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进步了都应该表扬

作者:李 静




  评选三好生、评选优秀生、评选优秀少先队队员……是班级管理中最常见的表扬和激励手段,然而,学校这学期开展的“评选进步生”的活动却让我产生了许多疑义和思考。事情是这样的:
  最近,学校教导处和少先队大队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表扬和激励学生的良好表现和进步行为,决定每周评选进步生,凡是在学习成绩、行为习惯、作业、劳动等方面有所进步的同学都可以参加评选。为了使这项工作正常、有效地实施,星期四的晨会课,学校组织全校班主任在三年级观摩了一堂进步生的评选课。晨会课上,三年级的班主任老师先讲清了这次评选进步生的条件和要求,然后请学生们对班级上这个星期表现有进步的同学进行提名和表扬。学生们踊跃举手发言,老师把提名表扬的学生名字写在黑板上。班主任老师在同学们提名表扬了五位学生后就不再请同学们提名表扬,而是说:由于评选名额限制,今天只能评选四名进步生,下面请同学们举手表决,从刚才提名的五位学生中评选四名进步最大的,每人最多只能举四次手。48、35、29、21、9……老师宣布前四位同学被评为这一周的进步生,请被评上进步生的四位学生到讲台前,接受大家的掌声和鼓励,并向同学们鞠躬致谢。×××同学今天虽然没有能评上进步生,但是能够得到同学们的提名也很不错,希望继续努力,争取下次被评上。评选活动在掌声中结束了,当我站起身走出教室时,我发现本来情绪激动的×××同学却低着头,一动不动地坐在座位上。
  用“评选”来表扬激励进步生的办法是否妥当?带着疑虑,我上网搜索一下,竟然发现“评选进步生”这种表扬激励手段和方法还具有很大的普遍性。
  进步生是“评选”出来的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评选之前,学生的良好行为和进步表现已经发生,可以肯定地说这个学生已经是个进步生了,而“评选”只是一种总结性评价,用“评选”的方法来评价学生的过程性的进步行为,则显得滞后并且贻误了肯定和表扬的最佳时机。
  如果用“评选”作为表扬和激励的手段,那么就应该针对所用有进步的学生,而“评选”这种手段决定了必须有名额的限制,所以这又背离了表扬和激励的初衷。因此,由于有了名额的限制,进步大的就被评为了进步生大为表扬,导致大部分进步的学生因得不到肯定和表扬而失去积极向上的动力;由于有了名额的限制,被评选上进步生的学生,满足现状,浅尝辄止,因为下一次不一定再被评上,或许再也不会评上;由于有了名额的限制,同学之间的了解程度、友谊的深厚、个人崇拜和小团体意识等功利因素也会直接影响到评选结果,同时也不利于形成团结向上的良好班风;由于有了名额的限制,我还看到了有进步表现而没有被评上的同学的失落神情……
  再者,学生进步了,然后让大家总结评选出有限的进步生,表扬,公布,发奖状。这样似乎还有“贴标签”之嫌,无形中给学生们这样的暗示:他进步大,他是进步生,我是进步小,我不是进步生;他进步了,受到表扬是个好学生,我没有进步,我是个差生……进步比较小的特别是比较后进的学生,即使再努力,总也比不过那些进步大的处于中上等的学生,这对于后进生是很不公平的,而且容易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由此,评选进步生的负作用就显而易见了。
  那么,对于学生的进步行为和良好表现,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怎样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呢?笔者认为:进步了都应该表扬。因为学生每一点进步,都是他们努力的结果,都说明他们积极向上,都是他们的闪光点,就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哪怕是一个甜美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赞叹的话语,或者竖竖大拇指、握握手、拍拍肩,还可以利用身边现有的实物进行奖励,如一张班报、一张贴画、一本本子……这些虽然微不足道,但是由于肯定表扬得及时,学生也为自己的努力和进步获得认可和奖励表现出极其高涨的情绪,激发了积极向上热情和动力,提高了继续进取的信心。我想这也是学生进步时,老师给予他的最好评价,也是学生想得到的最好奖励,这才是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激励手段。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