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让教学反思“亮”起来
作者:钱明辉
此时,道德在子贡的行为中成了“伪道德”。我们的教学何尝不是,“教学反思”中“批判”同样造就了“伪教学”。因为“反思”中的“批判”的基础是否与新课程理念相吻合。框架效应使得“批判”将“新课程标准”当作标签贴在“反思”上,罩上了一层光环,失去了对于真实课堂的正视。反思新课程的体现与运用胜过反思学生的真实状态是否展现唤醒、胜过对文本的解读是否已经水到渠成的思考。课堂是动态的,但反思中更多的是条条框框的静态记录:我在这堂课中还没有真正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还没有真正落实好“三维目标”的有效统一;还没有真正实现有效合作、探究……一条条记录是一个个“标准”的影子。
其实不难发现,我们的“教学反思”在老师的眼里已形成了“凡反思必批判;凡批判,必对照课标找出差距”的模式,本来是动态的教学思考,在批判中形成了静态的“八股模式”,失去了反思的灵性,失去了课堂的生动。当我们教师在写反思时,他们真的想的是对自我教学的“批判否定”吗?我看不是,人都有一个共性,都认为自己是最好的,那老师为什么要“批判”呢?因为他们走入了一些专家对“反思”概念阐述的误区,经常听一些领导专家说:“课后要好好想想自己的课堂还有哪些不足,写好一些反思。”老师们明白了,“反思”就是要“我”写“不足”,于是新课标的帽子便戴上了。
这样的反思造就的不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造就的是教师思想的僵化,对课堂真实现象的不关注,使得真正的教学现场成了“框架标签”。每一位教师对于自己的课堂都是关注的,如果他认为在自己的课堂中有许多意外的小插曲,或者精妙的做法,或者是教学灵感的闪现,这些也正是我们的“教学反思”所需要的,但我们现在这样的反思却是缺少的。“反思”中应将教师们更多的“精彩之处”记录下来。我们的“教学反思”更需要的是教师的“自我肯定”,儿童需要“鼓励”,作为教师和儿童一样,也更需要在“正面”中成长。挫折越多,个性越压抑;同样反思中“批判”越多,“自我”越浅薄。连“自我”都没有的教师,造就了教师教学的虚伪。“伪教学”是与课堂真实有效的客观规律相违背的。“过多的批判”必将造就课堂的虚假、认识的虚假,自然谈不上提升自我的教学素养,自然谈不上促进学生的发展。
“我的课堂也是成功的”,如果每一位教师在反思中能有这样认识。我们的“教学反思”便真的“亮”起来了。
责任编辑:孙海燕