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解构语文“接受性学习”
作者:袁昌仁
视觉接受。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视觉可以获得外部信息的85%。视觉是最可靠的感知器官,比如默读,就是学生自主地根据视觉快捷地接受文字材料传递的知识信息。还有观察客观事物,接受“大语文”传递的课程资源;看板书,接受教师荟萃的语言精华;看表演,接受学生探究反馈的文本知识。尤其是看音像图画,更是接受学习的好途径,苏教“bpmf”,教材安排学生看“情境图”:许多人爬上山坡(pō),去看大佛(fó),一个小孩用手摸(mō)大佛,爸爸告诉他:“你听,大喇叭里正在广播(bō),大佛是文物,不能用手摸。”儿童在“眼见为实”的看图中轻松愉快地接受了抽象的拼音文字符号,达到了学习目的。
听觉接受。一是听讲解,即听教师关键处的切入、重点处的推敲、难点处的点拨、疑惑处的启迪、训练点的诱导、精妙处的赏析。二是听范读,范读是教师的天职,学生接受教师范读传递的汉语言文字附着的音韵美、内涵美、情感美。三是听交流,在师生合作互动交流中取彼之长,补己之短,达到知识共享。四是听评价,激励学习信心,反思学习效果,及时调控学习策略。五是听课件音乐。“音乐是通往思维和记忆系统的高速公路”,高雅音乐一旦被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学生就会通过音乐这个媒体获取语言信息,“让他们愉快地步入语文所营造的那座无比神圣的殿堂”。
口头接受。口头接受包括声读(朗读、诵读)、复述、吟味和口语交际。尤其是唱语境歌和提问质疑更是口头接受的最佳方式。苏教版“bpmf”的“语境歌”挺受儿童的欢迎,学生在欢乐的歌唱中接受了b、p、m、f的学习。质疑是属于学生的高级学习技能。李政道博士说:“要学问,先学‘问’;不学‘问’,哪学问?”学生在质疑问难中能接受到深层次的知识。
心理接受。从心理学观点来看,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向的、主动的智力活动,是一种“感官外显活动”与“心灵内觉体验”相结合的生命活动。心理接受包括以下层次:①心读(通过内部语言阅读文本资料,领悟词汇的语境意义);②心记(现代阅读学认为,阅读是一种吸收和转换信息的心理过程);③心想(联想与想象是心智活动的内觉体验);④心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⑤心感(接受文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大脑接受。大脑是人接受知识、承载记忆、加工信息、创造智慧的思维器官。南宋哲学家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古人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与思考密不可分。阅读获得的知识,经过思维加工,就把养料溶进儿童的精神中,落实到儿童的行动上,在生成知识与能力的同时,发展了儿童的思维。比如儿童运用关系表象进行直觉思维,对文本意义达到整体感知;运用概念进行逻辑思维,对文本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达到整体感悟;运用属性表象进行形象思维,对文本进行分解、组合、联想、想象(包括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儿童就在头脑里浮现出相应的形象,达到整体把握文义的目的。
行为接受。学习不只是读书,凡做事皆是学。行为接受是一种“做中学”,比如做读书笔记,学生摘抄妙词佳句,写出读后感想,就获得了知识学问,“作笔记则能使知识精确”。再如合作探究动手做实验,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从中就能获得动作技能和智慧技能。还有书面交流,习作“我手写我心”,更是一种基础技能与高级技能的完美结合。做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许多知识就能变成了自己的东西。
接受性学习从本质上说有三大特点:一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二是学生学习的适合性,三是学生学习的整合性。
学习的主动性。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在接受性学习中,学生怎样“接受”前人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把它转化为自己内在的东西呢?历来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知识是靠外力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去的,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学的方法是“注入式教学”,表现形式是倚重讲述,先生讲,学生听,先生写,学生抄,培养出来的学生多是惟书惟上的书呆子,毫无创造性可言。这种消极的、低效的、被动的、无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理所当然要遭致人们的批判与唾弃。另一种观点认为,要充分发挥儿童接受性学习的主动性,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让儿童通过自己的智力活动“自我建构”知识体系,主动调出自身原有的经验储备和知识储备,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去接纳新知,并把新知同化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这种积极的、高效的、主动的、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得到了人们广泛的赞赏与推崇。这种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与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有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一方面,它们都把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主动搜寻、研究、调查、检验、提出质疑的过程;另一方面,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结果都要由学习者主动接受与同化,才能形成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衡量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或是无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的试金石,关键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是否突出,学习者的主动性是否得到体现。
学习的适合性。所谓接受性学习的适合性,是指注意学生接受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要尽量接近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根据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那种处在最近发展区以外,其中包括现有发展水平和超越最近发展区两种情况下的学习不可能促使学生思维。因此,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时要充分注意到儿童的接受能力,不应提高或降低课程标准,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学习的整合性。接受性学习在本质上是“全息”的身心统一的成长着的生命运动,“接受”它不是哪一个感官的单兵作战,而是所有的感官协同配合。比如朗读,就是一种口、脑结合的接受性学习,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法国有关视听教育的调查报告指出:“光听只能记住15%,光看可以增加到25%,视听结合能达到65%的水平。”宋人郑侠在《教子孙读书》中说:“淡然虚而一,志虑则不分。眼见口即诵,耳识潜自闻。神焉默省记,如口味甘珍。一遍胜十遍,不令人艰辛。”这就是各种感知觉器官整合接受知识获得的最佳学习境界。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相辅相成”,解构“接受性学习”的目的,在于客观、公正、科学地认识“接受性学习”,知道“接受”知识信息的渠道是多元的、立体的、交叉的,在教学中,我们要用好这把“双刃剑”。如果我们仅仅把“接受”的渠道定位在“师讲生听”上,那么接受性学习必然滑向“灌输式”、“注入式”一边教学,就不能很好地落实新课程理念,所以我们应该指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
责任编辑: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