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怎样面对敢说实话的学生

作者:霍明宝




  一次,我去听课,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讲课老师和学生正在语文课堂中亲切地“对话”。“对话”的内容是二年级教材《有趣的发现》,这篇课文是一个科学小故事,讲怎样才能将孩子们领入情境,哄着他们多读几遍书呢?讲课老师灵机一动:“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来当一回‘达尔文’,去发现这个小岛上关于昆虫的秘密呀?答案就在课文里,赶快去读一读,找一找吧!”
  话音刚落,好奇心极强的孩子们早已打开课文,放声朗读起来。
  可是一个小姑娘没有读,举手示意有话要说。讲课老师轻轻地走到小姑娘面前,弯下腰,只听见小姑娘在讲课老师的耳朵边,慢慢说道:“老师,我不想当‘达尔文’,我也不喜欢研究。”
  咦?这可怎么办?不喜欢当“达尔文”,就更甭提喜欢朗读课文了。讲课老师表情有些不自在。
  为了进一步了解孩子的想法,讲课老师俯在小姑娘的耳边小声问:“那你想当什么呀?”
  “想当《大风车》栏目里的小记者!”
  噢,原来如此,她有明确的理想!不过,这倒给讲课老师带来了灵感。
  “小记者需要掌握特别丰富的知识,可是你现在既不了解达尔文,也不知道他发现了什么科学秘密,那将来怎么向观众介绍呀?”
  讲课老师的话音刚落,小姑娘就已经扑在书上认真地读了起来,边读边画。
  我看着讲课老师慈祥的面孔,看着小姑娘那可爱的小脸和认真的劲头,我突然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对话”。(此案例选自2004年3期《辽宁教育》,作者吴海燕)
  是啊!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像小姑娘这样的学生,尽管他们的想法与教师要引导的教学目标有距离、有差距,但他们敢于说真话、说心里话。面对小姑娘这样的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上面案例中讲课老师的做法给了我启示。
  首先,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的真实。“老师,我不想当‘达尔文’,我也不喜欢研究……”,“想当《大风车》栏目里的小记者!”这些想法,充分展示了小姑娘真实的自我,这是小姑娘拥有的可贵品质,也是所有学生应有的品质。对此,老师要学会欣赏孩子的真实,就像讲课老师对待小姑娘一样,“轻轻地走到小姑娘面前,弯下腰”,俯在小姑娘的耳边小声问:“那你想当什么呀?”当得知小姑娘“不想当‘达尔文’,也不喜欢研究”时,讲课老师没有着急,而是耐心地倾听,从倾听中寻找教育的灵感和契机。所以,教师欣赏学生的真实,不仅要用语言、情感表达出来,还要使表达的情感让学生体会到、感受到。不仅让一个学生感受到,而且让所有的学生都感受到。只有这样,教学中才会涌现出更多真实的学生,才会发掘出更多的教育资源。
  其次,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求异思维。小姑娘“不想当‘达尔文’,也不喜欢研究……”“想当《大风车》栏目里的小记者!”的想法,在表达真实思想的同时,也表现出一种求异心理——与众不同的观点,与老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当一回‘达尔文’”的启发思维迥异。这是“小姑娘”在学习过程中“具体个人”自觉意识的体现,是每一个学生必不可少的信心。讲课老师俯在小姑娘的耳边小声问:“那你想当什么呀?”的做法,耐心倾听小姑娘“想当《大风车》栏目里的小记者!”的做法,让学生感到与老师的“心”贴得很近、很近,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
  再次,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求异思维中寻找教育的灵感和契机。小姑娘“不想当‘达尔文’,也不喜欢研究……”、“想当《大风车》栏目里的小记者!”的想法,虽然与教师的要求不符,但是讲课教师善于从倾听中寻找灵感。
  “她有明确的理想”,并适时引导“小记者需要掌握特别丰富的知识,可是你现在既不了解达尔文,也不知道他发现了什么科学秘密,那将来怎么向观众介绍呀?”最后,小姑娘心悦诚服,扑在书上认真地读了起来,边读边画,由此取得的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这就要求老师们像案例中的讲课老师一样,学会欣赏学生的真实,善于保护学生的求异思维,善于从学生的求异思维中寻找教育的灵感和契机,宽容学生的一切想法和看法,肯定学生的发现,鼓励学生自由的想象,保护说真话学生的自尊,保护踊跃发言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始终处于对知识的渴望;发现、获取知识的兴奋;研究、探索问题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