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加强心理体验 解脱道德困境
作者:徐初苗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思想、品德、知识、技能、美感等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以个性心理活动为基础。”在某一道德情境当中,个体总会在本质上处在一个矛盾境地:或利己,或利他,并由此演变出许多复杂的道德行为与道德关系。这时,他往往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心理冲突”,他需要做出选择以指导自己的行为。权衡轻重,“利益”是驱使个体最终行动的本源。当考虑个人的利益多一些的时候,他做出的选择就会与社会公共期望不符。当考虑他人利益多一些时,他就会做出与社会公共期望相符的行为。因此,从这个层面上定义,道德教育的着力点就是最大可能地加大“利他”行为的权重,使个体做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并让他们获得做出这种行为所带来的积极的精神体验。
《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学生的思想品德是接受外部影响并经过主体内化过程才形成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人的道德认识来源于主客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内心的矛盾、冲突,在不断体验内心的矛盾、冲突中,道德认识也逐步得到巩固、深化。因此,品德教学就是要把握学生道德行为的心理要素,在真切的生活情境中多元体验,促进“自省、认同、内化”这一道德孕育的心理过程,让学生感悟到“利他”行为所产生的良好的社会效应及愉悦的内化历程,这样才能增加促使学生做出符合社会公共需求的行为的动机,解脱道德困境。
一、从负面体验中顿悟,理解两难困境
在道德两难情境中,增加“利他”行为的权重是“正面体验”,即“好的行为会产生好的结果,应该做”;而减少“利己”行为的权重就是“负面体验”,即“坏的行为会产生坏的后果,不能做”。在一般的品德教学过程中,我们习惯于正面引导为主,而文本的内容也以正面呈现为主,这就造成学生的心理体验不够丰富,因此,有必要在教学情境中引入“负面体验”,以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
如教学“保护环境”时,把学生带到受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污染的河边,让学生闻闻那弥漫在空气中的恶臭,看看人们掩鼻行走的情形,想想它们将流过田园果林,污染蔬菜瓜果,最终进入自己的身体……在这样一个鲜活的“负面”体验环境中,使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并在自责中顿悟,自觉接受“不保护环境,最终受害的是人类自己”这一观点。这样的负面体验所生成的道德观念比一味地正面体验要深刻得多,真实得多。
二、从冲突体验中觉悟,化解两难困境
学生品德发展的每一个过程都伴随着道德判断过程。为此,品德教学中,我们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应该这样做或者那样做,而是应该培养学生心理思辨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积极引导学生通过道德实践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进行道德认知冲突的自我抉择,加强道德推理判断的技能、技巧等形式训练。有人说人生就是做一道是非题,有时,不仅仅是对还是错,更多面对的是似是而非的两难选择。如果我们的品德课不能给孩子留一点儿难以遗忘的东西,那就是不成功的。
在教学“保护动物”时,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吃晚饭时,妈妈端上来一盘红烧麻雀,说是要给明明补补身子。面对香喷喷的红烧麻雀肉,明明很为难。不吃吧,妈妈已烧好了;吃吧,又于心不忍。请同学们说说明明该不该吃?”这是一个十分真实的两难情境,经过激烈的争论,同学们的观点渐趋一致,认为这次吃不吃麻雀肉已不是关键,关键是要和妈妈达成协议,以后不再买麻雀了。学生在真实的内心冲突体验中觉悟,真正接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这一观念,在“伤害动物”与“保护动物”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也就顺利地化解了两难困境,又培养了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
三、从对比体验中醒悟,破解两难困境
儿童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小学生总是更多地关注反差明显的事物,更容易激发他们的思维。因此,在品德教学中可运用反差强烈的“对比体验”来帮助学生破解两难困境,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人生天地间,孝道最为先。然而,现在的孩子却并不懂得去孝敬长辈,“孝”正在下一代中流失。因此,让学生养成关心父母、体贴长辈的情感与意识成为了一个难点。在教学“关心父母”时,教师设计了两个开放题:“父母为我们做了什么?”“我们为父母做了什么?”首先让学生通过访问父母、长辈、邻居以及自我回忆等方式寻找相关生活事例,初步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然后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收集的素材,话父母之勤,诉父母之苦,体父母之爱。大家纷纷流露了真实的情感,有的说:“父母养大我们非常辛苦,可我尽惹他们生气。”有的说:“我每年的生日,爸爸妈妈从不忘记,可我却不知道他们的生日……”
最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父母为我们做得多,我们为父母做得少”这一结论,再次感受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爱,从而让学生体验到一种心理的落差,激发起他们“关心、体贴父母”的强烈情感,在对比体验中传承孝敬长辈的中华美德。
四、从角色体验中领悟,分解两难困境
儿童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很难对生活之外的事物产生关注与共鸣,因此,在进行养成教育时,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设计与文本相呼应的道德角色,拉近学生的心理距离,在角色迁移中真切体验,深切感受,寻找正确的人生方向。
在教学“劳动不分贵贱”时,可引导学生利用假日进行“社会角色体验”活动。在父母或亲戚的工作岗位上体验一天,或当一名“经营者”,或当一名“家庭主妇”,甚至于当一名“城市的美容师”……并完成一篇体验日记。“我是一名清洁工”、“我是一名解放军战士”、“我是一名交警”、“我是一名农民”、“我是一名营业员”等体验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真实感受,学会适应不同的环境,认识到“劳动是光荣的,劳动没有贵贱之分,只有分工不同”,从而形成“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初步观念,在人生的天平上找到合理的支点。
五、从向善体验中感悟,释解两难困境
“人之初,性本善。”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儒家就指出“良心”是道德心理的集合和道德功能主体,其中的精华仍对今天的道德教育具有借鉴意义。从心理上来说,每一个儿童都有成为好孩子的强烈心愿,因此,品德教学就是抓住学生的“向善性”,创设情境,在向善的体验中开启学生的善念,内化学生的善端,养成学生的善行。
在教学“当冲突发生后”时,先将课文中的几幅插图(强强不小心撕破了洋洋的漫画书;强强和洋洋过“三八”线的滋味;洋洋哭着回家,家长:“别人要是打你,你一定也要打他,不然就吃亏了”。)串联改编成“道德情境剧”,并在三个场景中分别提炼出正反相对的三组体验题,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积累、初步的道德经验对正区和反区作三次选择和辩论。学生每一次对正区和反区做出的体验都是一次心灵的选择,从中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感悟到原谅别人是一种美德,从而树立向上的道德态度。三次选择丰富和深化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在不留痕迹的道德情境中,自觉参与到对“真、善、美”的追求,从而圆满释解两难困境。
学生的生活是多元的,心理也是多元的,因此,品德教学的体验也应该是多元的,这样才能帮助他们走出道德懵懂期,健康成长,成为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