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

作者:陈玉林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苏教版第九册的课文,文章记叙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激励学生从小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通过探寻法布尔成功的秘密这一过程,感受他对昆虫世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明白这才是他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原因。具体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通过语言文字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二是在品味语言文字时,入乎其中,出乎其外,受到法布尔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精神的感染;三是深入体会他成功的秘密——他对昆虫世界、对科学执着的热爱,激发学生对法布尔的崇敬之情。
  
  教学流程
  
  一、概括文意,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同学们已经被文中主人公痴迷于昆虫研究的精神吸引了,那么,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将长课文读短也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
  [点评:阅读课文,整体把握,概括主要内容,这是高年级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引导学生概括文意,学生能根据文章重点段落或各段要点进行概括,并在阅读中运用这种方法,提高概括能力。]
  
  二、指导品读,体悟情味
  1.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把握了,谁能快速地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2.提出自读要求:(1)认真默读课文,画出法布尔对昆虫着迷的语句;(2)用心读一读画出的语句,仔细体会体会。
  [点评:品读是阅读教学中学习语言、体悟情蕴的最有效方法。引导学生品读找中心句,画出法布尔对昆虫着迷的语句,既体现了对教材的创造性理解和处理,又让学生学到读懂课文,捕捉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3.品读第三节。
  (1)同学们,你们读懂了法布尔的心了吗?让我们走进法布尔的心灵世界。出示填空:在法布尔的心中,这是一只_____ 的纺织娘。
  (2)朗读课文,体悟喜爱之情。(突出“全身翠绿,触角细长”、“那只”、“会唱歌的虫子”等词语,并想象三天以来法布尔日思夜想、寻寻觅觅寻找这位歌唱家的情景。)
  [点评:“要读懂人物,就要看到人物的心灵美。”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走进法布尔的心灵世界,读出自己的思考,读出自己的独特理解,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真正目的。]
  4.品读第4节。
  (1)体味文字:在法布尔的心中,这是一个_____ 的池塘。
  (2)读第四小节,注意加横线的词语或标点:八九岁的时候,父亲叫他去放鸭子。他把鸭子赶进池塘以后,就去水边逮蝴蝶,捉甲虫,或是蹲下来静静地观察奇妙的水底世界:漂亮的螺壳、来回穿梭的游鱼、五彩缤纷的蠕虫……
  [点评:写文章,“用好动词和形容词能使所写的人物和事物活起来”,读文章引导学生品味作者精心选用的这些动词和形容词,就能深切地体会人物心声,领略作者情感,感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当。]
  5.品读5~10节。
  (1)学生重点汇报5、9、10三小节,具体体现了法布尔对昆虫着迷的情景。请学生把下面三句话连起来,想想括号里的词语从不同的角度读可以换成哪些?细细体会。
  法布尔(高兴极了)。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
  以后每次放鸭,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拣那些“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
  (2)小结:会读书的同学一定会发现,第一句讲装小昆虫,第二句讲扔小昆虫,第三句讲又装小昆虫,我们体会到,法布尔不仅对小虫子非常着迷,而且还十分迷恋。(板书:迷恋。)那些小虫子好像一个个精灵,仿佛有一股巨大的魔力使法布尔陶醉在昆虫的世界里,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的状态。
  [点评: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换词,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感悟词句的意蕴,同时也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读出自己的理解与个性,让学生步入法布尔痴迷于昆虫、潜心于科学研究的天地,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萌发爱科学的思想。]
  
  三、适度拓展,加深体悟
  
  1.出示资料。法布尔对昆虫已非常痴迷,你们通过查阅的资料知道了法布尔痴迷地研究昆虫的情景吗?资料那么多,如何为我们所用?老师以此作为例子。下面来交流有关资料。
  法布尔刻苦地研究昆虫,几十年如一日。他无论在花园里散步,还是走访亲友,总要东顾西盼,注意昆虫的活动,并把他见到的情形记下来,他往往一观察就是几小时,甚至一整天,对有的昆虫,他前前后后要观察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这里举一个他观察昆虫蜣螂的例子。他从第一次观察蜣螂,到最后作结论,经过了三十年之久。他对蜣螂的研究,破除了几千年来的迷信。
  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块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蛰居在荒石园,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法布尔跟昆虫打了一生的交道,经过几十年的辛勤劳动,他揭开了昆虫世界的许多秘密,向人们介绍了四百多种昆虫和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写了一部《昆虫记》,共二百多万字。
  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园。
  2.品评词语。(1)法布尔的一生是对虫子的痴迷的一生、精心研究的一生。再次回到课文,找出三个有“迷”字词语的句子。
  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
  (2)理解词义。迷、着迷、迷恋、痴迷。
  3.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为人类打开了通往昆虫世界的大门。最初的想法是喜爱,最好的老师是兴趣。不竭的动力是执着,成功的秘密是坚持。你看,他写成了一本书——《昆虫记》。请想一想:在人们眼中这是一部怎样的书呢?人们又是怎样评价这本书的呢?
  (出示书影及介绍)这是影响世界的经典著作,人们说它是一部世界昆虫的史诗,在人们心中,他还是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书。人们还这样评价它:法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它还是哈佛大学113位教授推荐的最有影响的书。这本写“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这些都是奇迹,而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法布尔!
  [点评:从拓展到文本,再拓展,紧扣“揭全文之旨”的三个词语,引导学生一层一层地体会意思,一次一次地把体会到的意思送进去,读出来。一次一次地读,一波一波地把情感催过来,由感性到理性,有效地内化了文本语言,树立起法布尔的高大形象,使其具有立体美感,占据学生的心灵世界。]
  
  四、训练表达,升华体悟
  
  后人在为他建造的雕像上,把两个衣袋做得高高地鼓起(出示雕像),好像里面塞满了许许多多的昆虫。看着法布尔的雕像,学习了课文,请你练习表达。出示:
  法布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 。
  (学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表达:1.同样是衣袋,贪吃的孩子会在衣袋里装满各式各样的零食,富人会在衣袋里塞满金币,然而对于科学执着追求的人,他会在衣袋里装满知识、装满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像法布尔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富人,因为他们留给人类的是精神的财富,他们衣袋里装的实际上是开启人类进步之门的金钥匙。2.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把研究昆虫作为毕生追求的事业,终于成为一个对人类对科学有着卓越贡献的著名昆虫学家。3.懂得一个人只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在他从事的事业中取得辉煌的成就,激励自己在学习中孜孜以求、锲而不舍地探索和钻研。)
  [点评:练习表达,实际上是对整个教学流程的一个小结,是帮助学生回顾梳理内容,整体感悟,使人物精神品质更加丰满凸现起来,以加深对文本主旨的理解,升华体悟,发展思维,陶冶情操,融美于心。]
  
  五、丰富积累,推进发展
  
  1.阅读《昆虫记》,补充《神秘的池塘》节选内容,听录音,教师点评:小心翼翼的田螺、得意洋洋的水蛭、一扭一曲的孑孓,他观察得多仔细啊!在法布尔眼里,这是一个多么奇妙的世界啊!他完全忘记了周围的一切,深深地沉浸在这奇妙的世界了。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小动物或植物,写一篇观察日记。
  总评:本教学设计有如下特色:一是既开放又扎实。整个教学设计注意激发情趣,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咂摸文本语言,体悟人物情操,使课堂呈现出一种动态生成的开放态势。而在实施过程中,又注意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把学文和立人融为一体,对学生进行了扎扎实实的语文教育。二是既本真又智慧。设计注意立足文本,把握文本,凸现语文的本真,既突出了语文的工具性,又通过工具性彰显了语文的人文性。能够非常智慧地发掘文本,处理教材,从而把学生引入到文本的广阔天地,放飞思想,张扬个性,使学生实实在在地经历读书、感悟、体验、内化等学习语文的过程,获得言语智慧的滋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