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失衡与矫正

作者:陆启威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学手段和方法也不断趋于丰富和艺术化,师生关系走上了前所未有的民主与和谐,这些都是新课改的可喜成绩。但是,我们在欣慰之余也不能不关注一些随之而来的负面问题,单就教师自身发展来看,明显存在失衡现象,一些教师步入了发展误区,严重制约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一、重教学技法的磨炼,轻专业知识的研修和拓展
  
  众所周知,教师的发展既包括教学技能的提高,又包括专业知识的拓展和完善,二者合一才能塑成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然而,纵观当前的教师发展,不论是参与专业培训,还是教师自我锤炼,其关注点大都仅限于技术层面上的内容,即在教学技巧及方法上下工夫。当然,对一节课或一篇课文而言,学生的领悟程度如何,兴趣有多高,体验有多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运用,当教师以切合学生心理的呈现方式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时,必然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但是教育仅有娴熟的教学技法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这才是教育教学的根本。纵然教学设计再精巧,花样再多,手段再灵活,但是如果知识底蕴不足必然使一些问题的认识出现遗漏甚至盲点。常有一些教师拿到教材后对其中的内容拿不准,吃不透,就连一些简单的概念都分不清,怎么引领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知识的准确性都吃不准,又何谈精到而巧妙的技法呢?如小学科学《摩擦力的秘密》一课,对于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这一知识点,表面看来很容易,但是若在这个层面上深究就有很多隐性资源尚需老师开发了。拿橡皮和木块来说,即使一样的光滑程度但相比之下橡皮的摩擦力要大得多。砂纸虽然比毛巾光滑,但和相同物体摩擦时,毛巾的摩擦力反而小得多……这些都需要科学教师具有深厚的知识基础和敏锐的思维视角,否则无法触及到问题的本质,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重教材的使用,轻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近几年来,老师们在学科教学上一直奉行着“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教学理念。这对于变革前几年的教育教学方式很有帮助,对新课程改革也产生过积极的影响。相对于传统的教教材,用教材教完全是把教材作为服务的手段,即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完全可以依据学生的认知需求灵活处理教学的重难点,或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的编排和组织。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促进学生更好发展。但是,现在看来,用教材教在教师自我创造和发挥上仍有一定的束缚和局限。教师虽有自主灵活的教学规划和处理,但教学设计的内容仍限于教材上,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很少进行拓展和延伸,致使学生的学习和研究不够丰满和深入。为此,教师的教学不能满足于用教材教,要实现从用教材教到用教材资源教的转变,善于突破教材本身,广泛开掘相关内容的教学资源,力求以众多鲜活生动的素材给学生以丰富的认知体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尤其是科学课,它属于边缘学科,知识体系庞杂,内容丰富,教师理当广泛涉猎相关信息资源,去充盈科学课堂,丰厚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现行的科学教材版本多,出炉快,有的教材一个学期就来个大变脸。同一内容前后版本说法不一,科学性仍需继续考究,这就更需要教师突破教材,借助网络及其他媒体观照教材内容,力求给学生传递科学有趣、鲜活生动的知识。纵然有的教材多年不变,但生活却飞速发展,几年后教材内容陈旧,知识落伍,必须与时俱进开发富有时代气息的教育教学资源,才能贴近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心里,促进学生发展。这些都需要教师努力去做。
  
  三、重教学模式的建构,轻教学个性的凸显和培养
  
  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科界都以主体性教学为核心,精心打磨课堂教学。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梳理,每门学科业已形成了普遍认同的主体性教学模式。每节课应该确立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通过哪些手段来达成目标,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需要走哪几个步骤和环节,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每一学科的课堂教学都有一个潜在的运行模式和规则。如科学课上,首先设置情境引出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对问题的结果作出推测,接着学生研讨确定实验方案,随即实验验证推测,实验结束由学生汇报并作总结,最后就是对本课的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有的学校和地区把科学教室分为学习室和实验室,研讨与实验分开来做,实验和研讨互不干扰。这种教学模式是在长期的教学磨炼中形成的,在一定时期发挥着特有的功效,它曾引领一些科学教师尤其是年青的科学教师迅速成长起来。但其不利的一面是束缚了教师的个性发展。教师举手投足都要向模式靠拢,不敢或不便越雷池半步,一段时期来使教学单一僵化,缺乏应有的灵气和鲜活。其实,教师最恒久的魅力是有一个鲜明的教学个性和风格,失去了个性也就失去了自身的优势和发展。前年,在杭州举行的全国科学教育年会上,笔者听了十几节全国各省市选送的汇报课,能让自己为之一震的亮点确实微乎其微。这些课几乎同出一辙,像是圈好的套路,一个样板,说不出是好是差。原因显而易见,这些课因粘染太多的模式而丧失了个性,也就暗淡了许多。个性是一个人最鲜明的特征,是最能打动别人的地方。正是教师独特而鲜明的个性才使得我们的教学多姿多彩,生机盎然,显得越发的生动和富有情趣。为此,教师在学习和领会教学模式的同时,千万别失去自我丢了个性,而应以教育的思想和精髓去丰盈自身的教学个性,凸显特长和优势,形成自身鲜明的教学气度和风格。
  四、重外在的渲染和热闹,轻内在的生成和实效
  新课程标准倡导主体性教学和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追求师生互动的有价值的教学。但一些老师却只把着眼点放在课堂氛围的营造上,而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有效价值。甚至有的老师错误地理解为只要让学生“动”起来,就达到了教学目的,就算得上一节上乘的课。同时,一些教研单位的引导也存在着这样的误区,大多关注师生的互动和火爆场面,而忽视知识价值的深层引领和情感的深度体验。若问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什么,除了表面的热闹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些热闹的课堂,其间所触及的问题大多非常浅显,根本不值得老师变着法子拐弯抹角地引导。常听一些帮助磨课的老师在提建议时说:“把难度降低些,再降低些。”言外之意就是把一些较难的内容删去,以防止课堂上出现冷场的局面,力求以“火爆”的互动场面给评委们造成主体性教学声势。殊不知这是折腾孩子,浪费孩子的生命资源。其实,新课程并不回避“冷场”,相反,在一定的情况下还必须营造一个“静”的氛围,让学生冷静深思,默默求索,方能出其成效。一个问题刚抛出来,几十个学生便纷纷举手答个满堂彩,试问这样的问题本身于学生能有多大的价值?不在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学生的思维能真正参与其中吗?这些问题能引起学生多大的心理触动和感应?这些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科学课的最大特点是切合学生的“动态”心理和“猎奇”心态,很受学生的喜爱。但由于科学教师的自身素质或认识上的偏颇,使得一些科学课没有做深做透,仅悬于表面。去年听了一节全市四年级的科学展示课《声音的产生》,课堂气氛非常好,学生的“动态”热情一浪高过一浪,但是待到临近下课时,老师想以问题作结,于是问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很明显老师想让学生道出本课研究的核心: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学生竟没有一个答到点子上的。一节课都在研究和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到下课时学生还依然模糊,在痛心与悲哀之余不能不让人警醒。
  
  五、重“权威”的追随和仿效,轻自我的超越和引领
  
  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不断地加强自身培训和相互间的切磋学习,但是参与培训和学习并不是天马行空无目的无主见地跟风跑,更不能一味地跟在别人的后面趋之若鹜,照搬照抄。否则只会永远处在被动依赖的消极状态,成为永远的追随者,不会有独特的思想和建树,更不可能成长为新课程的有力实践者和探索者。
  其实,教师的发展关键还是靠自己,一线教师的最好老师就是自己,相信自己永远是引领教育发展的第一人。一线教师有着他人无可比拟的教育资源,最有资本也最有能力成长为最优秀的教育家。但是,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正视自身价值,在抬头仰望他人、学习和汲纳他人的新思想新理念的同时,需要有站在巨人肩上的勇气和胆识,要能够审时度势,盘点和反思教育,善于发掘自身潜力,躬身实践,大胆尝试,积极求索,勇于创新,在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中超越自我、超越现有的教育法则和定论,不断地把自己推向新课程的前沿和领衔地位,引领时代教育的发展,这才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成长的目标和自我发展的方向,也是国家新课程培训的终极目标和最大期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的,不只是引领教师发展,更在于把教师推向教改的最前沿,让教师自我引领,自我发展,成长为国家和社会信任的优秀教育群体。作为一线的科学教师,更应该持有敏锐的教育视角,坚守真理,坚信事实,不迷信权威,不迷信已有的定论,更不迷信教材,要时刻以审视的态度和批判的眼光对待所面临的一切,要胸怀大志,敢于冲破陈规陋习,勇立潮头,追求卓越,争当教改前沿的急先锋和领路人,不断铸就新时期教育的精彩和精彩的教育人生。
  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胸怀大教育观,敢于正视和走出发展误区,塑就扎实的教育功底和稳健的教学风格,推动教育和自身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