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警惕数学思维过程中的“隐性牵引”
作者:王志南
教学片断:教学苏教版P44例1
师:我们共同回忆一下分数乘法应用题依据的数量关系式。
生:单位“1”的量×比较量对应的分率=比较量
师:对,首先请同学们用这个数量关系式来解答复习题。
学生解题,汇报。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自主阅读例1,分析题中含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式。
出示苏教版P44例1
西林果园有桃树360棵,占果树总棵树的。西林果园有果树多少棵?
师:这道题中单位“1”的量是什么?比较量是什么?谁又是比较量对应的分率?
生:把果树的总棵树看作单位“1”的量,比较量是桃树的棵数,是比较量对应的分率。
师:回答得很好!那么谁能找出这道题中含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生:果树的总棵数×=桃树的棵数
师:果树的总棵数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生:未知的)对了,我们可以用上面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引导学生解设,列方程解答。
师:如果用算术方法解答,你会吗?(生:会)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数量关系,这道题已知什么量和什么?要求什么?
生:已知比较量和比较量对应的分率,要求单位“1”的量
师:(板书:单位“1”的量×比较量对应的分率=比较量)根据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单位“1”的量该怎么求?
生:比较量÷比较量对应的分率=单位“1”的量
师:好,下面请同学们独立用除法来解答这道应用题。
和这位老师课后交流的时候,他感慨地说,这班孩子,平时倒挺活跃的,听课老师来了,有些紧张,不敢回答主动问题了。在给这位老师定教学评定等级的时候,按理说,对这样一堂教师分析教学内容到位,教学层次清晰,引导学生思考有序,学生配合融洽的课,给个A级是适合的。(共A、B、C、D四级,A为最高级别)然而,反复回味这堂课,总觉得这教学过程缺少了些什么?总让人感觉心里有点疙疙瘩瘩。
思考这个问题到了晚上,才觉眼前一亮。在帮助学生理解例1题意的时候,教师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分析题意,示意学生用列方程解答。在教学用除法解答例1的时候,学生已有的基础,已完全有能力用除法来解决例1,然而教师还是不放心,继续提问学生思考如何用除法解决问题?这样的牵引不仅多余,而且掠夺了学生的自主思考权。
仔细回味这一教学过程,不难发现:教师对学生思维启发过程中无意地陷入了“隐性牵引”之中。师生在解题分析中的交流中,教师提问环环相扣,密不透风,学生回答准确流畅、了无破绽。看似真实的师生互动对话,实则是低层次、低价值、低效率的师生问答,看似引领学生共同经历思维过程,实则教师一语牵引学生思维过程,学生亦步亦趋,不感越雷池半步。
这样的思维启发过程,久而久之,学生将丧失自主解读数学文本的能力,即使头脑聪慧的学生,也会陷入教师预设好的思考路径中,形成思维过程的“路径依赖”,不再会萌发富有个性的创新解题思路与方法。学生掌握的是如何僵化地套用模式,进行数量的查找与替换,简单解题思路的复制与粘贴。可以说,这个教学环节预设的失误就在于教师理念的落后,不相信学生的能力,放不开手脚,一味地牵引学生的思维过程。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走进教师预设好的师生问答中,因而学生也就无法充分体验探索的艰难与快乐、思维的困惑与恍然,合作的分歧与共振。这样的教学,教师让学生享用了一道低效的“思维训练快餐”,而无法实现让师生共同经历探索数学、建构数学、感悟数学的过程。
对这一教学环节,可以这样设计:
师:请同学们自主阅读例1,边读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教师出示阅读提示:
1.通过读题,你读出题中有几个量,分别是什么?
2.这些量可以建立怎样的数量关系式?
3.根据已有的经验,你觉得这道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题?为什么?
4.你有其他解法吗?
这样的设计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主体地位,又能体现教师思维引路的作用。教师让学生自主的解读题意,寻找数量间的数量关系式,寻求解答问题的方法,尝试自主的数学建构,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路径依赖”,从而真正实现教师对学生思维过程的有效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