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从王菘舟的《二泉映月》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品味”
作者:钱明辉 耿夕琴
王菘舟《二泉映月》教学片段:
师:因为阿炳什么也看不见,在他的眼前,除了黑暗,还是黑暗,除了孤独,还是孤独。就在那个中秋之夜,阿炳再一次来到了二泉池畔。孩子们,读课文,把目光聚集到阿炳在二泉池畔的那一个特写镜头上,孩子们,仔细地看,这个时候的阿炳,他正在做些什么,他正在想些什么,把这些话划出来,再用心地读一读。
(学生默读、划句子。)
师:划完了以后,大声地读一读啊。
(学生自由读。)
师:看到什么?从阿炳在二泉池畔的那一个特写镜头中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说出来。
生: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师:好的,你看到了什么,读给大家听。
生:我看到了阿炳在回忆他自己的人生路程。
师:那是怎样的人生旅程啊!
生:那时他非常地……非常地伤心,嗯……也非常地无人倾诉。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小阿炳他……
师:不是小阿炳,已是大阿炳了。
生:他情绪激愤,他在倔强地呐喊着。
师:来,把你们看到的阿炳的特殊镜头读出来。“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读下去。
生齐: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师:谁能把你们刚才读到的长长的三句话,读成一个词?而这个词语最能概括三句话。
生1:我觉得是坎坷。
生2:坎坷。
生3:坎坷。
(师板书:坎坷)
师:一起读——
生:坎坷。
师:再读——
生:坎坷。
师:我觉得这样读,你们肯定读不好,哪怕读一百遍都读不好。因为你们没有体验到阿炳的感触。来,书上找,课文哪些地方写了阿炳的坎坷经历?
生:第三自然段:“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
师:是的。那么长的一句话,写的只有一个词,一起读——
生:坎坷。
生: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
师:是啊。你读的这一句话,写的只有一个词,读——
师生:坎坷。
生: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
师:一个词,读——
生齐:坎坷。
生:“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师:是啊,那就是在音乐当中的——
生:坎坷。
师:真好。还有吗?(停顿片刻)是啊,书上的确没有了,可是,还有许许多多的坎坷,它虽然没有写在书上,却写在我们的心上。闭上眼睛。阿炳生活的时代离我们很远,你可以用你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心灵走进阿炳的那个时代,走进七十年之前阿炳生活的那一刻。好,大家看,大家看,也许,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阿炳出去卖艺,你看,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阿炳?也许,是一个风雨交加的黄昏,阿炳卖艺回来了,拖着沉重的步子回来了,那又是一个怎样的阿炳?也许,阿炳在卖艺的路上,不小心撞翻了一筐水果,于是,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阿炳?也许,就在阿炳自己那间破旧不堪的茅屋里边,又饥又渴,阿炳病倒在床上,你又看到一个怎样的阿炳?也许……还有很多也许……来,睁开眼,睁开眼,把你看到的最真切的那一幅坎坷的画面写下来。
(学生写,教师巡回指导。)
师:好,来,停下手中的笔。是的,阿炳有很多心酸的往事,我们也不可能亲身去体验阿炳那个曾经有过的坎坷,但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们用自己一颗善良的富有同情的心,借着想象的翅膀,可以穿越历史的时空,走进阿炳的那一段生活。
生:阿炳顶着大风雪来到街道的一个小角落里,拉起了二胡,他拉得那样认真,那样专心,但是,没有一个人走过来听,甚至有一个人说阿炳是傻子,但是他们永远也不知道,也不可能体会到阿炳内心的伤痛。
师:孩子,这就是什么?这就是什么?
生:坎坷。
师:你已经用自己的心经历了一回阿炳的坎坷。
生: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阿炳踩着积雪去卖艺,这时的阿炳是多么可怜,又是多么孤单,但是阿炳没有屈服,不停地向前走去。
师:为了生活,为了生机,他只有向前迈去。是啊,这是什么?这是什么?
生:这就是坎坷。
……
师:是啊,你们看到的,你们听到的,你们感到的,全是阿炳的一段坎坷经历。当这些画面一幅一幅地呈现在阿炳面前,“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一起读——
生齐: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四名学生再依次读这句话。)
师:全体女同学,我们一起读,“淅渐地,渐渐地”,读——
师:全体男生,我们一起读,“渐渐地,渐渐地”,读——
师:好的,我们一起读——
师:这样坎坷的经历,怎能不让他深沉地叹息?怎能不让他伤心地哭泣?怎能不让他激愤地倾诉?怎能不让他倔强地呐喊?就这样,《二泉映月》诞生了……
(播放《二泉映月》音乐,全体静听。)
评析:一位教育家说过:“真正的教育是不需要喊怎样教育的口号的。”同样,语文教学中的真正感动是不需要说出“感动”这两个字的。语言的真正内涵是融于文本和人的心灵之间的。王老师让学生领悟到的不仅仅是“概念”这个词,更是让学生形成了文本与心灵的一次撞击。王老师将阿炳的人生极度浓缩,引导学生聚焦“坎坷”二字,使得原本很离散的文本介绍一下子有了一个中心点,接着围绕这个“中心点”让学生进行读文,进行提炼。如果仅仅阅读文本来感受人物那是“纸上谈人”,显得苍白无力,留于表象。王老师引导学生想象走入一个生活中的阿炳,使得阿炳的人生经历在孩子脑中真正走入“坎坷”境地。以此为契机,在孩子的心中真正埋入感情的种子,动笔使得“坎坷”流于笔端。
教学反思:课堂应该是充满“人味”的,只有“人味”的课堂才能真正流淌出“人心”的情感。肖川教授说过:“完美的教学必须具备两个不可或缺的要件,那就是深刻与真诚。”语文课堂只有“深刻”了,才能让文字“流出文本,流进心田”,才能看山似“螺”、看水似“镜”;只有“真诚”了,才能“心灵交流”。这“深刻”与“真诚”便是在课堂师生对文本的“共品”中获得的。“品味”是语文教学的真谛。“品”不仅是“意”,更是“神”;“品”不仅是“原来这样”,更是“为什么会这样”,“这样又会怎么样”。“品味”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又多了一份“思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