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思想品德教学要“归真”

作者:姜 毅




  一、 “失真”现状剖析
  
  学生日记一:大年初二,我们去乡下外婆家拜年。在车站,挤满了等车的人。等了大概有半个多小时,中巴车终于来了,大家蜂拥而上,差点把车门都挤破了……
  学生日记二:昨晚,爸爸又和妈妈吵架了。因为,妈妈整个下午都在打麻将,输了一百多元钱。
  学生日记三:我正洗自己换下的衣服,心想妈妈一定会高兴地表扬我。可妈妈见了,沉着脸说:“衣服我会洗的,你只要把自己的书读好就行了”。
  ……
  透过学生的这些日记,留给我们的思考是沉重的。许多教师面对上述学生的生活真实,会发出无奈的感慨——我们的教学如何回归学生的生活?这些生活中的不和谐音符,使我们思想品德教学在“回归生活”的旅途中陷入了两难的困境。
  这两种倾向表现在教学中,就造成了思想品德教学的“失真”。从教师和学生的表现来分析,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方面。首先是对学生实际缺少理解,教学目标不切合学生的实际;其次是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让学生充分展开思想,表露情感;再次是在评价中脱离学生真正的品行,多以学生的课堂发言为评判标准。
  2.学生方面。首先是对思想品德教学缺乏兴趣,将思想品德课看成可有可无;其次是学生经常在课堂上揣摩教师的意图,掩饰自己的情感,迎合课堂教学;再次是“两张皮”现象突出,学生的“情”与“知”、“知”与“行”分离。
  思想品德教学“失真”的后果,已无需赘言。因此,“如何让思想品德教学‘归真’”是我们每一个思想品德教师和所有德育工作者应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 “归真”对策思考
  
  1.教师层面的思考
  (1)教师必须具有主流价值观
  教师只有具有的主流价值观,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与认识,分清生活中的善恶美丑、是非曲直;才能在教学中及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2)教师必须熟悉学生的生活
  要熟悉学生的生活,教师要做到三“勤”。①勤听,通过各种途径,倾听学生的心声;②勤访,要经常到学生家中去走一走,看一看,交流交流;③勤看,不但要细心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还要注意学生在课间、在校外的表现,不仅要关注本班学生,还要关注同一年龄段的学生的整体状况。
  (3)教师必须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情感的建立,首先源自师生平等、民主的关系。老师只有真正平等地把学生当作朋友,甚至是自己的孩子,学生才可能无拘无束地敞开自己的心扉,接受老师所进行的思想道德教化与熏染。其次,要在教学中倾注自己对学生的理解和深情、坦诚和真实,学生才会充分相信和理解老师。
  
  2.学生层面的思考
  (1)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般把学生视为德育的对象,把学生作为德育的受体,往往先从抽象的道德概念出发,阐释说明,再让学生学习模仿。对此,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道德教育的主人。”德育只有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起点,通过对儿童自己生活中的体验与感悟,才能培养出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品德。
  教师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观察、发现、体验、思考、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丑恶,让他们在直面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分析、辨别能力,而不要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犹抱琵琶半遮面”,对社会的灰暗面视而不见、避而不谈。
  (3)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学生道德形成源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实践。道德教育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引导学生到生活看一看,找一找,议一议,想一想,做一做。
  
  3.教学层面的思考
  (1)目标定位要准
  思想品德教学应立足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特点,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制定切实的教学目标。
  首先,教学目标的确定一定要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如浙教版思想品德第九册中《参加正当有益的活动》一课,许多教师因为对现在的网络“谈虎色变”,惟恐学生沉溺其中,便一味强调网络的危害,在制定本课教学目标时就把“远离网络”作为了教学重点之一。殊不知,网络是现代信息社会的重要工具,是现代人所不能或缺的,它就像一把双刃剑,对学生来说有利有弊,关键在于学生怎样正确利用它。所以,让学生“远离网络”的教学目标在定位之初就产生了偏差,在实际教学中也不可能达成。准确的定位应是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网络,利用网络促进自己的发展”。
  其次,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明确、具体,并且可以达成。思想品德教学目标的制定最忌的是面面俱到,泛泛而谈。教师企图通过一节课就达到“养成、树立、确立、习惯、深厚感情……”的目的,显然是违背思想品德教学的规律与学生道德形成的规律的。如一位教师在《使用礼貌用语》一课中,将目标定为“初步知道什么是文明用语,并能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文明用语”。我们仔细分析其中的“初步知道”与“灵活运用”,就不难看出这样的目标定位是相互矛盾的,只是教师一厢情愿的想法。准确的定位应是“初步知道什么是文明用语,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使用文明用语”。
  再次,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有层次性、差异性。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起点不同,教学目标也应不同。教师要注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2)教学过程要真
  纵观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形式化、表演化的东西还比较多。教师牵着学生,学生迎合着老师,把思想品德教学异化为了道德情景剧。离开了课堂,“道德情景剧”自然就落幕了。
  教学过程要真,首先要允许学生充分展露真实的思想。例如在《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一课,一位教师就让学生在“上学迟到”与“拥挤上车”之间做一个选择。班上大多数的学生选择了后者。结果,该教师的脸沉了下来,“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我们要向书上的那位小同学学习,要向班里这些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同学学习,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我们都要想到,我们是一个少先队员,我们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对吗?”这样的教学,学生不能偏离教师预定的轨道,只能让学生逐渐成为“迎合的大多数”。
  其次,要让学生展现真实的行为。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当老师不在的时候》一课前,他特意通知学生,有急事离开一会儿,请大家先自习。然后根据学生的表现,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学生面对自己的实际行为进行剖析,使教育落到了实处。
  (3)教学方法要新
  教无定法,贵在有法。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新颖性、生动性等,对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在某位教师《信科学不迷信》的公开教学中,其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让在场的所有人耳目一新。
  上课伊始,教师故作神秘地对学生说他有“透视”的特异功能,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接着,他拿出三个普通的纸杯放在讲台上,转身背对讲台,让学生将一支粉笔随意放在其中的一个纸杯中。然后他转身猜粉笔在哪个杯子中。结果,教师真的好像能看透纸杯似的,屡试不爽。不但学生大惑不解,连听课的老师也忍不住纷纷猜测其中的奥秘。最后,还是一位学生站起来揭开了谜底——原来他就是老师的“托”,他悄悄用手势告诉老师粉笔在哪个杯子里!大家恍然大悟,对“迷信”“骗局”中的弄虚作假的手段有了形象生动的理解。
  以前,也有教师在公开课中用“油中取物”的实验来引入,但“油中取物”操作繁杂,在常态课中使用显然不太契合实际。
  由此可见,教师对教学方法的不断研究与创新,可以使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学生,优化教学。
  (4)课外实践要实
  “导行”是思想品德教学的归宿,学生品德的形成最终归根于学生的道德实践。但是,在许多思想品德课上存在“导”而“不行”或“不能行”的现状。
  首先,学生的课外实践应该有反馈评价。如上了《关心父母》之后,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在家庭的具体表现,哪些同学表现得比较好,哪些同学做得还不够。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是否遇到困难?遇到什么困难?怎样解决这些困难?这些都是教师应追踪关注,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思考后续教育的方法与途径等。
  另外,学生的课外实践应该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如一位教师在上《孝敬老人》时,布置学生在课后去看望敬老院的老人,学生欣然表示接受。下课后,我们随机调查了10位学生,结果发现没有一人知道敬老院的地址。看来,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自己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只能是一种“口号式”的“导”,学生很难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实践。所以,教师应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开展活动,把课外实践真正落到实处。
  总之,思想品德教学的“归真”要求每一个思想品德教师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和谐成长为己任,思想品德教学要根植于学生生活,不断创新优化,让学生的德性和灵性在生活的田园中健康发展,和谐成长。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