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尴尬”的口算教学

作者:姚晓洁




   [案例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口算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新课标强调“重视口算”。新课标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从传统的“方法统一和过分强调口算技能训练”转变为“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案例描述]
  
  片断一:人教版第五册《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观察算式,独立思考:
  20×3怎么算?
  2.汇报反馈:
  生1:等于60。
  师问:怎么想的?
  生1:我直接算出来的。
  师继续问:还有没有别的想法?
  生2:去掉20的0,乘3等于6,再加上一个0。师继续追问:其实就是把20看作多少?(生无语)
  师急问:就是把20看作()个十啊?(生答:2个十)
  师继续引导:2个十乘3等于()个十?(生答:6个十)
  师问:6个十就是多少?(生答:60)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口算过程?
  生无语……
  3.尝试练习:
  30×4怎么算?
  生答:去掉30后面的一个0,乘4等于12,再加上一个0,就是120。
  师费力地再次引导……
  片断二:人教版第七册《几百几十、几千几百乘一位数的口算》
  1.观察算式,独立思考:
  160×3怎么算?
  2.汇报反馈:
  生1:等于480,因为0不算,16×3等于48,再加上一个0。
  生2:笔算出来的,等于480。
  师问:还有别的思考方法吗?
  教室里一片寂静。
  3.教师引导:
  就是把160看作16个十,16个十乘3等于48个十,也就是480。
  4.尝试计算:1600×3
  师问:1600×3该怎么算的?
  生1:等于4800,因为160×3等于480,再加一个0。
  生2:16×3=48,再加2个0等于4800。
  师再次进行引导:
  也就是把1600看作16个百,16个百乘3等于48个百,也就是4800。生一片茫然。
  
   [案例分析]
  
  以上两个教学片断给我们一些思考:为什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对于口算的过程不能有较深的体验呢?为什么教师的这种口算过程的表述学生不能理解呢?口算教学到底怎么了?也许身为一线教师的你在进行口算教学时,也常常试图体现新课程的一些新的理念,注重让学生经历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索口算方法,再形成一定的口算能力。然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看到以上类似的尴尬场景。我们是否应该考虑一下以下的几个问题:
  思考一:是教师所定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认知实际有矛盾吗?
  口算教学的教学目标是鼓励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算法的特点,从而选择既好理解又优化的一种算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发现,学生最终所用的“算法”与学生所学的“算法”是完全不同的。他们所选用的口算方法大部分属于一种定势的影响(如上面两个片断中所显示的,或家长的教会,或自己的直觉,而教师却始终不能把学生的思维“拉”向教师所希望的轨道上),学生对这种算法往往是浮于表面的,因而在学生的头脑中找不出科学的依据。究其原因,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已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逐步过渡到半具体半抽象思维阶段,但还没有完全进入到抽象思维阶段。虽然学生已不再单单地靠直观形象的实物支撑来进行学习,在他们的头脑中,也已经具备了一些转化能力,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学生仍然还需要一个具体的体验过程。
  口算教学过程,在本质上是一种技能形成的过程,也是一种认识的过程。这种过程只有以明确的、具体的目标作为向导,才能顺利、有效地进行。否则,师生双方就像在黑暗中走路,只能摸索着前进。而口算教学,它的目标的抽象性与操作性的矛盾,以及它的高度统一性与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的矛盾非常突出。基于这一点,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起点,在课前充分了解学生已知的知识经验,挖掘学生的原认知,明确探究的目标、方向,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口算方法。因此,我们根据学生的回答:“去掉末尾的0,算好后再加上一个0,让学生给自己的算法找一个合理的解释,减少了教师教的成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能顺利地揭示出自己的“土算法”与“几十就是几个十,几百就是几个百”之间的内在联系。
  思考二:是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有问题吗?
  在口算教学中,教师往往想让每个学生有说话的机会,试图通过“说”提高学生对口算过程的认识,通过“说”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然而事与愿违的是:在口算教学中,学生往往“只会做,不会说”,颇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味道。
  深思之下,应该教师是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出现了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以教师自己的学习体会当作学生的学习体会,把自己的理想体验强加于学生的身上。也正因为这样,教师往往采用简单的“你怎么想的?”来让学生进行开放式的回答,然后从中得出算法。对此,学生却因为没有较深的体验,因此,也就没有教师所希望的回答,造成“口算教学的尴尬”场面。
  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学习数学惟一正确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实施“再创造”。因此,在口算教学中,更应该注重让学生在教师的适时引导下,以具体形象的教具、学具(如几十演示为几捆小棒)为中介,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操作感知。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让学生发展自我。因为成功的体验对于学生正确地理解算理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的、独立的个体,是课堂上主动求知、自主探索的主体。在教学时,教师要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抓准教学的真实起点,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而服务。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