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方式的变革

作者:卢立涛




  教学方式是教学方法的活动细节,它体现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的操作过程。不同的教学方式会使教师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以至于影响学生的学习风格。本次课程改革把教学方式的改革作为重要内容,把教学方式的变革看作培养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有创新精神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学生的核心措施。那么我们的教学方式是怎样的,有没有必要变,怎样变,又如何保证变革成功呢?
  
  一、目前的教学方式需要改变吗
  
  一个比喻很生动地描述了我们教学方式的发展状况:“一位19世纪中期的外科医生神秘地穿过时空隧道来到21世纪初的手术室,在那里,他看到了他完全不认识的手术器材,他不知道怎样做手术,他不知道他如何才能帮得上忙。而一个教师搭乘同一辆时间转换器来到我们现在的教室,他发现除了课程内容上有一些细枝末节的改动之外,教学方式几乎没有任何变化,他能很轻易地从21世纪初的同行手中接过教鞭继续教学。”这个比喻反映出我们的教学一百五十多年来在保持着传统的方式。在这里需要问一句:教育对教学方式的要求存在实际价值吗,是单纯为了变而变吗,教学方式真的有必要变吗?我认为,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解释。
  第一,这可以从知识载体的变化来得到解释。人类所使用的知识载体形式决定了人类的教学方式。也就是说教学方式的发展是受生产力、经济科技和教育发展的水平所决定的。我们说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教育,在那个时候,人类还没有创造出物化的得以承载知识的工具,这样,教育的方式也只有通过言传身教,主要通过年长一代的人把所积累的珍贵的经验通过基本上一对一的讲授法传递给下一代,知识的承载主要通过人的物理的大脑来承担。在这种情况下,讲授这种教学方式是天经地义也无可选择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竹简、布帛、纸等的发明,承载知识的工具多样化起来,但其形式仍是单一的文字形式,这决定了作为教师进行教学的方式仍是依照书本知识进行讲授,而且在封建时代,受教育的权利只有少数人掌握,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这决定了以教师为知识权威而向学生讲授的教学方式成为必然。在西方,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对不同人才的需要,在课堂里才逐渐出现了观察、实验等的教学方法。由于工业化生产对教学效率的要求,大班化教学的形式普遍流行,以此为基础的教师讲授、学生学习的方式存在是没有争议的,要求教学方式进行变革似乎缺乏动力。到了近代,在知识经济蓬勃兴起、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同时,大量的知识爆炸般地涌入学校的生活,各式各样的知识载体如音像、光盘也纷纷涌现,刺激着学生的视野也干扰着教师的传统教学方式。学生不再通过课堂上教师的讲授这一单一渠道来获取所需知识,不同内容的影像光碟制品以及四通八达的网络都成为更吸引人的信息来源。这样的形式对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师来讲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对其一贯采取的讲授法也带来冲击,教学方式的变革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成为可能,也成为教育改革自身的选择。
  第二,充分关注人的发展的需要。传统的教学要求教师以相同的方式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以相同的方式学习相同的学科,然后以相同的测验接受统一的评价,从而甄别出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不良的学生。这种乍看起来相当公平的教学是以假设每个人都是相同的思想为基础的。在这个过程中,儿童自己的个性、思想、身心特点完全不被重视,大班化教学完全适应的是大工业生产时代对效率的要求,教师教学的目的在于让所有的学生在特定的时间按特定的速度掌握特定的内容,并且以同一个标准来评价不同的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忽视了学生是有着独立性和独特性的个体。在并未认识到儿童是的确与成人不同且不是所有的人都适用某一种教学方式来学习的个体之前,在没有充分认识人的特殊性和人的价值之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掌握教育权利的人的主观意识中是根深蒂固的。随着教育改革运动的发展,在传统的教育及教学方式逐渐显现出它固有的疾患——使教育、使教育出的所谓人才不能良好地与社会相适应的时候,人们开始关注课程内容,同时也对教学方式发出了要求改革的呼声。对不同的教育内容怎样用更适宜的方式教给学生,怎样把教学的方式与学生在其现实生活中经常接触的获取知识的手段相结合,用怎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及创新性,从而实现所有的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等等,就成为我们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关注的问题。
  而且就我国的现状来讲,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究其原因,我认为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
  
  二、教学方式变向何处
  
  教学方式本无所谓好坏,只要适合所教授的学习内容的展示,能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完成教学任务的方式就是好的。不能说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就是不可取的,它毕竟在漫长的教育历史上作了重要的贡献,而且在目前的教学当中仍是主要的一种方式。比如对于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要让学生去了解,我们就不可能带领他们一一地去发现,一一地去体验,这样很没必要而且也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教学方式的变革,其目的是让富有个性的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释放内在的能量,从而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使课程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也就是说,教学要在现有的现代化条件下,充分运用可资利用的各种手段与媒介,把不同的教学内容蕴含在不同的教学方式中达到教育的目的。我们承认,课堂教学方式不是自古已然,也必将如是的东西,它本身也是通过变革和发展而确立的,那么在现阶段,教学方式的变革要走向何处呢?
  第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由于知识载体的不断丰富,远远超出了以纸张为唯一载体的印刷时代的界限,所承载的知识量也远非教师所能知晓。教师应该从知识权威的神坛上走下来,不再把对教科书的解读作为唯一的方式,可以借用信息技术的手段,通过恰当的课件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学习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并且在多媒体的教学环境下,使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必要的资源和空间。当然我们提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帮助教学方式实现变革,但要防止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而运用教育技术的现象,对教学没有任何实质性帮助,徒费人力、物力和财力。
  第二,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在于培养学生自主、独立、能动和创造地进行生活的能力,教学方式是否成功也最终落实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从这个角度讲,教学方式的变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旨在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那么这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就是教师要创设一种有利于这种学习的情境和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起的作用是“指导”或“帮助”,而不仅仅是“传授”或“教导”,教师要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努力实现学生潜能的发挥,独特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2)合作式的教学方式。现代社会是一个强调合作的社会。教师教学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能力的提高,而且要使学生形成一种合作的观念和意识,在明确的责任分工下进行互助性学习。这种教学方式的实行决定了教学不仅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的过程,有利于学生今后社会性的发展。
  (3)主题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对于一些特殊的课程内容,比如社会课,可以要求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如关于环境保护这样一个主题来开展学习活动。教师在学生收集信息、整理资料以及分析结果进行讨论过程中要能很好的进行组织,保证学生的活动是与教学所欲达到的目标相一致的,并且在学生的讨论出现问题时,能给予及时的指导。这种教学方式给予学生很大程度上的自由,能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实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从而加快学生的发展。
  
  三、如何保证教学方式的变革
  
  教学方式的变革成为必需,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体现者,那么如何保证教学方式的变革成为现实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要保证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教学方式的改革也就无从谈起。我国当前中小学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阴影的笼罩,在应试教育观念尚未获得根本转变的情形下,学校所实施的教学改革也变得缺乏成效。在社会普遍关注分数,忽视学生个性培养的教育观念的情况下,讲授之外的教学方式就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所以说观念不转变,教学方式的改革就没有了方向和基础。
  第二,要确保教学评价的变革。教学方式的变革需要有教学评价做相应的改变从而确保教育方式变革的成果。如果仍以应试教育的模式来管理和评价教师,是不可能让教师生发出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来的。教学评价的改革是关系教师切身利益的事情。不能鼓励教师大胆创新,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但对其成绩的评价用一种僵化刻板的标准来进行,这样,教师即使有更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也会仍沿用传统的方式来迎合评价的指向,导致教学方式的变革流于空谈。
  教学方式的变革关系到教育观念能否真正贯彻到底,方式不改变,我们整个教育改革所倡导的新的理念也就难以找到应有的归宿。所以,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应该从学生的发展着手,也为了民族的振兴,加大力度把教学方式的变革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陈时见,朱利霞.现代教学方法发展的背景与趋势[J].基础教育研究,2001(6).
  [3]刘锐权,钟锡钊.变革教学方式,构筑创新学习平台的构思与实践[J].教育导刊,2006(1).
  [4]陆真.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对科学探究的再认识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5(9).
  [5]任效峰.浅析新课程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与接收式学习[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6(2).
  [6]王德斌,胡荣华.教学方式的五个转变[J].湖南教育,2004(02).
  [7]邱裕仁,徐春莹.教师角色转变与教学方式变革[J].校长阅刊,2005(10).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