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让校本课程真正体现“校本”
作者:华静雅
一、明确校长的角色地位
可以这样坦言,作为学校领导,首先考虑的是以法治校、以德立校、特色强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言及课程的开发和管理,总以为是专家学者的份儿,然而,当我们深入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时,对“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开发和选择合适本校的课程”引起了重视,并对“适合本校”的内涵有了更深的理解。笔者认为,校本课程同国家课程一样,共同服从于课程培养目标,是共同为促进学生发展服务的。开发校本课程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更是实现办学目标和建设学校特色的重要载体。从这点出发,校长不仅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策划者和掌舵人,更是管理者和组织实施者。
当我们分析学校半个世纪的发展轨迹时,清楚地看到从八十年代初起,学校就建立了科技模型制作小组,科普教育给学校发展注入了无限活力。于是我们通过调查问卷、教师座谈,建立了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重订了“强学力行”校训,为秉承传统,启迪未来,决定开发《科学与生活》校本课程资源,并作为探索“在实践中求真,在实践中求学,在实践中求发展”办学理念的重要途径。在分析学校环境设施、教师队伍现状、地方课程资源、学生和家长需求的基础上,校务委员会及时对《科学与生活》课程进行了研究论证,并正式向全校师生宣布。紧接着,我们着手制定该课程的实施方案,对开发目的、课程内容、课程形态、实施途径、课程资源建设、经验的提炼总结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性意见和要求,构建了开发课程资源和实施的总体框架。
校本课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秩序的系统,加强管理是校本课程方案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而强化服务意识,抓住学生的课程学习是管理的核心。为了实现管理的最高形态,我们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努力创建合作交流、尊重差异和多元的教研文化。学校成立了《科学与生活》校本课程实施指导小组,建立校本课程研究制度,对该课程与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及其他学科的融通与整合,进行协同指导。特别重视引导老师充分利用校本教材,统筹和组织社区、家庭和社会力量,整合资源,优化课程形态。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深入课堂现场,与教师一起研究教学设计,鼓励教师创新,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并初步构建了“科学知识、技能,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行为习惯”为主要内容的学习评价标准。我们认为,校长如能定期组织交流评比对丰富多彩的课程实施行为,不断提炼总结,并及时作出评价与奖励,就能不断推进课程方案的顺利实施和资源的动态生成。
二、注重教师的主体参与
校本课程模式主张,作为具有一定教学智慧和教改创新的教师群体应该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研究者和实施者,因为促进教师发展本应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重要目的之一。
在《科学与生活》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感到随着国内外科技的迅猛发展,科普教育的信息量不断扩大和更新,内容复杂,尤其是丰富的地方科技教育资源,分布在社会、经济、环境、生活等各个方面,动态性、生成性的特点非常明显。只有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才能在了解学生发展的基础上,深入社区现场,及时收集,因材施教。因此,我们在开发课程资源时,不仅依靠学校科技辅导员,更依靠一线广大教师。其主要做法一是借助社会力量和充分发挥学校科普教育骨干教师的作用,分期分批培训科技辅导员,形成学校、年级组、学科三级科普教育网络。二抓鼓励教师根据地方科技文化传统、社区农业科技成果和自然及生态环境特点,挖掘课程资源并加工整理,成功地自编了校本教材《科艺苑》。其中包括模型制作、民间工艺、种植园艺三个主要篇章。同时,指导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不同年级的教学要求,编写课程方案,并对授课时间、内容和方法逐一研究,初步形成了该课程的教育纲要。
在课程实施中,我们首先重视了科技特色学校的远景创设,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全校教师建立共同的价值目标,发挥全校教师对课程实施的主人翁作用。二是在创设开放民主人际环境的同时,老师们自主营造浓郁的科普氛围。数十米科普长廊、四十余幅大型科技教育彩色喷绘,穿越时空隧道,向全校师生昭示了中外科技的发展历史,拓宽了师生的科技视野。三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强校本培训,努力提高《科学与生活》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国家课程的整合能力。老师们不断寻找切入点,促进科普教育“学科化”,把科普知识、技能渗透于语文、社会、数学等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课程,实践中,老师们把综合实践活动的板块作了科学处理,科学学科的探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劳动技术、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都由学校设计,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在实践中拓宽了“科技与生活”的知识面,在各类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研究家乡。
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教师群体是一个合作性的、社团的、协作的系统,教师们的奇思妙想随时可见,每位教师都成了有创意的主体。三十余篇《科学与生活》实践活动方案在市级以上评比中获奖,沈宏良老师科学课教学设计《蜗牛》发表于《与新课程同行》。陆多林老师的科学活动课在“全国小学科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上展示获一致好评。七位老师的青少年科技活动理论研究文章获省级奖项。实践证明,由于教师成了课程实践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创造力的发挥便是校本课程动态发展中的不竭动力。
三、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
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是开发校本资源的根本宗旨。《科学与生活》校本课程的构建,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学生对模型制作、电脑制作、种植技术等技能性项目十分感兴趣,同时十分喜爱学习天文知识、环保知识、能源知识等。在数十种兴趣爱好中,全校有60%以上的同学十分想了解和研究“科学与生活”的关系。于是,我们从原来单纯的科普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呈现形式逐步转化为《科学与生活》课程资源设计方案,逐步形成贴近学生既有经验和自身能力的社区和地方人文科技资源。
在课程实施中,《科学与生活》的实施模式的明显特点是实践性和探究性。在校本课程编撰后,为了提供物质层面的资源要求,学校开辟了百余平方米的科技展览室和“金钥匙工作室”,开辟了千余平方米的农业劳动技术实践基地,建立了八个社会实践基地,通过课程实施,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动手实践。
根据课程内容,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科普活动是有效的实施途径。如近几年开展的“在生活中寻找科技发展的足迹”、“漫游科学世界”、“绿色植物知多少”、“科学小实验展示会”、“科艺信息交流会”、“科学之谜讨论会”等系列主题活动以及科技金点子、生物百项调查、头脑OM等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校本特色。学生从生活中,惊喜地发现了科技的存在,逐步理解了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把自己受到的科普教育回归到他们原有的生活中去。不少高年级学生运用科技教育成果自主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满足了学生现实学习需要和未来发展需要,显性学习需要和潜在素质的发展需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