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梅花》教学案例
作者:潘照团
三年级上册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案例主题]
简简单单教一首诗,轻轻松松学一首诗,实实在在悟一首诗。在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中,进行生活与诗歌的交互,以生活经验解读古诗,在解读古诗中提升生活品位,从而有效推进学习进程。
[立案背景]
古诗教学模式众多,常见的有五步法:①解诗题②知诗人③明诗意④悟诗情⑤拓诗境。程序清楚,教路明快,效果突出。但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多种格局,多样模式,才能孕育教学多元之果。同时现在又是个性化的社会,它强调尊重个体,在学习中就要尊重学习者的感受,从他们的已有经验(包括生活与学习)入手,引导他们寻找不同的学习切入口。在这种开放的学习机制下,学习并不是一种跟从,也不是一种压抑,而是生活,是站在生活基石上跳一跳摘取由生活洗礼过的硕果,并跃上新的生活基石,感受新的生活。古诗虽然有些诗境是远离现实尘世烟云的,是当代小学生难于直接用第一生活经验对话的,但现存的古诗中也不乏“千古一唱”、“妇孺皆知”的生活诗歌,如:《梅花》、《咏鹅》、《咏柳》、《古朗月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诗人都是有感于生活而发,这就向我们提供了生活与诗歌对话的可能,教师引领学生以自身的生活经验解读诗文,可能会有零敲碎打之感,有时甚至磕磕碰碰,没有常见教学模式来得痛快。但这种“痛快”,可能成分更多的是“成人的痛快”,如果我们随“波”逐流——随着学生的生活体验去学习,可能会多几分“自然的痛快”。错落有致、混沌初开,不也是小学诗歌教学的另一种境界吗?
[教学框架]
融“谈梅事、会梅意、诵梅诗、话梅趣、悟梅性、结梅友”为一体。
[案例实录]
一、写梅诗,谈梅事
1.指名默写,自主背诵。
[考虑到现在的学生大多在学龄前就能诵读一些比较简单的古诗文,我不再绕弯子,而是直切文本,让学生尝试默写,自主背诵。既可让学生展示自己,激起其兴致,又可发现问题,相机指导。]
2.教师范写,学生齐读。
[学生把“凌”写成“林”,我要求学生齐背我写,要注意生字的写法,这样既解决了易写错的字,又引领学生再读诗文。]
3.追忆生活,谈论梅事。
(请生读题后。)
师:你们在生活中见过梅花吗?谁来说说?
生1:我知道它是白色的。
生2:它先开花后长叶。
生3:它在冬季开花。
生4:它香味很浓。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通过对话提炼出生活原型,为钻研文本提供了一个对照蓝本。]
二、会梅意,话梅趣
师:大家真是见多识广,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诗歌,看看你们所知道的在诗中能不能找到?学生轻声自由读诗文。
生:我从“遥知不是雪”,找到了它的颜色是白色。
师:这里我没有见到一个“白”字,你别逗我。
生1:老师,雪不是白色的吗?
生2:我有补充,“遥”是远远的意思,这么远差点让诗人把梅花当做了雪,这说明它非常白。
师:你们俩真是最佳拍档,你们俩合作一下,其他同桌同学也互相讨论一下,说说“遥知不是雪”是什么意思?(学生解释意思)
师:从诗中你还找到了什么?(学生再读诗文)
生:我从“暗香”一词读到了梅花有一股淡淡的香味。
师:真会发现!暗香是淡淡的香味,那“暗”的意思就是——(生:淡淡的)。这两句诗让我们看到了色彩,闻到了香味,我们一起来读读。(生齐读)
师:同桌合作诵读这两句诗,看看还有什么新发现?(生自由读)
生:老师,我知道作者为什么远远就能知道是梅花不是雪,是因为作者闻到一股淡淡的香味。
师:很好,你真会学习,大家听出他的话里哪个词语是指“为”的意思?
生:因为。
师:谁又能把这位同学讲的话改动一下,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生讲意思)
师:在这诗人是先交代什么,再交代什么?
生:先说看到的再说原因。(指导用“……是因为……”说话)
[诗意源于学生的感言,重在引导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有意培养学生及时捕捉学习伙伴的信息,即兴重组、再现的能力。]
师:生活中你闻过梅花的香味吗?
生:有,非常浓,远远就能闻到。
师:那诗里写的是暗香,难道错了?(生展开讨论)
师:这正如宋代诗人卢梅坡所言: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生齐读)
[学生各抒己见,观点是非常明显的两个对立面:非淡即浓,还有一部分学生不置可否,马上分组展开辩论,在辩论中明确实际上是浓,因为诗人远远就能闻到,进一步理解了“遥”的意思。同时激烈的讨论也在“课点”上渲染了学习氛围,激化了学习热情,活跃了创造性思维。]
师:还有什么发现?
生1:我找到了梅花开在冬天里,因为“凌寒独自开”。
生2:我从这句读出了梅花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这么寒冷的天气里能独自开放。
生3:我还读出了勇敢,这么寒冷的天气,别的花都不敢开放,只有它不怕严寒。(指名读,读出勇敢与顽强)
师:从刚才两位同学的话中,我们似乎理解了“独自开”是独自开放的意思,也知道天气很冷,就“凌”字的意思有点模糊?
生:是“不怕”。
师:是有这么点意思,但你的解释并不能完全说明它勇敢,能再想想吗?
(生一时难以确切定义,师以填空:()雨行军、()火救人。领会“冒”与“顶”。)
师:你还从哪儿读出梅花的其他特点?
生1:它很孤僻,常在墙角开放。
生2:它很寂寞、孤单,不但没其他花陪它一起开放,而且连自己的伙伴也很少,只有几枝。
师:像它这种顽强、勇敢的花,用“孤僻”形容恰当吗?(学生思考,师引导得出“清高”一词。)
朗诵诗歌,交流诗意。
[小学低段的古诗大多在文辞上以浅显易懂为主,学生能自主感悟比较接近自身认识的语言,让学生自主讨论发现,鼓励学生表达自我看法,可在轻松对话中不知不觉地内化了古今异译或较难理解的语言,而这一切都得之于尊重学生的原认知。]
三、悟梅性,结梅友
师(出示文中插图):在这不起眼的墙角,数量少得可怜的几枝梅花,迎着寒霜飞雪独自开放,你想说什么?(引导学生赞美梅花)
师(介绍诗人王安石境况):又想说什么?(由花及人,感悟人之品性)
师:因为梅花的洁白,又因为梅花开在百花俱谢的严冬季节,自古有人把它和“竹”、“松”并称“岁寒三友”,课后找出有关诗歌读读,看看好朋友之间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低段孩童读诗不求甚解,对诗境体验更忌成人抛给,给他们读一读,说一说,品一品,混沌初开当可,感悟语言还大有反刍的机会。]
[案例反思]
要使学生在教学中生活得有意义,一个基本的措施就是把学生自己现实的生活经验、生活经历和生活方式与人类或种族的生活经验等联系起来,以引起学生对生活和人生等本体问题的理解、感悟、体验,并在交往和实践活动中,反省个体现实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去建构自我人格和可能生活。[1]它涉及到学生生活的重现、印证与提升。
一、在对话中重现生活
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以谈话形式勾起学生对生活原型的回忆。“你们在生活中见过梅花吗?”话题一出,马上激起学生谈话的冲动。学生的语言虽然简单,但却直击要害,在这我们只要学生表明自己见过梅花与否,他们无须刻意修饰雕琢。最原始的生活经验,倾吐者是最自然的。由于对话轻松,贴近学生学习心理,话题来自生活,学生皆能可知可感。
二、在对话中印证生活
如果说学生所谈及的是生活原型,那么我们亦可说诗人所写的是一种生活模型。我们要通过对话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原型与模型的对照,让已知与先觉在跨时空对话,在学习时学生大都有这样的好奇心,古今的梅花一样吗?诗人与我的认识一样吗?他们急于想在诗中探个究竟,这不正是我们教学最想得到的吗?就如我在课上问了这么几个问题:1.大家真是见多识广,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诗歌,看看你们所知道的在诗中能不能找到?2.从诗中你还找到了什么?3.你还从哪儿读出梅花的其他特点?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文本经验进行对照,主动求知,新课程中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感悟、体验,在这皆浓缩于一个词——印证。
三、在对话中提升生活
要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不是先觉告知,也不拘于对照认知,它必须给学生感受到过程履历的快乐,感受到获得成功的愉悦,感受到充实自我的兴奋,我想这种学习才是真学习、真生活、真生命。课上我力图在对话中从四个方面让学生默化着新课程三维目标的交互生成:
履历过程——解诗的过程是伴随着师生之间的对话,由学生自主感悟的。
丰满情感——学生原先对诗歌的情感大多仅限在对梅花外显形式的喜好,通过对话,学生对梅花的情感已由表及内,开始被梅花的精神内涵所震撼。
拓展认识——学生的认识在对话中得以拓展,梅花不仅是一朵花,而是一种精神,一种品格,一种气节。
积淀文化——简简单单的梅花却能以诗歌凝练的语言道出它的全部,包括原先不为学生所了解的,这就是文化。由梅想到竹与松,由物及人,这也是文化。这些在学生与教师及文本的对话中得到积淀。
参考文献
[1] 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武汉?押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