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让“扑克牌”走进数学课堂

作者:高威华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尤其是玩扑克牌,是小学生最喜爱的娱乐活动,如果能把“扑克牌”引入数学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爱玩、好动的心理需求,使学生在欢快、活跃、情绪高涨的氛围中积极动脑、动手、动口,以趣激疑,以疑促思,从而使课堂气氛妙趣横生,生机勃勃。
  
  一、巧用“扑克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一:《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昨天我刚学了一个本领,今天忍不住想来卖弄一下,你们愿意成全我这个愿望吗?
  生:(齐答)愿意!
  师:[师拿出一副扑克牌]这是一副扑克牌,从A到9,A表示1,我学的本领是你们任意从中抽出几张,组成一个多位数,我都能在不计算的情况下迅速判断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
  (显然,学生对能有机会考老师感到异常兴奋,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生:一个学生上来抽出3张牌,分别是2、9、7,组成279。
  师:279能被3整除。不信你们在下面算一算。
  (有的学生马上在下面计算着。)
  生:一个学生上来抽出5张牌,分别是5、2、4、7、6,组成57246。
  师:57246也能被3整除。
  (又有学生在下面计算着,并轻声说,真得能被3整除。)
  生:(手举得高高地,站了起来。)老师,我知道了个位上是3、6、9的数都能被3整除。(受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和前面两个数的个位是6与9的影响。)
  师:真是这样吗?那么我把这组数的后面两张牌调换一下,变成57264,这个数能被3整除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个数的个位不是3、6、9,所以不能被3整除。
  师:那你用笔在本子上算一算。
  (学生计算后点点头,有的学生轻声说,这是怎么回事?)
  师:刚才你们抽的这两次,组成的数都太小了,能不能多抽几张,组成一个大的数把老师难住?
  生:一个学生上来抽出8张牌,分别是1、2、8、9、1、6、5、7。
  师:(学生抽完后,我还没等他摆完,就自信地说)不管你把这8个数怎么摆,组成的8位数,一定都能被3整除。
  (有的学生不信,马上在下面把这8张牌组成几个不同的八位数,并通过计算验证。)
  生:(部分学生验证完后说)哇!老师真厉害。
  师:同学们,你们想学这个本领吗?
  生:(齐声回答)想。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等下就知道这里面的秘密了。
  [评析: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教师巧妙地用“扑克牌组数”导入新课,唤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吸引学生在短短的时间里沉浸在渴求知识,探求知识的气氛中,引起学生高度的注意和广泛的参与,起到以趣促思,以思增趣的作用,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境界,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向活跃状态,让学生很自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后面的成功进行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巧用“扑克牌”学习新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二:《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喜欢玩扑克牌吗?
  生:(大声齐答)喜欢。
  师:(师拿出一副扑克牌)下面我先宣布一下玩牌游戏的规则:把全班同学分成两个队,第一、第二组叫黄牛队,第三、第四组叫水牛队。每队选代表上来抽牌,扑克牌中有A至9和大小王,A表示1,大小王表示0,每次只能抽一张,把抽到的牌贴在黑板相应的数位表中(黑板上预先写上两组“个、十、百、千”的数位,在数位下面用厚纸板作成一个槽贴在黑板上,用来放抽出的牌。),每次两队各派一名代表来抽,第一次抽到的牌放在“个位”,第二次抽到的放在“十位”,第三次……哪队抽到的牌组成的数大,哪队就赢。
  (两队学生依次抽牌,前三次黄牛队抽出的牌分别是方块6、黑桃8、梅花7;水牛队抽出的牌分别是梅花4、方块A、红桃3。)
  第四次抽牌:
  此时,有的学生攥起拳头,有的学生瞪大眼睛,有的学生喊:“一定要抽到9!”
  师:我发现前面三次抽的时候,你们都不着急,这会儿,有的同学攥起拳头,瞪大眼睛,你们为什么这么激动啊?
  生:千位上的数字太关键了,胜负就看这一次了。
  师:刚才有的同学喊,一定要抽到“9”,为什么你们一定要抽到“9”?
  生(水牛队):如果我们队千位能抽到“9”,我们队一定会赢。
  师:是这样吗?
  生(黄牛队):不一定,我们队如果千位也抽到“9”,我们队就一定会赢。
  师:为什么?
  生(黄牛队):因为我们队百位上的数字比他们大,如果抽到“9”,我们队组成的四位数就是“9786”,他们队组成的数字是“9314”,9786比9314大。
  师板书:9786>9314
  师:既然这一次对于你们两个队都这么重要,请他们两人先后抽,好不好?
  黄牛队先抽,抽到梅花3。
  师:水牛队同学,你们希望抽到什么牌?
  生:比3大的牌就行了。
  水牛队抽到黑桃6。(水牛队学生欢呼雀跃)
  师:你们为什么这么高兴?
  生:我们有6个千,他们只有3个千。我们赢了。
  师:祝贺水牛队同学获胜!我们把刚才比赛的结果记录下来。
  师板书:3786<6314。
  师:如果水牛队最后抽到的牌是大王或者是小王,那该怎么办?
  生:那就成“314”。
  师:(追问)3786和314比,哪个数大?为什么?
  师板书:3786>314。
  在这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总结出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评析:让学生在玩中深化知识是最深刻的也是最牢固的。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教师能抓住学生爱玩的心理特点,独辟蹊径,巧妙地把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学生感兴趣的“玩牌”活动联系起来,把原本单纯枯燥的学习内容变为活生生的游戏情境,使好奇喜动的学生在新颖别致的“玩牌”中享受到学习之乐趣,求知欲望油然而生,给学生创造了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在玩中悟理,在乐中求知。这样教学,学生的思维得以充分展示,自始自终兴趣盎然,发言踊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轻松、刺激的比赛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新的知识。]
  
  三、巧用“扑克牌”巩固新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三:《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片段。
  师:[师拿出一副扑克牌(大小王除外)]下面我们应用刚才所学习的四则混合运算有关知识,做个“算24”的游戏。我先宣布一下游戏规则:老师随意从扑克牌中抽出四张,你们通过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可以交换数的位置,也可以随意地添括号,但每个数只能使用一次,连起来组成一个混合运算的式子,使最后得数是24。把第一、二组组成甲队,第三、四组组成乙队,哪一队先算出来,就得1分,一共算5次,哪队最后获得分数多,哪队就获胜。
  师:(第一次抽出)5、3、6、3。
  (第4张刚抽出,乙组的一个学生马上就举手)
  生1:我根据6×4=24,6已有,将另三个数凑成4,得6×(3×3-5)=24。
  (等学生说完,下面很多学生都举起手,说“我还有”……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生2:我根据3×8=24,3已有,将另外三个数凑成8,得3×(5-3+6)=24。
  生3:我把5和6先乘,再把所得的积30减去另外两个数,得5×6-3-3=24。
  生4:……
  师:(教师把第一次抽出的牌放回又重新抽)第二次抽出4、7、6、8。
  生1:我根据6×4=24,4已有,将另外三个数凑成6,得(8-7)×6×4=24。
  生2:我根据24×1=24,4和6相乘得24,8的7相减得1,得4×6×(8-7)=24。
  (下面学生都争着举手回答)
  ……
  师:通过刚才的比赛,乙组同学获胜。下面同桌之间也进行比赛,每人分半副牌,每人每次出两张,谁算得慢,这四张牌就归谁,玩到最后谁手上没牌,谁就获胜。
  (老师一说完,学生马上在下面玩了起来,)下课很长时间了,学生还是不愿意离开座位,还在认真计算着,比赛着……
  [评析:课尾是学生注意力最容易分散,学习效率比较低的时候。这时引入学生平时喜闻乐见的“算24”游戏,巧妙地将练习内容蕴含于游戏之中,使原本枯燥、单调的基本数学计算变得趣味盎然,成为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学生个个跃跃欲试。通过这个“算24”游戏,给学生一个“玩”的目标,一种“玩”的启示,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不仅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速度,也将学生的参与热情推到了极点,学生的知识被激活,思维被激发,情感被激励,取得“课虽终,趣未尽,思不止”的效果。]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