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让教参成为沟通教师与教学的桥梁

作者:黄元虎




  某校要举行一次“教学之春”课堂展示活动。张老师执教的是《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他们需要关爱》一课。为了展示一节成功的品德与生活课,学校请来了区教研室的教研员,和全校品德课教师一起参加试教和评课。
  教材中设计了一个“换位体验”活动:学生扮演残疾人,体验残疾人的难处。教师们原以为这一活动会成为课堂上的一个亮点,但试教的结果却出乎意料。张老师是这样组织活动的:“小朋友们,现在我们来扮演盲人。请每人拿出一条大方巾,站在自己的座位前,蒙住双眼,顺着桌子右边慢慢走,尽量不要碰到同学和桌椅……”随着教师的“激情”要求,学生“热情高涨”,迅速行动起来。刚走几步,不是碰到这,就是碰到那。学生伸出双手摸东摸西,有的还故意扭着身子,课堂上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此时,学生体验到的不是盲人行动的不便,而是由“恶作剧”所引发的快感。
  围绕教材,结合教参,教研员和教师们展开了讨论:教研员请张老师说说这一活动的目标是什么。张老师拿起教参,读道:“此活动旨在使学生切身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可能面临的困难与痛苦,唤起内心的同情。”(加“.”的词语为张老师朗读时的重音)读完后,教研员对张老师的朗读方法提出了不同意见:不同的朗读,反映了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朗读重音,反映了教师不同的关注点。教参中这一段话朗读的重音应该落在“切身体验”和“唤起”上。对此,许多教师难以理解,因为在此之前他们都是像张老师这样朗读和理解的。难道新课程改革中,对教参的朗读和理解方式都要发生改变吗?
  教参是教师理解教材、选择教法、设计教案的重要依据。编者编撰教参的目的不是向教师发出要这样做或不要那样做的指令,而是想通过对教材的介绍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希望能在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共识。张老师在试教中出现的问题和教师们在讨论时的困惑,实际上凸显了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怎样借助教参与编者对话,让教参成为沟通教师与教学的桥梁?
  为了能够准确理解教参,合理运用教参,让教参成为沟通教师和教学的桥梁,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 借助教参理解教材:把握整体,引领部分
  
  教师借助教参理解教材,只有先把握整体,才能引领部分,最终达到综合领悟,融会贯通。以《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参为例,《前言》由三个部分组成:教材编写的基本理念、教学是对教材的再创造、课程设计与教学的道德性。其中,第一部分提出的基本理念有:教材是能够与儿童进行对话的文本、教材所呈现的是一种儿童文化、教材所遵循的逻辑是生活的逻辑、对话中的儿童是具有完整生命表现的人和教材所蕴含的品德教育观。这些基本理念是课程标准理念在编者编写教材时的进一步落实,是课程标准到教材的桥梁,如同教师理解教材的五把钥匙。《前言》的第二、三部分对教师在处理教材、实施课程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教参对一册教材、一个单元的内容结构有较为翔实的剖析。研读内容结构,有利于教师把握每一课之间的联系,在整个教学中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展现出明晰的教学思路。如研读三年级下册教参,我们可以发现本册教材内容由四个单元组成:我的邻里生活、我的成长与学校、我的成长与他人和家乡哺育了我。这些主题涉及的内容都是对这个年龄段儿童具有重要影响的、在生活中发生的社会互动关系(儿童与自我、家庭、邻里、学校、家乡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教师借助教参理解教材,应遵循“我的成长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这条主线,以全局的目光审视和理解每一课,明确每一课在本册、本单元所处的地位和承载的任务。如《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研读教参,可以发现本课不是简单的“尊重劳动者”的思想教育,顺着上一课的道德认识,推己及人,教师引导学生体悟自己的成长离不开他人、共生共存的生态观;再承接上两课的认识,自己要健康成长,需要主观努力,需要他人帮助,也需要和谐的生活环境,因此,由自己联系到他人,联系到社会的环境公用设施,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公用设施就像朋友一样伴随自己成长,所以本课教学不应仅仅定位在物性的爱护公用设施上,更应定位在“公共设施是我们的朋友”,“爱护公用设施就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他人为我,我为他人”。如果这样理解教材,开展教学设计,那么学生获得的就不再是几个知识散点,而是对“我的成长与他人关系”的清晰认识。
  
  二、 借助教参确立目标:指向结果,体验过程
  
  新课程倡导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研读教参,确立教学目标时,应抓住“体验”、“感悟”这样的行为动词,重视目标的形成过程,当然这样的过程是明确地指向结果的。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没有体验、没有深刻理解的结果,不追求结果的过程也是缺乏价值和意义的过程。教学中只有关注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才能收到德育实效。如一位教师教学《他们需要关爱》一课时,牢牢抓住教参中提出的“切身体验”残疾人的困难与痛苦这一目标,设计了以下体验性活动,效果很好。
  师:我有一句悄悄话,想请排头的小朋友帮我把这句悄悄话向后传,不过传的时候只许做动作,不许说话。清楚了吗?
  (师出示悄悄话内容:“我们都是好朋友”,学生进行传悄悄话活动。有的学生在做动作;有的学生面露难色,不明白传的是什么意思;有的学生见别人不理解,很着急……)
  师:请每组的最后一位小朋友说说你们前面小朋友传的话。
  生:(学生一个个你望我,我望你,摇了摇头)不知道。
  师:当你不明白他的意见时,心情怎样?
  生:心里很着急。
  生:心里很难过。
  师:(询问传话的同学)当你发现别人不理解你表达的意思时,你想干什么?
  生:我很着急,我想如果直接告诉他,那多方便呀!
  师:是呀,说不出,听不见,聋哑人的生活多么不便哪!
  
  三、 借助教参组织活动:有序操作,有效指导
  
  为了使教学活动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师在研读教参时,不仅要注意关于活动步骤的操作性建议,而且要关注编者在教参中提出的能够使活动有效开展的指导性建议,做到有序操作,有效指导。前文所述的《他们需要关爱》试教案例,教参中相关指导性建议是:“在组织换位体验游戏活动时,教师特别要注意此项活动的目的——感受到残疾人在生活上遭遇的痛苦。因为虽然体验游戏活动为儿童所喜爱,但是如果教师不能合理地组织教学、不注重话语的渲染,游戏也有可能会出现学生嘻嘻哈哈不严肃的情况,不能实现‘使学生感悟到残疾人的痛苦’这一目的,因此在这一活动中应注意把激发学生的同情心作为重点,让学生全员参与体验,在游戏中有所感悟和启发。”张老师在重新研读教参的活动建议后,对该环节做了修改。他首先组织学生观看残疾人运动会的录象片段,让学生感受残疾人的特殊性和他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再充满深情地叙述:“与大家相比,他们有眼却看不见五彩的世界;有耳却听不见美妙的声音;有嘴却说不出新中的话儿,唱不出动听的歌儿……让我们也闭上双眼,蜷起双手,一起走进残疾人的生活,感受他们生活的酸甜苦辣,走进他们的内心,感受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未成曲调先有情,教师的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学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音量适度、快慢适中的话语,荧屏上闪烁着残疾人自强不息的镜头。面对此情此景,学生肃然起敬,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有了沟通,有了理解,就能产生情感的共鸣,收到德育的实效。
  
  四、 借助教参开发资源:准确分类,合理变通
  
  开发教学资源,可以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智慧,从而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保证教学资源运用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教师必须依据具体的教育情境、学生的身心状况及接受特征,对教参中提供的教学资源进行重新编制。处理方式有三种:一是分类,切实搞清楚哪些是用来帮助教师理解教材、分析学情的,哪些是用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参与活动的,以防止运用中的错位;二是浅化,化繁为简,化深为浅,做到内容简洁,文字浅显,意思明了,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使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经验与体验建立联系,搭起教学内容通往学生生活世界的桥梁;三是补充,教参中提供的教学资源如果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须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合理补充。品德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现实的生活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新事物、新人物、新事件、新观点等不断涌现,这些信息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把这些信息吸纳到教学中,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鲜活,增强教育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