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认识人民币》一课不妨延迟出现

作者:陆莉玛




  在苏教版新教材一年级下册的所有单元中,《认识人民币》是教师最怕教、学生最怕学,但又不得不教、不得不学的内容。建议3课时完成的教学任务,实际需要6、7课时,有的班级还不止。
  教参建议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教学,把相关知识经验系统化、数学化。可事实上,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关于人民币的生活经验少得可怜,他们甚至不能准确理解购物问题中的个别文字信息,无法深刻领会购物问题中的一些常见策略,缺乏对数量关系的抽象能力,常常今天学会了,明天又忘了。
  也正是基于对学生相关生活经验过于乐观的估计,教材对人民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可谓“轻描淡写”,题量少、题型单一;需要解决的购物问题虽然包括换币、取币、付币、找币等各种类型,整个单元却没有一道例题,相应的也没有示范性的解题思路,没有明确的解题要求与格式。为了夯实基础,防止“蜻蜓点水”,教师只能增加课时,补充各种形式的练习及实践活动;对于教材在购物问题上的“留白”,教师只能凭经验揣测编者意图,然后“自作主张”。
  鉴于以往的教学经历,在本届学生上一年级之初,我们就要求家长配合,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这一招促使学生在一些基础知识方面,比如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相邻单位间的进率等等,掌握得较好,但在解决购物问题时,学生仍感困难。
  比如,换币问题中,请学生思考几张2角可以换成1张1元?(教材P69试一试)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加深对1元=10角的理解,有的学生凭生活的经验知道了答案;有的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用加法计算出结果。前者只有记忆的再现,谈不上数学的思考;后者思考方法虽然正确,但计算耗时费力,非最佳方案。如果学生在学习了乘除法的意义及相关运算之后再来解决这个问题,就不会给学生带来计算上的苦恼,真正将注意力集中到对进率的理解,这样岂不更锦上添花吗?
  不仅乘除法没学,就是加减法,学生也只是学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口算,实际运用中,经常遇到计算的“瓶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另外,教材在期末复习单元所出现的找币的变式问题,由于找币问题语言描述方式的特殊性,要把较隐蔽的数量关系抽象出来已属不易,更何况解答这两题所需要的数学模型,学生从未系统建构过。第3题是求比46元多4元的钱是多少元,用加法做;第4题是求比40元少10元的钱是多少元,用减法做。像这样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教材在二年级下册才系统编排,那么,这两题提前一年出现的意图是什么?如果说让学生运用生活经验解题即可,那又如何实现知识经验的系统化、数学化,体现数学的本质意义?
  数学本身是一门逻辑性、系统性较强的学科,学生的数学学习也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如果学生本身的认知结构中缺乏能够与新知发生实质性联系的符号、概念或命题,那么这种学习就是违反认知规律的,也是无意义的。
  责任编辑:李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