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读图时代:我们教孩子怎么阅读

作者:胡根林




   有人把1839年看作是“读图时代”的开始,因为这一年,人类发明了照相机。正是摄影技术的使用,图片开始迅速泛滥——先是一次性成像图片,接着是湿版翻印出来的图片和以后的彩色图片。但图片通俗化只是极大地扩张了人类的视觉世界,改变了古典时代对图的认识,使图片本身获得了独立。
  今天,读图时代真正来临了。其标志有二:一是影视业的空前繁荣,一是卡通画的泛滥成灾。当视觉世界正日益成为与文字世界相抗衡的重要的存在,作为家长或老师,我们该教孩子怎么阅读呢?
  
  阅读取向:图文并读
  
  图片与文字之争是读图时代最敏感的话题之一。到底是读图好还是读文好?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童话大王”郑渊洁认为“读图”弱化了青少年的想象力,“还是应该鼓励青少年回归文字阅读,没什么图画,孩子们才容易从文字想象背后的东西”。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王一方指出:“图像是人类表达最初思维的方式。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如果不积极地从图像阅读转型到抽象的文字阅读,孩子的思维和心灵很难进入到更高的境界。迷恋动漫,无法完成儿童向青少年过渡时的知识积累和性格培养。”
  他们的话不无道理。但是,我们永远无法忘怀自己童年时如醉如痴迷恋《三国演义》、《西游记》、《铁道游击队》之类小人书的记忆,这些小人书还是不少画家童年时代培养绘画兴趣的启蒙课本呢。同时我们知道,我们的祖先起初是用图画来记事的,近年来还有学者坚信,就激发智慧而言,使用象形文字优于使用字母文字;惠普公司通过科学分析也表明,人们对图形的记忆超过文字。更重要的一点是,儿童心理学表明,图像把握是儿童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
  其实,在读图时代,读图好还是读文好的问题根本上是个伪问题。因为,在孩子的生活世界里,到处都是图片,各种课本,儿童读物,媒体上的大照片、大图片,FLASH都对孩子充满诱惑,想要孩子不读图是不可能的事。作为家长或老师,关键是在阅读指导时努力防止孩子因偏于读图而忽视了读文。
  通常的做法是:低龄阶段以读图为主,随年龄增长,逐渐以读文为主;读图时,通过指图说话,看图编故事促进孩子的文字表述能力;读文时,以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照片、栩栩如生的插图和如临其境的画面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通过给图片配文,给文字配图等方式平衡孩子图文阅读的量。
  阅读目的:娱乐、传承并重
  阅读向来有两个目的,或是休闲娱乐,或是文化传承。从读文时代进入读图时代,图文书成了最流行的图书版式。许多图片从平面上再现三维效果、再现视觉真实场景到现在的平面化、表面化和卡通化,从光学的原理演变成与数字化方式相结合,使得孩子读图变得轻而易举。其次,现在大量涌进中国的日本、中国港台与美国的卡通,大都游戏性、娱乐性很强。有人就此认为,图文书对孩子而言只是一种快餐文化。这话没什么道理。
  因为图文书除了一部分确实具有纯粹的娱乐功能外,大量的包含丰富的教育意义,具有文化传承的价值。如蔡志忠把《三国志》等都改编成漫画,甚至唐诗、《论语》等都以漫画形式出现,漫画的文化内涵增加了。另外,朱德庸、几米的漫画除幽默有趣之外,也都有着比较丰富的文化内涵,构图也美,喜欢漫画书的孩子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亲近传统文化。
  
  阅读内容:重视经典阅读
  
  读文时代,我们强调经典阅读。在读图时代,我们仍然要重视这一点。当代作家余华回忆自己的阅读经历时,曾谈到对经典名著的认识:“经典作品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我想就像父亲的经历对于儿子,母亲的经历对于女儿一样……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别人的故事丰富了自己的经历。”的确是这样,每一次经典阅读都会使我们本来狭窄和贫乏的人生变得宽广和丰富,都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变得无限充盈,富有活力。
  经典名著是有史以来人类文明成果的高度浓缩,奠定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指引着时代的精神风向,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经典,可以快捷又深刻地领略到文化巨擘们思想的精华。经典的影响潜移默化,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阅读经典能使人获得更细腻、深刻而持久的感悟,沉淀在个人的行为举止中,成为一个人思想底层最深沉的基质。人文素养乃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基础,从名著中吸取养分,寻求大智慧,是孩子提升文化素养的重要方式。
  经典阅读需要家长或老师的积极配合与引导。首先,我们应当对儿童读物市场有一定了解,这是选择经典作品的基础。在和孩子一起阅读或逛书店购书过程中,我们应当有意识地去了解各种儿童读物信息,有条件的可以向专家咨询这方面的情况。其次,重视激发孩子阅读兴趣。有些经典名著或前沿性作品,可能一时引不起孩子的阅读兴趣,但它们的确对孩子很有帮助,这时,我们就要想方设法在引发阅读兴趣上下功夫。如:向孩子讲清作品的价值意义,朗读作品中的精彩片断,整体或部分地评价作品等。还有,对孩子进行阅读指导。根据作品的情况和孩子的实际,有选择有重点地给孩子讲讲写作背景、作者情况、作品中的疑难问题、阅读时应注意的问题、阅读时可运用的方法等。
  
  阅读能力:图文并举
  
  在读文时代,人们交流和沟通的主要媒介是语言文字符号,读文能力是阅读能力的全部。但随着读图时代到来,各种传播媒体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电视图像已经成了当代支配性的传媒形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不仅可以凭借语言符号,也可以凭借视觉符号。视觉语言的地位逐渐凸显出来,读图能力成了阅读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
  在新西兰,1994年政府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就把视觉语言作为一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它着重培养视像能力和发布能力。视像能力是图文认知、理解、阐述、比较和评价的能力;发布能力是指运用图文技术手段叙述,表达,沟通信息、思想观点的能力。其能力等级共有八级。以二级视像能力和发布能力的学习目标为例。视像能力的学习目标:理解含意和观点,识别和描述口语和视觉因素;发布能力的学习目标:凭借图案设计、演艺、电视录像、照片等手段,运用口语和视觉因素沟通思想和事件。通过学习,最终目的是学生能亲自规划和制作电视录像、广告或班级电子报纸等。
  加拿大安大略省也注意到与高科技媒体(电影、电视和网络)相关的能力对学生的重要性,强调发展媒体沟通能力。媒体沟通能力并不是一项单一的能力,而是把传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综合起来,是读图时代的读图能力。它也分八级。仍以二级能力为例。学习目标:观看、阅读、聆听含有简单资讯或实际信息的媒体制品,并叙述从中学到什么;制作一些简单的媒体制品。能力指标:通过观看、阅读、聆听媒体制品获取信息,完成指定的任务,(如观看电视中或者阅读报纸上的天气报告);区分电视上或广播中的广告和节目,区分杂志或者报纸上的广告和文章;区分不同的科学技术(如电视、广播、网络等);制作一些简单的媒体制品(为某个玩具设计一个广告)。
  从上面两个例子看到,国外在读图时代,不仅重视培养能阅读、解释和说明媒体制品中所包含信息内容的能力,即读图能力,还培养通过制作简单的媒体制品表达思想观点的能力,即制图能力。对于读图能力和制图能力,这方面的研究在我国刚刚起步。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孩子也会具备这些读图时代的新能力。
  
  阅读方式:从有指导阅读走向自主阅读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里克森的一项研究表明:“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养成主动性和独立性。而对于培养性格,只靠说教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有效达到塑造性格的目的。”“阅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我国著名幼教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陈会昌教授也指出,“阅读能有效培养儿童自主性格,这些影响将有可能伴随儿童一生”。在读图时代,我们必须以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针对影响儿童早期阅读的关键因素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技巧,通过一个长期的有步骤的引导过程,使孩子喜欢阅读、愿意阅读,并能自主地进行真正的阅读。
  通过阅读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在阅读方式上必须逐步放手,从有指导阅读走向其自主阅读。这里,我们请注意:有指导阅读绝不是指令性阅读,明确规定孩子什么能读,什么不能读。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对于当今青少年的阅读世界里充斥着的漫画书忧心忡忡,把正在阅读市场上泛滥的日本、韩国的卡通漫画视为“洪水猛兽”,告诫孩子们远离那些肤浅的“刺激品”。可是我们如果瞪大了眼睛,就会发现,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孩子们对这类图书的兴趣并没有因大人的“劝告”而被抑制住,反而蔓延到更深更广的角落。有一位国外的儿童文学评论家,说过一句非常耐人寻味的话:“但凡被大人们批评的作品,就是被孩子们喜爱的作品。”这就像我们反复告诫孩子,“麦当劳”的快餐食品既谈不上可口,也谈不上营养丰富,千万别吃那些“垃圾食品”,应该多吃家长精心烹饪的营养餐。但当你准备给孩子一个奖励并征询意见时,孩子们往往说:“我要吃麦当劳!”孩子们的阅读世界常常遇到类似的尴尬。
  有指导阅读应当以交流协商为主,在和孩子的共同阅读中帮助其提高鉴别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因为透过共读,才能了解孩子的阅读喜好,这对从旁协助他们选择书籍有很大的帮助。每个孩子的喜好不同,几乎没有一本书适合所有的读者,所以阅读是一个有趣的尝试过程。
  对一个成熟的阅读者而言,自主阅读是个重要标志。孩子的自主阅读首先表现在有根据兴趣自主选择读物的权利。请给孩子自己选书的机会,也和他讨论他所读和所选的书,一位成熟的读者是可以自己选书的,但在这之前,大人可以帮助提供多样的阅读观点,免得孩子胃口太偏了,或是错过了许多值得阅读的好书。自主阅读还表现在根据自身特点安排阅读进度的能力;有与读物适合的阅读方法;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