生受到诸如此类的训化:“学而优则仕”,“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因此,把学习的过程变成了受罚的过程、吃苦的过程,过于严肃和琐碎。长此以往,学生们背负着沉重的生理、心理负担,感到校园无欢乐,学习无兴趣,学校和教室成了“文明监狱”。特别是对升学无望的学生来说,沉重的课业负担、紧张的升学压力和单调的课余生活更是难以承受,进而由厌学走向辍学。致使厌学而不是贫困成为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这完全背离了教育的本意。
  
  三
  
  生命是自由的,充满活力的,这是发自生命的内在需求。教育应体现人文关怀的宗旨,应该承认、尊重并利用人的游戏本性。人在本性上是乐于求知的,当教师和学生“在教育中游戏”、“通过教育游戏”、“为了教育而游戏”时,就超越了功利目的,成为一种愉悦和享受。把教育与游戏相结合,就是为了摆脱枷锁,把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变成内心诉求,回归生命的本真。教育应充分展现游戏性,当教师以一个游戏者的身份加入学生的学习之中,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就建立得非常自然。这样的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生命的一部分,提高了学生课堂教学的主体性体验,给予了学生充分自由,张扬了人性,展现了学生的智慧、创意。学生被欣赏、被关注、被激励,在竞争中得到成功的喜悦,享受游戏的快乐,这种状态是人人都喜欢的。游戏在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能为年轻的生命注入激情,创造体验,唤起学生人格的魅力和灵性,发现和唤醒生命的潜能。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尊重并利用游戏天性在教育中的作用,让游戏精神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身心处于游戏状态的师生,会引起兴奋、激发兴趣、陶冶性情。我们不能回避学习的艰苦性,但是艰苦的环境,枯燥的劳作,一旦与游戏相伴,艰苦就会化为快乐,能赶走疲倦,带来欢笑,祛除沉闷,寓学于乐。那些通宵达旦沉湎于游戏厅的学生,从来就不把熬夜玩游戏当成负担。当学习真正以游戏面目出现时,学生投身于愉快的游戏中,想在游戏中获胜,出现了废寝忘食的忘我状态,负担何有?反而乐在其中,学生怎能不对学校与课堂产生兴趣和依恋呢?
  教学具有游戏性,从逻辑上讲,课堂就是游戏场,教材是游戏资源与情境,教师与学生则既是游戏的创造者也是游戏者。那么,怎样在教学中融入游戏精神呢?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