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用仪式塑造学校文化

作者:徐吉志




  在校园里,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景:当你走进校门,站在门口的值勤队员会向你敬上一个队礼;当你走上讲台,学生会向你起立、问好;当那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学生们会唱起那雄壮的国歌;当那嘹亮的队号吹响,队员们的右手就会高举在头上……这就是仪式。其实学校还有许多仪式,比如毕业典礼、入队仪式、表彰大会,甚至早操、中队活动等等。
  学校仪式是一种文化,而且是学校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通过仪式对心灵的作用,来聚集人心,并使不同的人目标、行为趋同,渗透着学校的整体风貌。一群人心怀共同愿望,做着同一件事,念着同样的话语或唱着同一首歌,这会产生共振,共振会形成一个“磁场”,直达每个人的心底,其作用不容置疑。
  但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许多仪式已经被人们熟视无睹,甚至有的活动也被“仪式化”了。譬如我们的升旗仪式上还有个别人窃窃私语,唱国歌、敬礼还需进一步加强引领、规范;我们课前的师生问好或许还流于形式;我们的早操原本是为锻炼身体的,可是因为每天做也变得稀稀拉拉了……仪式与其他集体活动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严肃庄重而步调统一,后者随意而无须统一。一旦我们不注意对仪式规范的强化,仪式也就会失去它应有的作用。
  作为学校管理者,在着力建设学校文化,强化学校仪式时,就必须先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如何让所有教职工都能理解仪式对学校的意义和作用;二是如何使所有教职工都能确保指导学生信守仪式规范的严肃性;三是学校教职工群体是否本身也有某些仪式,与学生仪式一起构成学校仪式景观?
  首先,学校管理者要精心安排或设计学校仪式,使广大师生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在仪式的熏陶中,认同和体现共同信念。学校的各种文化仪式活动是学校文化的具体外显形式,因此,学校仪式的组织者应认真组织、精心策划这些仪式的场景和贯穿其中的主题,营造良好的仪式氛围,使师生从中受到充分的感染和教育。一般来说,学校中的许多仪式一经创立,就要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这样就会使广大师生产生一种学校的文化习惯,对于养成师生的心理依赖性和对学校的归属感,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学校文化仪式使价值观的传播具有了有生动活泼的形式,通过一定的仪式进行学校文化活动,使那些抽象的、口号式的学校文化语言变成了生动的活动、具体的行为,进行了形象化的表达,变得可视可解,有利于师生对学校文化的认识、理解和支持,在工作中也会积极去体现。这就进一步使得学校的价值观逐渐向个人的价值观转化,对广大师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文化仪式会自觉地让师生接受学校的价值观,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在或庄严、或欢乐、或严肃、或随和的文化仪式氛围中,逐渐地使师生感受到自己工作生活在学校这一大家庭中的快乐或自豪,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归属感。
  最后,学校还要注重通过举办各种学校文化仪式活动,体现学校文化的主题,增强师生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例如学校可以经常举办以下文化仪式活动:学业方面的,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体育运动方面的,如运动会、体育比赛等;节日庆祝方面,如读书节、科技节、建队日等,使学生在各类仪式的教化和熏陶中,进一步提升道德素质。同时,由于学校文化仪式具有文化角色体验作用。因此在各种仪式活动中,学校要按照一定的仪式规范,把文化戏剧化为具体的形式,参与仪式的师生就成为了其中的一个角色,使他们在感受学校文化意识氛围的同时,充当了仪式中的一个角色。在学校文化仪式的情景下,获得了一种心理体验,在思想情感上得到了陶冶,产生了一种认同感、使命感和自豪感。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