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让阅读对话与生命同行
作者:杨树亚
但是,繁华落尽,带给笔者更多的是思考。这是展示活动中一位骨干教师执教《螳螂捕蝉》一文时的一个课堂镜头:
师:同学们,文章的9、10自然段向我们叙述了“螳螂捕蝉”这个故事。请大家用心地读一读。
师:(学生读完后)“螳螂捕蝉”这个故事有意思吗?
生:有意思。
师:你能谈一谈哪些地方有意思吗?
生:螳螂正在专注地捕蝉,却不知道黄雀正虎视眈眈地想吃它。我觉得这儿很有意思。
生:我觉得黄雀也很有意思。它只知道捕食螳螂,却不知道后面的那位少年正盯着它呢!
师:是啊,他们都没有发现自己的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它们正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这个故事“有意思”吗?
(学生在练习读书以后教师指名读书。)
弱肉强食,每一个小生命的背后都潜伏着灭顶之灾。可是,学生不仅未动一丝恻隐之心,反而在教师的“唆使”下感到这个故事“有意思”,并且还绘声绘色地进行着“有意思”的朗读,不知道这是教育的成功,还是教育的悲哀呢?
不由得又想起了记忆中的另一个课例。一位特级教师在执教《西门豹》一文行将结束之时,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藉以能迸发智慧的火花,于是教师问学生:“如果你是西门豹,你准备如何处置这些巫婆呢?”学生在略一沉默以后是这样回答的:
生1:如果我是西门豹,我绝不会像文中的西门豹那样花费那么多的时间,我只需要把他们带到衙门里进行一番审讯,他们就会得到应有的处罚啦!
生2:如果我是西门豹,我就把所有的巫婆都扔到水中,赶尽杀绝,让她们从此不再伤害别人。
生3:如果我是西门豹,我不会把他们投入河中。我会让巫婆下油锅,让她活活受死。
生4:如果我是西门豹,我也不会把他们投入河中,但我会将他们绑在树上,然后一块一块地割他们的肉,让他们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听着学生们滔滔不绝的、看似爱憎分明的发言,我不禁陷入了沉思。这是在发散学生的思维,培植学生思维的品质吗?还是让学生在PK“残酷”,进而在学生心灵的土壤上锻造“残忍”呢?答案似乎不言而喻。
在以人为本的时代,教育正由“工具性”向“生命化”转轨。生命化教育期待教育回归生命,呼唤教育为生命而存在。生命化教育要求学生个体在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其情感应该得以升华,其心性应该得以陶冶,其人格应该得以完善。但是,当我们努力地从“工具性教育”向“生命化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却难以挣脱应试的桎梏,难以逃出惟分的泥潭,生命实在无法回归教育。于是,课堂的舞台上教师永远是主角,学生只能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中跑跑“龙套”;于是,教师精心的设计常常穿上了“功利”的外衣,教师很难把视角定位在学生生命成长与人格健康发展的轨道上;于是,课堂上学生即使有所谓闪光的发言,即使产生所谓智慧的火花,也已经失去了生命成长的光环。
作为母语课程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实施“生命化教育”的重要一脉,理应承载起学生生命成长的重任。因此,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既应该是学生品味语言、学语习文的过程,也应该是学生陶冶情操、健全人格、明辨是非的过程,这就是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之内涵所在。生命化教育下的语文课堂,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学语习文的过程中培植健康的心灵,塑造健全的人格。而向善的心理,尚美的情怀,同情弱小而不恃强凌弱,崇尚伟大而不夜郎自大,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完美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成为学生生命化成长过程中必须锻造的品格。因此,当学生把“弱肉强食”视为“有意思”,当学生希望把活生生的人物“下油锅”、“肆意宰割”时,很难想象这是学生人格的健全,还是学生心灵的缺位!
阅读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学生人格、心理的健全,都离不开高效的、健康的而又多维的阅读对话。而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健康对话显然又是多维对话中的关键。因此,生命化教育下的阅读对话,教师应该努力让学生与文本中的人或物进行心灵上的沟通,思维上的碰撞,情感上的交流,焦点中的对接,让学生在与文本的沟通与碰撞、交流与对接中实现语文回归本色,实现教育回归生命。因为,只有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阅读对话才能得以真正地落实。反之,如果学生永远只是文本故事热情的看客或者冷漠的旁观者,永远只做教师精心设问与烦琐分析的奴仆,学生也就难以成为文本故事的知音。而置身于这种“伪对话场”中的学生,久而久之其心灵必然是冷漠的,事不关己的,甚至是有点幸灾乐祸的。
教育呼唤生命,语文呼唤本色。那么,就让阅读对话与生命同行!
责任编辑: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