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都是多媒体惹的“祸”

作者:莫慧萍 张翼文




   笔者听了一位年轻教师执教的《万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借助于媒体演示来对学生进行“数感”培养过程中出现了缺憾,这当中也反映出了一线老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数与代数”教学中对“数感”培养存在的共性和困惑问题。接下来,笔者就出现的缺憾过程进行一些分析与思考,愿与同仁共探讨。
  片段描述:
  ……
  教师引导学生在经历10个1是10、10个10是100、10个100是1000、10个1000是10000后,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进行数感的培养,老师接着借助于媒体演示如下:
  
  分析与思考:
  “万以内的数”对于孩子来说已经不陌生了,那么如何去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是教学的关键所在。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应该不再是万以内数的读写与组成,而是在于通过引领学生经历由“个”到“群”的过程体验,从而来感受“大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即培养数感。
  片段中可以看出该教师已经比较充分地关注到了学生的亲身体验,在具体的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即过程性目标),也关注了学生的认知结构(认知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学生在媒体的刺激下,自己亲身经历数10个1是10、10个10是100、10个100是1000的过程,学生体验到了由“个”到“群”的过程,应该说学生在媒体的刺激下,自己主动地进行动眼、动口的实践活动,在参与的进程中不断内化“大数1000”这个“群”多少的感觉(这也是一种默会知识),在脑子中已经比较清晰地建立了“大数100和1000”感觉的表象,这就是在具体环境下对数多少的一种感觉(即数感)。可是接着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感受“大数10000”,帮助建立“10000”这个“大数群”多少的表象,教师还是利用媒体1个1000、2个1000、3个1000……演示,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媒体的刺激下进一步感受数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10000”这个“大数群”多少的感受。可是,由于屏幕上难以完整地集中10个1000的立方体(即帮助学生建立1000这个“大数群”的模型)。教师只好缩小每个“1000”这个“群”(如片段中所表示的样子),这里学生虽然能感觉到10个1000是10000,但更重要的一点是对“10000”这个“大数群”的感受就立即被削弱了,学生的视觉在媒体这个载体的刺激下,一定程度上将破坏他原来建立起“1000”这个大数“群”的表象,学生内心深处一定会很纳闷:“刚才‘1000’是那么多(大)的一‘群’,现在怎么每个1000变成这么少(小)了?”其实心理学也表明:刺激物强度越大,物体留在脑子中的表象就越深刻。自然地学生对“10000”这个“大数群”的感受效果就自然下降了,也可以说对“10000”这个“大数‘群’”的感受(即数感)是没什么效果的。在此媒体没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而是“适得其反”的效果。该片段是否可以这样来处理:还是利用媒体进行演示,采取利用“原1000这个大数群”分10次出现在屏幕上,学生跟着数,直到10个1000是10000之后,紧接着就让学生想象10个1000在一起组成“10000这个大数群”的样子,这当中学生就有思索的时间和空间,脑子里就比较容易内化或顿悟“10000这个大数群”的数学表象,使数感培养真正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到位。
  因此,也让我们明白:“课堂无小事,小事牵动大过程”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尤其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虽然我们应该倡导“大气”的课堂,不要太过于纠缠课堂的“小细节”,但是我们也不容忽视:有时一个细节处理不妥将会出现课堂教学效果“前功尽弃”的尴尬局面。
  责任编辑:李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