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警惕校本教研的虚假繁荣

作者:张秀荣 张金传




   校本教研是为了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从学校的实际需要和整体发展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教育特色进行的教育研究。它是促进教师成长的根本途径,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手段,是强化教学管理的重要措施,是衡量办学水平的标准尺度。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校本教研已经成为学校教研活动的重要形式。为了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应该警惕校本教研的虚假繁荣。
  
  一、 休让“叙事”成“虚事”
  
  作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总能遇到或难以忘怀、或感人肺腑的教育故事。把这些教育故事完整地叙述出来,并简明扼要地进行评析,就构成一篇教育叙事。教育叙事讲述的是教师身边真实的教学事件,它能够直接形象地反映出某个教育事件的具体过程。教师通过撰写教学叙事,可以揭示出隐藏于具体事件和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教育的规律和教育的价值。所以,通过撰写教学叙事,能使教师真正地成为研究的主体,真正地参与到教育研究中。
  校本教研贵在求真务实,在教育叙事中只有真实地记录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感所悟,才能真正地品味到教育的真谛。遗憾的是有的教师在教育叙事中不是忠于事实,而是人为地拔高了教育的作用,片面地夸大了教师的能力,把“教育叙事”演变成了“教育虚事”。为了突出教师的教学艺术,有的教师对故事情节进行添油加醋,有的教师甚至于杜撰故事。这种虚假的教育叙事不但无助于教师的成长,反而有碍于校本教研的正常开展。管理部门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对“教育虚事”加以限制。
  
  二、 勿让“案例”成“按例”
  
  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重点问题、难点知识、偶发事件、典型事例的处理过程和解决方法的叙述。它不仅记录教学行为,还讲述教学智慧;它不仅描写教学情节,还展示教学思想;它不仅剖析教学矛盾,还反思教育困惑;它不仅总结教学方法,还探索教学艺术。一个好的教学案例,就是一个生动而真实的故事,总能让人悟出其中的育人真谛,总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学会教学——正如教学本身一样——总是一种过程,一种形式和转化的阶段,在此期间,一个人做了什么,他就能够学到什么。”因此记录、整理教学案例,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有的教师为了省事,对教育现象没有仔细地进行分析,对教学过程没有详细地进行记录,缺少量的积累,就难有质的飞跃。于是,到了年终岁尾需要上交教育案例的时候,难以拿出成型的教育案例,没有办法只好上网“百度”,寻找到一篇现成的教育案例后,照猫画虎地按照现成的例子完成自己的“教育按例”。
  其实,教学案例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实际上,教师撰写的教学日志就是案例的再现。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你搞教育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一名教师,如果每次上完课后,都能结合学生的作业情况等反馈信息认真地进行教育反思,详细地记录下教学情境是否和谐,教学过程是否优化,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教学策略是否得当,双边交流是否活跃,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教学效果是否良好,学生掌握是否牢固,重点内容是否消化,基本能力是否提高……同时详细地记录下自己每节课的成功经验和教学智慧,记录下自己的失误总结和补救措施,记录下自己的教学灵感和心得体会,记录下学生的课堂收获和成长脚印……久而久之,自己的教学水平会在无形中实现质的飞跃。因为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记录自己平日的所做所思,进行日积月累的教育反思,是教师最根本、最实际、最有效的培训教育。作为教师,我们只要珍惜自己的教学成果,在平时善于积累教学心得,勤于总结教学经验,就能呈献出完美的教育案例。
  
  三、 别让“笔记”成“比记”
  
  为了更好地开展校本教研工作,一些学校制定出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评比细则。在校本教研工作评比细则中,要求每名教师在一个学期的时间里必须完成听课笔记若干篇,读书笔记若干篇,学习笔记若干篇。学期末根据教师完成笔记的篇数情况和字迹工整与否,对每一名教师的校本教研工作进行优劣评定。应该说这种做法的出发点是好的,它通过硬性指标督促教师积极主动地参加校本教研工作。
  但是仔细分析这种把“笔记”演变成“比记”的做法,仍有不妥之处。其实,笔记篇数的多少和笔记字迹的好坏并不能反映校本教研工作的好坏。检验校本教研工作好坏的标准应该是看教师的师德修养是否更加高尚?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否有所进步?教师的业务能力是否得到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否显著提高?应该在统筹考虑所有因素、全面分析各种情况的条件下,做出客观公正的准确评价。
  
  四、 莫让“反思”成“返思”
  
  “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在开业启事中写道:“投保条件:每日三省,写千字短篇。一天所见、所闻、所读、所思,无不可入文。十年后持3650篇来本公司。理赔办法:如投保方自感十年后未能跻身成功者(名师)之列,本公司愿以一赔百……”朱教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道出了提高教师素质的最直接、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教育反思!叶澜教授也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教育反思对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性。
  一名教师,如果每次上完课后,都能详细地总结出自己这堂课的成败得失,认真地记录下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科学,课堂提问的设置是否有效,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合适,意外情况的处理是否恰当,板书内容的设计是否合理,肢体语言的运用是否得体……并且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那么他离名师的距离一定会越来越近,因为这是教师素质自我提高的一个公开的秘密。
  然而,有的教师上课就讲,下课就走,全然不顾学生是否掌握、能否消化。等到需要上交反思记录时,才临时抱佛脚,回过头来进行“返思”。此时,当初的所思所想早已荡然无存,只能凭着感觉随便写点文字应付了事。这种事过境迁的“教育返思”没有任何价值,因为教育反思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教学的成败得失,是反省育人的方法技巧,是探索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
  校本教研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不要追赶时髦,而要脚踏实地;不要闭门造车,而要联系实际;不要好高骛远,而要放低起点;不过急于求成,而要放缓坡度。为了更好地开展校本教研,作为教师,我们要勤洗脑,常学习,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努力更新教育理念,为构建和谐社会培养有用人才。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