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扎扎实实:语文教学的生命支柱
作者:张爱民
上述现象,反映出时下少数教师对我国母语教学的历史经验和成果认同不够,对《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精髓吸纳不深。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说明其还缺乏辩证观,常常容易急于求成,顾此失彼,易走极端,把握不住事物发展的“度”。语文教学被抹去了本色,拧干了原汁。矫枉正之,语文教学应以“语”为本,排除虚脱与浮躁,摒弃混乱与偏颇,应实打实地在语文基础上下些功夫,让“扎扎实实”成为课堂教学的生命支柱。
一、合理训练,让知识与能力比翼双飞
追溯语文教学中的“训练”,其渊源久矣。然自2002年《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与实施后,由于《标准》通篇很少提及“训练”一词,频繁出现的都是“感悟、体验”等说法,于是人们的思维陡然间发生了转折,课堂教学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纷纷将目光瞄向游离于训练之外的所谓的提升学生能力,拓宽学生视野,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等之上,“训练”似乎一下子退出了课堂。
训练应该退出课堂吗?语文教学可以不要训练吗?笔者以为这些疑问是多余的,任何一种过度的偏向做法都是不科学的,语文教学中的合理训练非但不能没有,相反还应该加强。何谓“训练”,叶圣陶先生曾指出:“什么叫训练呢?为使学的东西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在这里,叶老虽然没有揭示“训练”的内涵,但却道出了“学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必须通过训练的基本观点。由此,训练对于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是多么重要。一教师在教学《徐悲鸿励志学画》(苏教版第七册)导入新课时,正是合理运用了训练,教学效果很好,请看片段:
师:同学们,在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位大名鼎鼎的画家、美术教育家,名叫徐悲鸿,你们听说过这个人物吗?
(学生谈对徐悲鸿的了解。)
师:想不到同学们对徐悲鸿了解得这么多、这么深,今天,我们再来阅读他的另一个故事。(板书课题:徐悲鸿厉志学画,故意将“励”写成“厉”)
生:(纷纷举手)老师,“励”字写错了!
师:是吗?我看看。(作打量状)哦,还差一个“力”呢!这是“严厉”的“厉”、“厉害”的“厉”,这里应该是“鼓励”的“励”、“激励”的“励”。(随手用彩色粉笔在“厉”后的空白处加上了一个“力”)
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生:“励志”是什么意思?
师:对呀,“励志”是什么意思呢?
生:“励志”就是“立志”的意思。
师:谁有不同意见?(生默然。片刻后,环视全班)大家觉得“励志”和“立志”意思一样吗?
生:(齐答)一样。
师:既然如此,我们何不把题目中的“励志”改成“立志”,这样会更容易理解一些。(师边说边把“励”改成“立”)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徐悲鸿为什么要“立”志学画呢?是怎样“立”志学画的?结果怎样?
师:这些问题问得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特别是“励”和“立”在使用上究竟有什么不同。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读课文,寻找答案吧!(生读课文)
上述教学片段,虽很平淡,没有花花动作和形式,但细嚼品之,会发现传递着这样一种教学方法训练。教学伊始,教师便引导学生从生活积累中寻觅、挖掘徐悲鸿的有关资料,在学生的畅所欲言中,徐悲鸿跨越时空、由远而近来到了学生面前。此举不仅打通了生活与教材的壁垒,更为阅读课文,了解徐悲鸿的励志求学、为国争光奠定了感情基调。紧接着,教师在板书课题时故意留下破绽,让学生“发现”,再通过分析“励”的字形,比较“励志”与“立志”的异同,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课文中寻找答案等训练形式,学生一定会很轻松地掌握字形、理解“励志”意思、熟知课文内涵。这般扎实教学,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拥有了披字入文、披文入境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穿析文本,让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
文本语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我们必须运用好它。然而,在现今的课堂中,由于存有不能拘泥于文本而施教的观念在作祟,导致部分教师望文本生畏,甚至干脆束之高阁,免得落下死抠章句、条分缕析的骂名,文本在多种媒体的轮番轰炸、在多种情境的重叠建构中架空。如此教学,学生不仅不能享受到文本所蕴藏着的醇浓韵味,领略到文本所特有的绝美风景,更不能达到净化灵魂、感悟情感、提升品格的应有效果。
扎扎实实的语文教学呼唤以文本为基准,以开掘内涵为效用的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式的教学。当然行之有效、有理有节、有用有利的媒体辅助,情境创设也可适当使用。如阅读《难忘的泼水节》,为使学生真切感悟周总理为傣族人民祝贺节日的形象内容,深切感受周总理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情感内涵,一教师便创设了一个表演情境并依于文本作这样引导:
师:(出示句子: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了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水,为人们祝福。)请大家细细读读,想一想,读了这段,在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细读体会后指名交流。)
生1:我好像看到了满面笑容的周总理正往围在他四周的傣族人身上泼水。
生2:我好像看到了戴着头巾、穿着对襟白褂的周总理,边向人们泼水,边嘴里说着什么。
师:(在“人们”、“祝福”下面加点)请大家联系加点的词,再读读这段话。想一想,周总理会向哪些人泼水?会怎么祝福?能表演出来吗?
(学生细读、想象,根据口述确定表演角色。)
上述教学片段,没有使用多媒体,创设的情境也很简单,但学生在教师依于文本、超越文本的深度开掘中,却实现了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课堂中学生的发言完全是穿越文本内里,从心灵深处迸射出来的声音,可谓大胆、创新,令人叹服。挟裹着语言,学生内心的真切感受“周总理与傣族人民心连心”、“傣族人民与周总理亲如一家人”的精神感悟也暴露淋漓。这般教学不杂,扎实有效,善于从文本的句子中发现空白,从文本的字里行间中揣摩作者的未尽之言、未了之情,从作者写出来的文字中发掘未写出来的文外之意、弦外之音,目标集中,任务单一,一步一个脚印,强根溯源、奠基固本。
三、揣度深思,让智慧与态度并驾齐驱
语文教学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教学中更要留给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度思考的空间。同时要求面对问题不走过场,鼓励学生在辨中求思、思中求悟后发出不同的见解,进而实现智慧与态度的完美融合。如一教师在教学《一株紫丁香》(苏教版第三册)一文,指导朗读第三段时作了如下引导,请看教学片段:
师:文中第三段满含着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你能将这种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生1:(饱含深情地)你看,你看,满树盛开的小花,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您时时把我们挂牵。(生将最后一行中的“你”读成了“您”)
师:大家有没有仔细听,他刚才的朗读有没有改字?
生2:他把课文中的“你”读成了“您”。
生1:(急切地)对不起,我读错了!
师:(转向生1)你是不小心读成“您”的,还是故意读成“您”的呢?
生1:(迟疑片刻,小声地)不小心。
师:(走近生1,抚摸该生头)知错就改,真是好孩子。但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这位同学不小心把“你”读成了“您”,你们认为他这样读好还是不好?请大家带着问题再认真阅读课文,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师:(片刻后交流,大部分学生说“不好”,小部分学生说“好的”。此时老师再一次走近生1)你说呢?
生1:我觉得挺好,因为用了“您”更能表达出对老师的尊敬!
师:说得多好啊!你对课文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表达,你能“修改”课文中的句子,了不起!同学们,请你们也按照自己的理解好好读读这一段吧!
(学生非常兴奋,又很投入地读了起来,有读“你”的,也有读“您”的,但所有的学生都非常投入。)
上述教学片段,教师没有运用时下小组合作、分组讨论等热门教学方法,而是实实在在地从突然突现的问题出发,要求学生在仔细揣度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学生不小心将“你”读成“您”,实际上,那是学生出自内心的对老师尊敬感激之情的真实、自然流露。从“读正确”的角度看,学生确实读错了,生1的及时承认是应采取的做人态度,大部分学生的不认同、尊重事实同样是应采取的求学态度。但不管怎样,伴随着这一“态度”,特别是老师的一句期待性的话语“你说呢”,留给了学生无穷无尽的遐想空间,打开了学生的心灵之门。一种与生命同在的智慧得到了尽情释放,并逐渐融注成生命洪流,演化出令人感动的课堂。这般教学清正淳朴,无矫揉造作,更无故弄玄虚,似重槌敲打,又似春雨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