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让“三字经”植根孩子心田
作者:徐霞锋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尝试结合《三字经》对学生进行品行培养,具体步骤如下。
一、 激发兴趣
兴趣是成功的开始与不竭动力。这是我从教20年的一贯理念,所以,无论我要实施什么教育教学实践,总是从激发孩子的兴趣入手。
1.故事激趣
故事的魅力无与伦比,孩子最易接受的就是故事。向孩子们介绍《三字经》之前,我先讲述了《乞丐与状元》这一经典故事。在孩子们还沉浸在故事情节中时,我告诉大家,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十二个字——“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十二个字就是《三字经》的开始。此时,孩子们已经被《三字经》所吸引。由于有几个孩子已买了书,因此在课堂上又是背诵,又是补充故事,我便对他们进行了大力表扬,其他孩子们都想看《三字经》。一下课,孩子们都围在已有《三字经》的几个孩子的身边争相借阅。
2.比赛续趣
“三字经大王”是我班孩子自封的“最向往的荣誉称号”,第一次比赛在故事激趣一周后进行,评出第一个“三字经大王”,将奖状、喜报存放于“成长袋”,而后,其他孩子可随时公开挑战,挑战成功,便成为第二个、第三个“三字经大王”。孩子们都好胜心强,因此积极性特别高。
二、 家校同步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只有家校同步,合作共进,才会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为此,我利用校训通、电话、家校联系本、家访、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取得家长的支持与协助,并教给家长恰当的方法,引导孩子和家长满怀激情地读、背、讲“三字经”。
1.给家长支几招
(1)循序渐进无负担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不要太在意儿童背诵的成绩与成果,要做到没有痛苦。
刚开始每天先两句两句读,慢慢发展到一行两行读,也许一年后一次可读三行,两年后一次可读半页,如此慢慢增加。由于每个孩子的能力与接受程度都不一样,因此只能鼓励,不能太勉强。但有一点很重要,不论是起初的“两句”,或是到后来的一次“半页”,一定要请孩子背背看,背出来才算数,会背了可以奖励。儿童读经很容易获得成就感,可以借此树立自信心。
(2)边听边玩进步快
可以让孩子边玩耍边听磁带,反复听一小段后尝试背诵;也可以由大人带读,大人念一句,孩子跟着念几遍;还可以让孩子自己录音,听自己的声音,甚至可以珍藏录音。
(3)自己比比添快乐
家长只管教,不期待,不拿别人来和孩子作比较,让孩子跟他自己比,只要每日都进步,便会收获快乐。
读经时,千万不要阻挠孩子的学习兴致,要不断告诉孩子,不会念没有关系,念错了也没关系,但是不专注就要受罚。要养成良好的品格,养成阅读时精神专注的习惯。做不到要受罚,不要让孩子因为读错经书受罚,只要这一次比上一次好,今天比昨天进步都有奖。奖是给孩子一颗星星,罚是还家长一颗星星,每累计到五十颗星星,可以颁发奖状一张,奖品一份。这样,孩子都非常珍惜他们辛苦得来的星星。为了获得更多的星星,孩子读起来会更起劲。
(4)习惯养成要督促
家长要让孩子早睡早起,保持正常的生活起居,最重要的是关掉家里的电视及计算机,把玩具打包收起来,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2.与家长真心交流
与家长的交流一定要毫无私心,为他们的孩子着想,并且注意家长的不同职业、文化层次、个性等。只要你怀着真诚无私的心,沟通就会畅通无阻。
三、 恰当运用,灵活创新
学是为了运用,光学不用,学起来就会越来越没劲,所以,在孩子们有了一定的积累后,我总是在课堂上、课间谈话时,不断引用三字经,或编一些三字经,然后引导孩子们也恰当运用,灵活编写,还大力表扬能运用编创的孩子。如健健看到爸爸在玩电脑游戏,妈妈叫爸爸不要玩了,爸爸却充耳不闻时,就大声“训斥”爸爸:“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他父母都被他逗笑了。我在班里表扬了健健,于是,看到有人贪玩,孩子们就会脱口而出“幼不学,老何为?”看到有人吵闹,会来一句“亲师友,习礼仪”,有的还会编上一句“好学生,有礼貌”。学习了《识字二》中的新编三字经后,孩子们劲头更大了,回家的自觉作业时间几乎都用在了编三字经上……
佳怡小朋友,上学期经常不做作业,老是需要家访或请家长来学校。这学期明显进步了,作业虽有时要催一下,但总能认真完成,而且,我一催,她就觉得难为情。那天中午,她主动与我来谈天了,神秘地拿出自己的练字本,说:“徐老师,我的字写得好吗?”“哇 ,这些字进步得真快!你一直在练字?”我由衷地赞美。她点点头,又告诉我:“徐老师,我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了,《三字经》上说,人不学,不如物,爸爸告诉我,人不学,不如猪!我现在也这么觉得,人不学,真的不如猪!”……
以《三字经》为引领,孩子们对古诗、谚语、《千字文》、《百家姓》等都感兴趣了,孩子们虽只读一年级,但已逐渐学会了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我约束,互相提醒,小朋友正逐渐成为知书达理的下一代。
以《三字经》为引领,弘扬中华文化,提倡伦理道德,完全可以协助教师家长培养孩子的道德,开启孩子的智慧,让孩子们求取人生真正之幸福,进而肩负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