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小鸭子·小金鱼·大智慧
作者:刘云霞 张培智
不久,班级里便闹起了“小鸭灾”。一时间,课堂内“呷呷”声此起彼伏,原本安宁的课堂气氛被一扫而光。在其他课任教师的一片抱怨声中,我三令五申:要爱护小动物,要学会善待生命,要遵守课堂纪律,但均未奏效。一些小鸭子被没收到办公室,可是又烦得老师们无法办公,也不是什么好办法。
一天清晨,忽然发现教室的窗台上多了一个鱼缸。经过询查,得知是语文王老师带来的。鱼缸里盛满了水,在一缕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清澈明丽,但里面没有鱼。第二天,我们惊奇地发现,鱼缸里游动着一尾小金鱼。小金鱼上下浮动,格外精神,为教室增添了不少生机。又过了几天,里面又陆续添了几尾,小鱼不再孤单。有人自觉承担起了为它们换水的活儿,还别具匠心地为它们铺上了彩色的鹅卵石,并植入了几株水草……
几天下来,教室内的“呷呷”声渐渐稀疏了。再后来,就销声匿迹了……
从玩耍小鸭子到喂养小金鱼,这位老教师用他的智慧,解决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给我这个年轻的班主任上了生动的一课。孩子们贪玩,单凭教师的“堵”是阻止不了的。王老师抓住时机,在教室里置放金鱼缸,利用这种巧妙的“迁移”生发出了一次新的教育契机,含蓄、耐心地指出了他们的不足,把真诚的期待传递给了他们,激发起学生向善、向上的欲望,在一种和谐而富有诗意的师生交往中,产生了积极的心灵触动和心理暗示效果。整个过程,没有任何说教,看似简单,却充满了教育的睿智和人文关怀的情感。从这个角度而言,可真有点“大教无痕”的味道。
我们总是习惯于把教育过程省略,直接把结果“塞”给学生,比如不该这样做,不该那样办,似乎这就是教育的全部意义。本案例中,孩子们买小鸭子玩完全是发自内心的喜爱,但由于不善喂养,加之过于宠爱,导致一些小鸭子的羸弱,甚至死亡。因此,不能简单地将之归结为漠视生命、扰乱秩序。给他们“上纲上线”、“扣帽子”,予以棒喝,不但没有起到正面的教育作用,反而引起学生们的逆反心理,诸如将小鸭子寄存于路边的小卖铺里,或是用胶带缠住小鸭子的嘴巴等对策,只是治标不治本。王老师所采用的教育方法,不着痕迹地把孩子们融入到了一个“生命共同体”中,有效地挖掘了教育资源,引领每个孩子亲历关照小鸭子和喂养小金鱼的过程,促使他们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逐步学会承担责任、善待生命、分享快乐,最终内化为思想内涵。这种生命关怀意识和人格的唤醒与生成,必将为孩子们今后的人生图景打下厚重的“底色”。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