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理想课堂之“四有”
作者:蒋静雅
有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原有循规蹈矩的课堂秩序正在被打破,学生获得了轻松自由。可细细观察不难发现,少数学生的自由代替了大多数的活跃,“肢体”的随意代替了思维的活跃。
课堂“插嘴”如今已司空见惯。课堂上叽叽喳喳、热热闹闹,学生看似很积极主动。但在嘈杂浮躁的背后,学习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缺失了有序交流前提下的思维碰撞,丢失了静思默想氛围中的灵性迸发。这样的秩序不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和教学目标的达成,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更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合作成为争抢。小组合作、交流互动已成为新课堂常见的组织形式。在小组活动中,由于角色不清、分工不明,学生率性而为。你争我抢,涣散的现象多了,少了可贵的专心。
重建课堂秩序应成为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个思考点。怀特海早就指出,自由和纪律是彼此相联,无法绝对割裂的。他说:“一种设计完美的教育,其目的应该是使纪律成为自由选择的自发结果,而自由则应该为纪律而得到丰富的机会。自由和纪律这两个原则并不对立,在儿童的生活中应该对它们进行协调使之适应个性发展的自然变化。”可以讲,自由与纪律之间有一种张力,我们的课堂需要做的就是在寻求二者的平衡中去释放和放大这种张力。所以我们给予学生课堂自由必须要有这样的意识:即课堂的自由需必要的纪律予以保障,而这种纪律又必须以自由为基础,为旨归。
当然,我们所需要的课堂秩序决不是在某一种令学生害怕的强制力下形成的毕恭毕敬的冰冷的课堂秩序,也不是因学生害怕的不敢有半点懈怠的“安静和认真”,我们现在所需要的是平等而和谐、轻松而不混乱、专注又不失活泼的张弛有度的课堂秩序。
有情
长期以来我们似乎总是感到语文课堂缺少些什么?冷静审视,我们的语文课堂不是缺少教学的方法与技巧,不是缺少现代的设备与手段,不是缺少先进的思想和理念,缺少的是情感——教师的情感,学生的情感,师生互动的情感。
语文最具情感,语文充满灵性,因此语文课堂应洋溢生机,燃烧激情,成为师生的“情场”。课堂教学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性情,涵养学生的情趣,积淀学生的情怀,提升学生的情操,体验生命的美好和尊严,在更高层次上理解生命的意义。课堂不再是居高临下的授受,应洋溢着和谐愉快,使学习成为人格对等基础上的灵魂交融,相互信赖氛围下的心智启迪,成为以情生情的心潮相逐,以思引思的精神对话。
有位教师在执教古诗《三衢道中》,讲到“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时,一学生竟学黄鹂吹了声口哨。学生面面相觑,等待老师的“暴风骤雨”。然而教师却幽默地说:“这段描写真是太精彩了,连我们的同学都情不自禁地学起了黄鹂的叫声。你们能想象作者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是怎样一种心情吗?”教师充满人格魅力的妙语点拨,不仅缓和了课堂气氛,也使该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失态。也许这一次经历将对他以后的成长,特别是人格的健全产生深远的影响。
学生在教师的情感中感受情感,在文本的情感中领悟情感,在课堂的情感中点燃自己的情感,流淌自己的情感,释放自己的情感,可摇头晃脑的朗读、面红耳赤的争论着、旁若无人的表达……教师宽容学生的出错重建,悦纳学生的另一种声音。在教师情感的正确引领下,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情感的栖息地、放牧场。
有理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对学生阅读中的独特体验提升到一个“尊重”的地位,提倡“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于是不管是否合理,一律鼓励,不管是否合情,一味赏识,以致出现了“把狡猾的狐狸说成聪明,将白骨精说成有孝心”的另类解读。其实“南辕北辙”并非创新,“钻牛角尖”也非个性,这种曲解文本、无度开放的教学忽略了语文的价值取向和育人功能。因此,语文教学还需秉持一个正确价值取向之“理”。
有位教师执教《滥竽充数》寓言故事,让学生总结课文谈体会,一位同学谈了自己的感受,“我觉得南郭先生很聪明,他能看透形势,随机而动”等等。面对如此多元的文本解读,这位教师不置可否,忽视对文本价值取向的引导,导致了文本价值观的失落。诚然,个性化阅读倡导学生对文本多元的认知和感受,珍视独特的体验和理解。但面对寓言、历史故事之类思想教育性很强的文本,我们的教师应该对文本的时代背景、思想主旨、价值本体有一个准确的预设和把握,切不可肆意超越文本、歪曲文意。
著名学者钱理群教授曾非常明确地指出,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学生的“立人”打好“精神的底子”,而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确立应是这“底子”的根基。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既要鼓励支持阅读主体对文本的个性化阅读、多元化阐释,又要守住文本价值取向的“真理”,对那些曲意、无理、错位的文本解读加以大胆积极的“引导”。这样的“引导”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可以帮助学生提炼独特体验中的“原始本意”,剔除一些“非本意的”误导信息。
有效
新课堂开放活泼了,教学形式新潮别致了,教学手段丰富花俏了,学习氛围也自由热闹了。可学生到底得到了什么,收获了多少,提高了没有?课堂教学的效度值得我们深思。有效性应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追求。
无论阅读教学怎么教,也不能脱离对文本意义的解读,语言的积累,能力的训练。现在我们强调建构式的课堂教学,也就是从学生的原始情境出发,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与创新,然而学生的自主性,往往不是阅读教学的实质性。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教学的民主就是让学生随心所欲地学习。于是出现课堂交流的时候,朗读的来朗读,绘画的展示绘画,表演的来表演。可是,朗读的同学怎能感受到绘画的同学心境?绘画的同学又怎能感受到表演同学的内心呢?没有静静的思考,没有问题的探究,没有朗读的体验,这怎么是阅读教学?课堂教学出现了思维的空白,体悟的断层,语文课缺少了语文味,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又表现在哪里?
有效的课堂应充满自然真实、清新健康的生活气息和生命活力。学生在正确的学习动机驱使下毫不虚假,扎实有效地进行思维活动。无需花拳绣腿,学生为了自己的长进而实实在在地学。这样的课堂允许冷场,然后及时调整;允许出错,然后重构共建。
总之,变与不变是新课程改革的和谐统一。变,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变革内容呈现方式,变革教学方式,变革学习方式,变革师生互动方式等等。惟有变,新课程的理念才能转化为教学行为,课堂教学才会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然而,无论怎么改革,课堂教学的一些要求和规则不能变,尤其是良好的学习秩序、认真的学习态度、自觉的学习习惯等。理想的课堂,就是在变与不变中寻求继承和创新、平衡和突破的辩证统一。
责任编辑: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